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只能找了个理由,说是每一批药材都是有差异的,药性有差别,只要坚持使用,最终的效果差不了多少。
这话说的没什么问题。
人脸上的黑素细胞与黑色素的关系,就和鸡笼里养的下蛋母鸡与鸡蛋的关系一样。只要你从鸡笼里取蛋的速度超过了母鸡下蛋的速度,那就算鸡笼里还有多余的库存蛋,只要坚持一段时间,迟早会有取完的那天。
唯一的区别就是时间的长短。
这是一个很常见的水池这边注水那边排水的数学问题。
空军日化厂批量生产的白梅霜的见效时间,是蒋芸手作的三倍左右。
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万紫千红润肤膏就好像被历史的车轮碾碎了。蒋芸正月里去市中心百货大楼的时候,还看到货架上有卖,三月初再去的时候,却是一盒万紫千红润肤膏都见不到了。
据高胜说,万紫千红润肤膏已经从城市的市场下沉到了乡镇市场中去,打算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了。
而野心勃勃的高胜怎么可能会让万紫千红润肤膏卷土重来?他找蒋芸申请到了那三成利润的使用权,全部用来投入到生产线建设中去,像滚雪球一样,把赚来的利润悉数投入到生产成本中去,飞快地抢占市场。
从省城到市,再从市到县。
至于把白梅霜等销售到乡镇,凭现如今的空军日化厂还很难做到,而且县城与乡镇的联系那么紧密,白梅霜再进入到县城供销商店之后,乡镇供销社是能从县城供销商店拿到货的。
蒋芸人在家中坐,钱从厂里来,看高胜的目光就如同看财神爷一样,连带着答应高胜的事情也被她排在了待办清单靠前的位置。
四月初的时候,蒋芸总算是把任昌明让人送来的资料都给看完了。
她休息了一周,给自己的大脑放空了一些,再度拿起之前初步设计好的第三代发动机的设计图来。
原先她只是觉得这个第三代发动机的设计图里存在缺陷,可至于是哪里有缺陷,该怎么弥补缺陷,她没想明白。
感觉像是只做到了完成,距离完美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可是在学完那些资料,再把AI科研模块里的研究成果理顺之后,蒋芸知道接下来的一段路该怎么走,原先那设计图里的缺陷该怎么修改弥补了。
时光一晃就到了五月,渠州这边的天气又热了起来。
两个兔崽子已经学会了爬。
蒋芸担心自个儿忙得出神时会忽略俩兔崽子,万一从床上掉下来,给嗑个包,那该有多心疼?
她让白川去了趟渠州市的家具市场,买了写光滑的木板来,在床的四周钉了一圈围栏出来,将近五十公分高,这样俩兔崽子就能在床上可劲儿爬了。
起先修改第三代战斗机的发动机设计时,蒋芸还有一种猫吃刺猬无处下嘴的无助感,只能强迫自己从千头万绪中理出一个头来,一点一点摸索着去改。
改的时间长了,思路自然就明确了,再修改时也就变得得心应手了许多。
饶是有育婴模块帮着,蒋芸的进度都被拖慢了不少,第三代设计图是在七月初完工的。
任昌明带着警卫员连夜赶了过来,找蒋芸拿走了完整的设计稿,接下来就靠他们的努力了。
这种大型的攻关项目,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而是难以计数的人的接力赛。
每一个大型攻关项目的实现,都是无数默默无闻的人呕心沥血的成果。
蒋芸所负责的,只是最难最无助的一个技术。
攻破这个技术之后,还有很多普难技术等着其它研究人员攻克。
蒋芸给自己放了个假,瞅着白川在家休息的时间,骑着自己的三轮侉子去县城买了两辆结构简单的学步车回来,早晨天不热的时候,就把俩娃抱到楼下去,让坐着学步车在家属院里跑一跑,练一练腿上的力气。
她也在家属院里活动活动胳膊腿儿,尽快把身材和体能都恢复到巅峰状态。
因为蒋芸这大半年里,多数时间都是深居简出的状态,哪怕是住在同一栋楼的人,都没见过她几面,只是根据三轮侉子的突突声来判断蒋芸是不是出门了。
这会儿蒋芸突然放松下来,每天都在家属院里晃,住在家属院里的人总算见到了俩娃的真容。
嚯,都长这么大了?
蒋老师,你闺女长得可真好看啊!
何止是闺女好看,你没发现蒋老师家儿子也很好看吗?
真是两个机灵娃,净会挑着蒋老师和白团长的优点长。
我还是觉得闺女好看,蒋老师,你看我家兔崽子咋样?要不咱给定个娃娃亲?
蒋芸认识说话这嫂子,她儿子都快小学毕业了,当场就毫不犹豫地拒绝,理由还特冠冕堂皇,怎么能定娃娃亲?现在讲究个婚恋自由,我才不干涉娃儿们的往后。他们看上谁,喜欢谁,就由着他们喜欢去。我不瞎指挥他们兄妹俩的人生。
啧,蒋老师,你是真的开明。孟嫂子的月份看着也不短了,你知道她这一胎怀的是什么吗?有人忍不住打听。
蒋芸笑着说,怀的能是啥?是娃啊!
那人被蒋芸这回答给气得跳脚,你别揣着明白装糊涂,我是想问问,孟嫂子怀的是男娃子还是女娃子?
蒋芸才不会回答这种问题,她自己怀孕的时候,都没关注自己怀的是什么性别的娃,只关注孩子是否健康。
这我哪儿会知道啊,我就是学了点医,又不是庙里的菩萨,哪能透过肚皮看到娃的性别?
蒋芸站起来,把腿架在单杠上拉了拉筋,突然有些想念前年冬天为唱响元宵排练的日子了,她同旁边那个嫂子说,你帮我看一下娃,我上楼去拿个东西。
拿啥啊?
收音机!
蒋芸特地把自己买的那台收音机带了过来,又翻出了之前录好的磁带。
原本她只带了收音机过来,没带磁带,这些磁带是白川回家给他爸妈做第三个周年祭后带到浙南省的东西。
前年排练的时候,蒋芸天天都听自己写的歌谱的曲,都快听吐了,而且她想唱的时候随时都能唱,因此就没带,是白川觉得这些磁带里有独特的记忆,特意找白敏要的。
白川父母的周年祭是白川一个人回去做的,那会儿的娃还小,抱着娃赶火车不仅不方便,还折腾。
白川和蒋芸商量着等过几年,两个娃都稍微大一些之后,挑个清明节带娃回去,给两位老人看一看孙子和孙女,也好让两位老人在九泉之下安心。
稍微大一点是多大?蒋芸不知道,白川也不知道,这只是二人留在心里的一个念想。
录音机拿到楼下,摆在水泥台阶上,插上磁带,按钮一按,熟悉的感觉立马就来了。
蒋芸招呼楼下的大娘和老嫂子,闲着也是闲着,大家来活动活动筋骨吧!
她招呼一声,自己就动了起来。
动作没那么复杂,多数都是一些拉伸的轻缓动作,适合缓解人常年劳动积累下来的肌肉僵硬与酸痛。
蒋芸穿着自己去年做的碎花小裙子,听着音乐慢慢地舒缓筋骨,那些大娘和老嫂子从蒋芸身上看到了自己之前俏丽的年岁,也跟着跳了起来。
至于实在跳不动的大娘,就坐在一旁的石凳上,一边看人家跳,一边帮着蒋芸看娃,一边怀念自己年轻时的时光。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