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早上两个人争吵,就是为着家里灶房的那些调料,实际就是油盐,农家基本就是这两样调料。
早上已经是分开吃的了,油盐这些小东西还没来得及分,所以还是共用的,早上陈大嫂想着分了家,早上该吃点好的,就加了几滴油进锅。
刚巧被过来做早饭的陈二嫂看见了,她觉得陈大嫂是在占便宜,又想着大房已经分了这么多东西了,连油也想多要,有些忿忿不平。
陈二嫂在娘家是娇宠着长大的,出嫁虽然因为没儿子脾气收敛了,可这一分家,日后能自己当家做主,这底气也上来了,说话的语气就阴阳怪气的,而陈大嫂也不是受气的性子,于是两人就吵了起来。
杨稔摇了摇头,才分家第一天就吵架了,以后肯定不会多太平,看来房子要尽快建了。
分了家,早饭就只用做两个人的,儿子才三个多月,还在吃奶。
这时候的事情不算多,水稻才刚刚育苗,花生玉米也还没到种的时候,所以还算清闲,刚好请人来盖房。
农家请人盖房,亲戚之间是不用给钱的,包两餐就行,以后再帮回来。
陈氏家族人多,基本盖房都是叫同族的人,花销都在盖房子的材料和粮食上。
杨稔边琢磨着盖房的事情,边做早饭。
陈大兴领着陈如松跟陈二哥两个儿子回来,杨稔喊住丈夫,如松,你去哪了?
我跟爹和二哥去了村长那,划宅基地。陈如松笑着说。
那我们的宅基地有多大呀?杨稔对这个很感兴趣。
有三分大。
那不小,不仅能种菜,还能在院子里种几棵果树呢。(这里一亩地是六百六十六平,三分就是大概两百平的面积。)
在哪里?离这远不远?杨稔又问。
就前面拐弯的地方,二哥的也在旁边,爹想着我们相互有个照顾。
那挺好,二哥二嫂平时还是很不错的。只是因为没有儿子,总是有些郁郁不得志,分了家,没有来自公公婆婆的压力,应该会好一点。
吃完了早餐,开始细分家产了。
因为在田地上大房占了六成,所以这些小东西,陈大兴基本多分了给另外两个儿子。
也是担心,两个儿子心里因为田地的事有疙瘩,虽然大家都是这样分的,但是轮到自己心里总是不好受的。
他当初分家,只有一个弟弟,就因为只分了四成的家产,小弟嫌少,逢年过节都不来看一下爹娘,幸好爹娘的心宽,不然得气出病来。
要是自己两个儿子也这样,他可受不了。
所以除了家族规定,田地如果长子无大错,那么必须分得六成,家里其他东西的分配,他都是偏向老二和老三的。
十只鸡,老二老三各四只,老大两只;
两头刚抓来不久的小猪仔,老二老三各一只。
锅碗瓢盆油盐农具均分,不好分的,就由老二老三均分。
听到两头猪自己都没份,陈大嫂心都凉了,亏她这么精心地照料了小半月。
可是她也不敢提出意见,公公婆婆心里最满意的就是她大方,爽朗,有大嫂风范,她不能斤斤计较的,何况他们大房分了六成的田地还有老宅这五间气派的砖瓦房,是分的最多的,但是,真的好心痛啊。
好了,东西都分好了,散了吧,老二老三,你们的宅基地划好了,趁着这时候田地还不忙,你们去叫人盖房吧。
既然分了家,就尽快搬出去吧,刚刚的老大家的和老二家的吵架的事陈大兴已经听孩他娘说了,分家后,老二家的也硬气起来了,他是满意的,但是得搬出去了,不然总是吵也不好,希望在外面也能这么硬气。
把分到的东西放好,陈如松与陈二哥出门请人,杨稔回房照顾儿子,刚刚分东西的时候,儿子就醒了,不过他还挺乖巧的,喂了奶后,由着陈家大孙女陈秀兰抱着,不哭也不闹。
秀兰,辛苦你了,东西分好了,你去帮你娘收拾吧。杨稔笑着接过儿子,双手轻摇,咿呀咿,我们小石头看看娘呀。满月之后,杨稔给儿子取了小名,叫石头,大名是留给公公取的。
石头被逗得笑出了声,可爱的婴儿声,将杨稔的心软成了一团。
陈秀兰羡慕地看了眼弟弟,抿了抿唇,默默地走了。
盖房先要打地基,趁着这时,陈如松去镇上定了青砖和瓦片,挑的都是质量好的,价钱上面要高一些。
等地基打好,青砖也已经烧好送过来了,杨稔将儿子交给婆婆带着,也跟着一起忙活,不过她做的都是些轻省的活,重活轮不到她来干。
每日的午饭和晚饭才是她的主要任务,有些人节省,人家过来帮忙盖房,菜色不好还吃不饱,午饭还没有,大多数人家是一日两顿,可那是自己吃,若是别人来帮忙,自然是得提供午饭的。
当然,不准备午饭或者让人吃不饱,结果就是房子也盖得歪歪扭扭的,要问为什么盖不好,人家就说,饭都没吃饱,哪有力气给你好好做。
所以,村里的房子盖的整齐与否,基本就看主家做饭做得怎么样了。
为了自己的房子整齐美观,杨稔在每日的午饭和晚饭上,可是下足了功夫的,不仅顿顿有肉,主食管饱,还时不时有糖水或者绿豆汤喝,其实糖水就加了一点点红糖,有一丝甜味,绿豆汤也只有绿豆,但是大家都不是难伺候的人,都说好。
陈家族人不少,光是过来帮忙盖房的人就有二十多人,所以盖房子的速度很快,不过半月,已经完工,连院子都围好了,猪栏和鸡笼都有了,只等着搬进去住了。
当然粮食也吃了大半,杨稔怕熬不到今年收获,只好拿钱去村里粮食有多余的人家那买了一些,去粮店里买要贵些,村里买既便宜又近。
第6章新家
新房子总共花了九两多,之前原本打算只盖三间,只是想着现在手里既然有钱,索性跟老宅一样,盖个五间,以后也就不用再改了,虽然耗费不少,但看着这五间明亮的砖瓦房,还是很值得。
杨稔手里分家得来的只有二两多了,加上自己存的一两多的私房钱和二两嫁妆,陈如松的一两多私房钱,公公婆婆私底下塞的五两银子,总共差不多是十二两的样子,跟分家得的银子一样,看来她跟十二还挺有缘的。
陈二哥开工的日期和他们是一样的,不过他们因为只建三间房,所以完工的时间更快,现在已经搬进去住了。
现在陈家老宅就只有陈大兴和田氏还有大房和三房了。
因为老宅现在已经是属于大房的,所以杨稔有种寄人篱下的感觉,虽然陈大嫂没说什么,甚至还表示让他们不用着急,多住一段时间,她还是感觉不自在。
所以新房晾了几天之后,杨稔就让陈如松准备搬东西进去。
陈大兴得知后,一整天都没有好脸色,虽然分家是他做的决定,但是他还是很舍不得两个儿子搬走的,田氏也是。
搬家时,陈如松又得到他亲娘给他的一两银子,田氏是趁着陈大嫂和陈大哥都有事出去了才偷偷拿给小儿子的,昨晚当家的心疼了,让她从两人的棺材本里拿二两银子给两个儿子。
其实在她看来,两个儿子都没必要这么快就搬出去,老二没儿子,老三儿子才几个月大,根本不是搬出去的好时候,但是当家的说已经分了家,不分开住容易吵架。
田氏知道,那天早上两个儿媳的事,让当家的在意了。
搬进新家,杨稔的感受很新奇,好像突然解放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