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二弟随着进门,姐夫,我听娘说你送小景去府城,要找个人陪着大姐。
是啊,二弟你有人选?正愁着呢,若是二弟有合适的人选正好。
得知二弟来了,杨稔赶紧出来,也跟着问道:是谁啊?
是我自己,我如今在县城找了个小活,只是没住的地方。
若是媳妇二弟来陪着,当然好,二舅子与媳妇关系很不错的,陈如松很乐意,那是最好不过的,二弟,你什么时候找到活计的?可真能干。
县城大多数商铺可都是找亲戚做活,便是要收外人,也大多是县城的人瓜分,村里人想在县城找个活也是不容易的。
就去年,来县城歪打正着找到了,不过只是一个饭馆的小杂工。杨二弟不好意思地说道,虽只是杂工,但只要能在县城干活,每月得的银钱要比在家里租种田地好得多,他还是很珍惜的。
去年就在县城干活了?你怎么也不跟姐夫说,你之前住哪?陈如松忙问道,恐怕饭馆没给二舅子提供房间住。
在饭馆后面的房间,原先能住,只是如今饭馆生意不好,不让住了,暂时没给我找到住的地方。
杨二弟已经在县城饭馆干了小半年了,之前是就住在饭馆后面的一个小杂间,杂间堆满了杂物,很不咋地,可只要有铺床睡就行,杨二弟并不嫌弃。
因着不想麻烦县城的姐姐姐夫,他们供着读书人,不容易,是以他一直没告诉二人。
每月歇息的两日搭县城的驴车回来,就这样一直瞒到今年年初,得知姐姐家需要人住着陪着,他娘又不得空,正逢饭馆掌柜也不乐意再叫他住了,说杂间不干净,却又不给他找地方住,才说出了自己在县城干活的事。
你很该跟我和你姐说的,便是有住的地方,每月你总要回去一趟,搭姐夫的车不比别人的驴车好得多?陈如松不明白二舅子为什么瞒着。
嘿嘿,我不想麻烦你们,姐夫你每日也忙。姐姐在家里带两个孩子,姐夫在外挣银钱,回来也要干活,送他回去再来县城,也要不少时间。
有什么怕麻烦的,太见外了,你饭馆在哪?我去给你拿行李。有二舅子在家里陪着媳妇,他也就放心了,大半日无事,只怕晚上。
不用不用,我拿来了。之所以不告诉姐姐一家,就是怕他们知道后来自己住的地方看,要是知道自己住的地方那样差,绝对要他搬过来的。
可要是搬过来,多打搅人,大外甥是要科考的,他每日晚回来,吵到大外甥看书可怎么好。
陈如松才看清二舅子身后是背着一个包袱的,怎么才这么点东西,如今天还冷,衣裳要多备几件,冷着了可不好,衣裳洗了干得慢,换洗也不方便。
在饭馆帮忙,若是衣裳不干,我就在灶台烘烘,很快就干了的。他能穿出来的衣裳也就两套,在村里补丁打满了穿着都无事,可在县城,衣裳有两三个小补丁还能过得去,多了就不好。
杨稔却不信自己弟弟能将衣服在饭馆的灶台上烘干,就算能,也没必要,只怕是家里没几件像样的衣裳,弟弟如今身上这套衣裳,还是当初自己给弟弟贺新家送的布料。
总是烘干衣裳也不好,衣裳还有股味道,你姐夫还有两套衣裳小了,待会拿给你穿,在饭馆干活,人要清爽些才好。
杨二弟连忙推脱,不用的,姐,我从家里带来就是,姐夫的衣裳再改小些小景也能穿。
在杨二弟心里,供读书人的人家都是艰难的,虽然从没听过姐姐姐夫说难,可想想也知道不容易,姐姐姐夫家里也就几亩田地,不说难只怕是不想爹娘操心。
大弟或许还有些任性,二弟却是极为懂事的,一直就知道心疼爹娘,心疼姐姐,从来不多事。
杨稔最心疼懂事的人,温声劝道:小景是读书人,外面的衣裳要穿长衫,你姐夫的衣裳他不好穿,别拒绝了,你搬来,姐姐还要麻烦你干活呢。
那好,姐,我如今学了两手饭馆师傅的手艺,到时给你露两手。另外一套衣裳已经有三个补丁,撑不了多久,既然姐夫有不穿的衣裳,大外甥也穿不了,杨二弟也就不推辞。
好啊,姐最喜欢吃好吃的,我去帮你铺床,你跟你姐夫说说话。这会不早了,再过大半个时辰就要歇息了,得早些给弟弟铺好床。
之前小弟住的是东厢房空着的那一间,如今二弟来,刚好能住,只是被子这些收起来了,铺好就行。
在姐姐家住了几日,杨二弟才发现,姐姐家是真的不难,每日吃的饭菜很不错,很舍得,没有因为供着读书人而十分节俭,他每日从饭馆回来,还能有一份推脱不了的极好的晚饭。
姐姐家过得好,多他一个也没什么,他每日轻手轻脚的也没打搅到大外甥看书,杨二弟才放心地住下。
杨二弟住了半月后,就是三月中旬了,虽去过一次,可陈如松还是决定早些出发,是以这就要去府城了。
杨稔还是如去年一样给父子俩求了平安符,两把刀也带上,东西准备齐全。
看着驴车慢慢往前走,杨稔心里还是很担心,虽比去年少了一丁点,但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
父子俩去了府城,家里又是得杨稔来安排,壮壮每日去私塾,康康一个孩子,牛嫂子也能照看到,是以没有杨母帮带,杨稔也能空下来去卖米糕,也不用二弟陪着,县城都很熟悉。
如今的摊子算是固定,去年也卖了大半月,附近几个摊子也没动都是熟识,街市只要交了租金,就没有听到有闹事的,没什么好担心的。
不过每日磨粉还是要拜托二弟,没有驴车,光凭杨稔自己,还是不太能磨得动,从前或许可以,如今被自家男人惯着,重活都没怎么干,轻活都少做了,手上的力气不大。
二弟要比小弟能吃苦,之前磨磨杨小弟还会说几句累,二弟没有喊过累。
第90章爹病了
大半月过后,陈如松架着驴车回到县城,这次到家早,上午就到了,家里只有牛嫂子带着康康在家,媳妇不在,还在外面卖米糕。
你洗漱了去歇会,我去找你娘。陈如松这会精神振奋,暂且还睡不着,干脆就去找媳妇分享喜悦之情。
小景到底还小,路上颠簸睡不好,这会正困顿着,于是点头。
正悠闲卖着米糕的杨稔,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想到这几日自家男人也该回来了,她揉了揉眼睛再看,没错的,就是自家男人。
陈如松越走越近,杨稔露出笑来,回来啦?
陈如松点头,是,这次是大早上回来的,上次我和小景在放榜当日就驾车回了,这次是第二日早上出发的。
怎么样?小景考过了没?男人和儿子平安归来,杨稔就关心起儿子这次府试的结果。
考过了,排在中间。陈如松满脸笑意。
太好了,小景可真棒,考过了,那小景如今就是童生了。第二次就能考过,也是很不错的,杨稔很高兴。
是,接下来就是院试。考完前面两个,后面这个院试才是重头戏,今年是没得考了,明年才举办。
我来卖米糕,你回去吧。媳妇忙了这大半月,也辛苦了。
杨稔摇头,你才刚回来,驾车好几日,该歇息歇息的。
我不累,既然你不想回去,咱俩一块卖吧。久了没见媳妇,说实话,陈如松也是挺想念的,夫妻俩一块说说话也好。
夫妻俩卖完米糕,回到家里,陈如松去磨粉,杨稔则和牛嫂子一块带着康康。
想到儿子考过了府试,杨稔朝自家男人询问道:小景成了童生,是一件大喜事,要不要请人吃一顿?
陈如松思索片刻后摇头,不用了,就咱们自家吃一顿好的就是,等小景考上了秀才再办一场好的。
请人吃饭很费钱,这次是童生,就算有礼钱收也回不了一半,若是儿子考上秀才,就该办了办一场才好。
那好,待会壮壮就要放学了,既然你回来了,就去接他吧,你和小景去府城时,他还念叨着呢。自从去了学堂,壮壮肉眼可见的懂事了,比康康还好带,甚至来说都不怎么用看着,徐先生很会教孩子啊。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