首页 七零年神医吃瓜日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词酒格格党(51)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白大栓一听,嘴角险些咧到耳根后面去,他原先都没敢期盼这个,没想到蒋芸居然送了他这么大的一份礼物。

拿下模范生产队长之后,等村里下回选村长,他就很有竞争力了,县委的人也会多关照他一些。

白大栓看到了自己无限光明的未来。

蒋芸这可是要代表红旗生产队,代表白家庄,代表赶海县,代表东山省,去国家大剧院比赛啊!

要是能在国际大剧院的舞台上也拿个奖白大栓都不敢深入地想,他怕自己晚上睡不着。

从省城回到白家庄,蒋芸带着是个娃拿下省里比赛第一名的消息在半个小时内就传遍了全村。

那是个小孩的家长都高兴坏了,这些娃可比他们出息啊,他们好多人连县城都没出过呢,更别提去省城了,这些娃却是要在半个月后就出发去首都,到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表演给全国人民看。

更让这些家长们高兴的是,拿下省赛第一之后,省里有三十块的现金奖励,县里奖励了二十。

一共五十块钱到手,蒋芸和白敏、叶淑商量了一下,给参赛的小萝卜丁每人发三块钱,余下的二十她们三个各拿五块,再给白大栓送五块过去。

忙活了这么久,只赚到五块钱,实在算不上多,可这已经是意外之喜了,比现金奖励更宝贵的是荣誉。

蒋芸和白敏都不觉得这五块钱多么宝贵,叶淑却是高兴坏了,她没想到自己不仅赚了工分还能赚到钱,一叠声地对蒋芸说了好几句谢谢,把蒋芸都给谢得不好意思了。

再有就是那些小孩的家长,他们领到的这三块钱就好像是大风刮来的一样,平时又不用他们出什么力气,三个女知青还帮着他们带娃,娃也能跟着学一些唱歌的本事,这不比满村野着好?

怎么看都是他们赚了,而且还是大赚特赚。

恐怕不高兴的人只有隔壁生产队的队长以及那些没被选上去参赛的娃儿的家长了。

当天晚上,白家庄内又掀起了一轮打孩子的热潮。

让你不认真!让你不好好学!狗娃唱歌还不如你呢,人家学好了都会给家里赚工分了,你干了啥?你还他娘的玩泥巴!

别人家的孩子都会给家里赚钱赚工分了,你还嚷嚷着吃不饱?有口吃的就不错了,吃不饱就去喝西北风去!

打死你个不争气的!

蒋芸、白敏和叶淑则是又碰了个头。

要到首都参赛,很多细节都得抓起来,比如统一的服装统一的鞋子,原先只是大合唱,现在看着难免会有些单调了,得加入一些肢体动作进去。

鞋子都统一采用白色帆布鞋,服装全身都穿黑色的,再搭配一个红领巾。男生全部理成寸头,女生全部扎成丸子头,再给围一个红领巾,perfect!

蒋芸之前给胖荷花婶子治痔疮时薅到的技能也派上了用场,她编了一些简单但很彰显朝气的动作进去,用两天时间带着这十个小孩过了一遍,接下来就是一轮一轮地排练。

腊八节悄然到了,白川的信也寄了过来。

我最亲爱的革命伴侣芸:

你最近过得还好吗?东山省的冬天很冷,你还习惯吗?柴火不够烧的话可以找村里人买一些,不用自己去捡,谨防被柴火上的刺扎到手

我们的结婚报告已经得到了组织的批准与认可,组织给安排的家属房也已经准备好,我最近一直在往里面添置东西,你有什么想要的可以写信告诉我,家里的装点以你的意见为主。

此外,我的年假只能在给我父母周年祭的时候回去,过年无法回白家庄陪你,心里满是说不上来的难过。你要好好的,天冷多加衣,记得要多喝热水。

作者有话说:

百灵鸟不敢唱歌,怕把大家吓哭0.0

80.腊八[V]

在给白川的回信中,蒋芸把《东山日报》里关于红星生产队的报道附了进去,里面有一张特写的图,就是蒋芸指挥十个孩子进行大合唱的画面。

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的近况,告诉白川不用自己瞎张罗,把一些必需物品准备好就行,其它的等她去了再准备。

看到白川在信里说自己心里有说不上来的难过,蒋芸眉毛微挑。

白川哪是难过,分明是思.春了啊!

娟秀的字迹在笔下缓缓出现,你过年不能休年假回来也不要紧,我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休息。我们要去首都参加国赛,如果侥幸能拿下一个好名次,除夕夜就得在首都大剧院里进行文艺汇报演出,元宵节也有文艺汇演,你就算回到白家庄,我们可能也见不上面。

回信写完后,蒋芸暂时没时间去寄,只能把信压在手里,她得全身心地投入到排练中去。

更高的要求,更高的标准,力求发挥出更高的水平。

这些小孩在参加省赛时,水平已经基本提升到了九十分左右,蒋芸这次力求把评论水平拉到96~98分,这样去参加国赛才更有底气。

都已经拼到最后一轮了,不冲刺一把怎么能对得起自己之前付出的努力?

腊八节这天,蒋芸给那些跟着学唱歌的小孩放了个假,让都好好玩一天,等腊月初九再来。

她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吩咐云厨炖好了腊八粥。

第二天早晨,其它知青还在睡梦中,蒋芸屋子里就已经飘起了粥香。

白敏是闻着这阵粥香醒来的,她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瞅了一眼睡在旁边的令泰岳,推了令泰岳两把,问,腊八了,咱是不是也得煮个腊八粥吃?

令泰岳鼾声如雷,睡得正香。

白敏飞起一脚踹过去,令泰岳这下醒来,一脸茫然地问,咋了咋了?

你闻闻这香味,蒋芸又在搞好吃的了。我寻思着咱俩是不是也得煮个腊八粥?好歹算是个节日,不能过的太冷清寒碜了。白敏说。

令泰岳吸了吸鼻子,也被空气中的粥香味勾的有点馋了,行,煮吧,你会煮吗?之前煮过吗?咱备了那些粥米豆子吗?

白敏:没有。

难受的是,她金手指仓储超市里的所有谷物豆类凑起来也不够八种。

令泰岳见白敏不说话了,以为白敏在生气,赶紧爬起来穿好衣裳,我也不会,但我可以学。咱家有什么材料,你拿出来,我去问问蒋芸怎么熬,熬粥应该不难吧。

他想的简单,觉得煮腊八粥就是把所有材料倒进锅里,等水烧开之后煮上半个小时,豆子煮到软烂就行。

最多就是问一下蒋芸加多少材料与水的问题。

可当他去找蒋芸虚心求教时,蒋芸给他讲的完全不是这样。

蒋芸说的是,哪种豆子容易煮烂,哪种豆子特别难煮,为了保证粥的口感,需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火候下加入豆子,并注意加入的先后顺序。

令泰岳听得头都大了,这就是煮个粥,需要这么费力吗?

煮熟不难,煮好吃难。你回去拿锅去吧,我煮的有点多,给大家都分一碗。

这是蒋芸原本就打算好的,她自己吃的那份还在避难所里温着呢。

她在这个知青点里待不了多久了,便想着大方一些,同大家把关系搞好一点,等回头与白川回来给白川的父母做第三个周年祭的时候,也方便些。

令泰岳咧嘴一笑,都没推脱,直接回屋去拿了一口锅过来,蒋芸给盛了两碗半,足够夫妻俩吃饱了。

又去男知青那屋和女知青那屋说了一遍,愿意过来吃的就端着碗过来,不愿意过来吃的就拉倒,没有她请人吃腊八粥还主动凑上去求着人家吃的道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