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种田奋斗史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方瑜-格格党(9)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之前是孩子太小,抱着吃饭会哭闹,现在大了一些,抱着吃饭也没事。

陈如松主动接过来,我来抱吧,我喝酒,单手也行。

杨稔亲昵地将儿子交给丈夫,那就辛苦你了。

见状杨母也不再说什么,她去厨房端了一碗鱼汤过来,里面是鱼头外加几块少刺的鱼肉。

这是特地留给你的,你还要喂小景,多喝点鱼汤,补一补。鱼头吃了更聪明,杨母每次都把鱼头给女儿吃。

好啊。杨稔欣然接受亲娘的好意。

看着大姑姐那一碗装满肉的鱼汤,李氏嫉妒地眼睛都红了,一个出嫁了的赔钱货凭什么吃这么好,出嫁了就是外人了,婆婆这个拎不清的,胳膊肘还往外拐。

在她想这个的时候,桌上的鱼肉已经被夹得差不多了,李氏赶紧去夹,只夹到一小块鱼肉,没吃到多少肉的她心里对杨稔更是愤恨。

只是她刚嫁过来不到两月,公婆又都不怎么满意她,再嫉恨也只能忍下。

爹,娘,那玉米你们自己也要吃,不要总想着给孩子吃。杨稔告诫爹娘,这是她孝敬爹娘的,要是爹娘都没吃算什么事。

杨父连连点头,放心吧,会吃的,我跟你娘都吃。

女儿女婿的孝敬,他当然得接受,嘿嘿。

好,还有这鱼肉。杨稔夹了一块好肉到杨父碗里,又夹了块到杨母碗里。

接着道:既然是孝敬爹娘的,这鱼你们好歹也吃点。

女儿这熨帖的做法,杨父杨母心里暖暖的。

好,好,吃。杨父乐呵呵的点头。杨母也满脸笑意。

见爹娘接受了,杨稔也笑了。

没再说什么,开始喝汤。

香喷喷的鱼汤,十分有食欲,杨稔小口小口地喝了起来,有几十年厨艺的杨母手艺自然不差,鱼汤非常可口,她喝得尽兴。

夕食结束,杨母将两个竹篓拿了过来,再过些时辰天就要暗了,我跟你爹就不留你们了,趁着天亮回去。

好,那我跟如松就先回去了,你们平时注意身体,不要太辛苦了。杨稔叮嘱道。

杨母点点头,放心,我们有分寸,你生辰那天煮几个鸡蛋吃,吃点好的,我跟你爹就不过去了。她跟当家的都过去,几个小的自然也会过去,粮食都不知道吃多少去,女儿前阵子建房耗了不少粮食,可不够他们耗的了。

杨稔抿唇,我知道的,娘你也放心,我跟如松能把日子过好的。

我放心的。杨母笑着应道,女婿抱着外孙,她便将两个竹篓递给女儿。

其中一个竹篓里有个小布袋,杨稔疑惑了,娘,这是什么?

给你带了点花生,今年刚扯的,新鲜好吃。杨母神色自然道。

花生?杨稔笑笑,我种了的,娘你还拿给我。

有就不能给了,洗干净煮得熟透了的,你直接吃就行。杨母接话。

一点花生,还是自己喜欢的熟花生,杨稔没有拒绝,行吧,还是娘疼我,那我回了。

去吧。杨母轻声回应。

回到家,杨稔拿出布袋打开一瞧,花生里面藏了不少鸡蛋。

第16章买肉

娘还真是疼你。看着那数量不少的鸡蛋,陈如松感叹道,还有那花生还给媳妇煮好再给。

便是他娘偏疼女儿,也只是在他姐回来拿东西不怎么阻止,主动拿还是少,当然,或许他爹不允许。

媳妇她爹娘都疼她,不过媳妇跟他姐不同,媳妇是懂得感恩的,他姐那个白眼狼天天就知道从娘家拿东西,逢年过节要送礼来都是最敷衍的,不仅自己没出多了,还得往回扒拉不少。

是啊,娘怕我不接,还只说是花生。杨稔心里酸酸的,爹娘总是补贴她。

同床共枕两年多,陈如松很了解媳妇,看她的脸色,就知道她的情绪,感动又愧疚,怕是马上就要落泪了,连忙哄人。

今年过年,媳妇你给爹娘做一身衣裳,等明年鱼多些,咱们多给爹娘送几条。

杨稔情绪好转了些,笑着点头,好,你别心疼就好。

看你说的,我怎么会心疼。陈如松乐道。

八月二十六,是杨稔的生辰。

八月二十五这天,陈如松就开始计划怎么给媳妇过生辰。

荷包蛋要煮五个,媳妇在娘家时,生辰是吃两个的,嫁给他,之前是没分家,不能好好给媳妇庆祝,现在有条件了,自然不能让媳妇过得还不如在娘家。

只是家里没什么稀罕东西,就鸡蛋是农家最普遍的营养品。

再去镇上割了肉,晚上开顿荤,这生日在他们这算过得不错了。

但陈如松还是怕委屈了自己媳妇,早上吃饭时,认真问道:媳妇,有没有什么想吃的菜?一年就这一天,想吃点什么不要顾忌。

在娘家,杨稔每次生辰都有两个荷包蛋,有时候家里宽裕些会割半斤肉庆祝,要是不宽裕,则是让她吃上饱饱的大米饭,香喷喷的能稍微治愈一下她吃不到肉的悲伤。

平时每顿饭都是估计了量的,每个人能吃上八分饱是相当不错的了,一般就是七分饱,粮食都是吃紧的,只有生辰当天能吃撑。

而嫁到陈家未分家那两次生辰,只是早上多了个鸡蛋。

分家后的第一个生日,嗯,杨稔想过得好一些,虽然说他们在存钱给儿子念书,可也不能时时刻刻对自己苛刻,自己也是要顾着的。

想到从前一直馋的兔子肉,杨稔有了目标。

我想吃兔子肉,你去山底下那些猎户家问问有没有打到兔子,风干的也行,之前我爹买过风干的兔子,价钱是猪肉的两倍,但是比猪肉好吃。

说着,杨稔有些期待,也开始馋了,不由得咽了咽口水。

兔子肉她只吃过一次,还是风干的,猎户打猎物,有时来不及卖便会直接风干,还有冬季时会特地风干,在年前到镇上卖出,赚些过年钱。

杨父有一年便买了一只,风干的兔子肉肉质紧实,味道鲜美,杨稔吃过一次便难以忘怀。

只是兔肉好吃,价格自然不便宜,是猪肉的两倍,若不是那年杨父编制的一个精致竹篮卖出了好价钱,杨父是不会买的。

只是好事难得,之后杨家日子一直平淡,不好不坏的,杨稔也就再没吃过兔肉,这次男人一说,她马上就想起了它。

陈家村距离大山不算很远,但也不是太近,从陈家村走到大山底下要一个多时辰,中间还夹杂着好几个村落。

大山虽然危机四伏,但山底下还不算什么,身手好的猎户是不怕这些的,大多在山底下安家,方便上山打猎。

陈如松没去过猎户家买猎物,毕竟打来的要比养的贵,猪肉算是肉类最便宜的,大家要吃肉都是去买猪肉,鱼虽然看起来比猪肉便宜一些,可大多数鱼的鱼刺不少,容易卡喉,且吃起来没有猪肉那么解馋。

不过媳妇既然想吃,他当然不会拒绝。

我吃完夕食,叫上大头跟我一起去问问。大头是他同族中玩得最好的,也是最健壮的,自己也是身强体壮的,两个人应当安全些。

毕竟是去猎户家,要注意一些,万一人心怀不轨怎么办,还是多些防备的好。

虽然以他是陈家村陈家人的身份,人家会有所顾忌,毕竟族人有在朝为官,是有人撑腰的,可谁知道有没有蠢的人。

说到要带人一起去,杨稔知道男人是担心安全方面,防人之心不可无,有些防备是应该的。

你就问一下,要是没有就回来,不要执着。杨稔嘱咐道,就怕男人不想让她失望,问了个遍,最后高价买了回来,她虽然想吃兔肉,可也不想吃亏。

行。陈如松点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