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禁庭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流鸢长凝-流鸢长凝 免费阅读(109)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如此招摇,也不知今日会有多少人将公主的美悄然记下。

只要想到这儿,婉儿便觉一股酸涩缠上了心间。偏生这个时候,太平仿佛知道婉儿会顾看她,只见公主微微侧脸,嘴角对着她扬了扬。

殿下在安抚她,婉儿却记了仇,明明是在挑衅。她暗暗算了算日子,三日后她可以休沐一日,到时候定要登门好好算算这笔醋债。

宣各国使臣觐见殿外司礼内侍一声高唱,各国使臣重新整了整衣冠,便鱼贯步入万象神宫。

原以为万象神宫外面已经足够华丽,踏入这儿方知一切都错了。这里面佛光明亮,万象齐俱,哪里是天子的朝堂,明明是天宫神仙洞府。

东瀛使者忍不住深吸了好几口气,还是静不下心神来。这样富丽堂皇的一座神宫,该是多少能人巧匠的心血才能凝成。他的心湖激荡,幻想着能持烛一寸一寸地膜拜这座华丽的宫阙。

拜见大周陛下。各国使臣各行各礼,向武皇宣示最真挚的敬意。

武皇大手一挥,平身。声音有如洪钟,那不怒自威的仪态,让这些使臣们不敢再小瞧这位大周女帝。

随后,各国使臣各献来朝贺礼,武皇一一收下,也命太平准备回礼,以示大国邦交,互通往来,互惠互利。

突厥使者献宝之后,忽然笑容微深,我突厥还有一宝献上,陛下可看看,能否换一城之地?

武皇笑容微敛,一城之地?朕倒要瞧瞧,是什么稀罕的宝物。

突厥使者拍了两下手掌,一名随从走了出来,当众剥落身上的毛皮大衣,揭下毡帽,竟是一个穿着僧衣的绝妙少年僧人。

只见这少年僧人缓缓抬眼,一双桃花眼澄净无尘,他只轻轻抿唇,便让人心窝里微微一痒。

突厥使者介绍道:这位法师,发号莲玦,有通天之能。他来周之前,便已调查清楚,武皇重佛,又是女子,向武皇献上佛子,当是上佳之礼。

武皇沉眸,何为通天之能?

突厥使者捂着心口向武皇行礼,话中有话道:夜览星河,举手可摘星。

好一个举手可摘星。太平微笑着附和,往前走了一步,母皇,儿也可以摘星,还不止一颗。

武皇忍笑,不得妄语。

若是臣真的摘了星,母皇赏臣几座城池啊?太平轻笑。

若是摘不得,可要按欺君论处。武皇肃声提醒。

太平得意仰头,若是摘得,这位法师便也没有什么稀奇之处,母皇,你说是不是?

武皇点头,确实如此。

太平记得,上辈子这一次大朝会,这突厥使者就献了佛子给阿娘。说是摘星,不过是障眼法罢了,真正的意图是把这个扮作佛子的面首送给阿娘。阿娘当年顺手将他给打发去了白马寺,从来都没有理会过。今次这突厥使者有些不一样,竟想用一个面首换西境一座城池,天下哪有那么便宜的买卖!

阿娘不便当这个恶人,便由她这个镇国公主来。

太平对着脸色铁青的突厥使者微微一笑,使者息怒,本宫只是一时技痒,想给诸位瞧瞧,何为摘星之术?说着,她的声音故意扬起,免得使者遭小人蒙蔽,做出贻笑天下之事,回去被你家可汗责骂。

突厥使者本想狠狠地瞪太平一眼,可她今日实在是太过明媚,谁能对一个好看的公主凶得起来呢?

如此,便请殿下一展摘星之术。

诸位大人,可否往后退三步?太平恭敬地对着文武百官道。

文武百官也起了兴致,也想瞧瞧公主今日究竟耍的什么把戏。当下文武百官皆往后退了三步,在万象神宫之中让出了一个空场来。

太平独自一人站在空场正中,对着殿外的内侍下令,搬三面绘了星辰的屏风来,再拿七盏宫灯来,就布置在这儿。说着,她指了指自己脚下,照着北斗七星的位置布置,一盏也不能摆错。

婉儿不知太平想做什么,她不禁问道:臣能不能帮殿下什么?

太平回头轻笑,上官大人文采出众,不妨一会儿赋诗一句,锦上添花。她的笑得胸有成竹,婉儿即便忐忑,也只能相信太平不会在这样的地方捅出什么大篓子。

很快内侍们便将屏风搬来,依着太平的指点,把屏风放置妥当。

把上面的宫灯灭了。太平指了指藻井下的几盏宫灯,特别强调,不多不少,就灭本宫顶上的这两盏。

内侍们听着太平的话,将宫灯灭了,一霎之间,万象神宫的光线暗了几分。太平又命人点燃了脚下的七盏宫灯,她站在宫灯前,屏退了附近的宫人内侍,对着武皇盈盈一笑,捻起了兰花指来,似是准备献舞。

虽说还有一月多,才是母皇的寿诞,臣今日借花献佛,摘星为礼,愿母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公主的话音刚落,她忽地扯开了左腕上的红绸,左腕只翻了一个花指,便引得腕上铃铛清脆作响。

殿下以银铃为乐,一袭红裳,在三面星辰屏风的映衬下,翩然起舞。

太平已经许久不曾这样忘情一舞,众臣也从未见过公主这般妖娆出尘的舞姿,她就像是在星辰间疯狂绽放的红莲,身姿旋舞,舞裙翻飞,金灿灿的披帛衬在其中,像是蜿蜒在红莲上的金字经文,也像是红莲吐露的金色仙露。

这样的殿下,如何让人移得开视线?

直到此时此刻,婉儿终是明白太平为何今日这般打扮,她一定是早就想好了一切。

殿下不单要把名字刻入文武百官心里,也要刻入这些外邦使臣心里,让他们知道,大周不仅有女皇,还有艳胜红莲的镇国公主

太平。

正当诸人都沉浸在公主的舞姿之中时,太平忽然长袖一甩,洒出金粉万千,她顺势一个斜旋,恰好挥灭了脚下的一盏北斗七星,掌中却亮起了一点辉光。

她止下跳舞,恭敬地对着武后跪下,双手奉上一枚上好的东海明珠,朗声道:星辰在此,愿吾皇万岁,福寿绵延。

众臣听见这话,下意识地纷纷跪倒,也跟着公主山呼道:愿吾皇万岁,福寿绵延。

武皇满心高兴,大笑道:好一个摘星之舞!妙!真是妙极了!说完,她看向了婉儿,婉儿可想好诗句了?

婉儿微笑垂首,臣已想好一句。

念来听听。武皇下令。

婉儿挺直了腰杆,朗声念道:岁岁年年常扈跸,长长久久乐升平。

好句!武皇抚掌大笑。

文武百官附和称赞。

太平退至突厥使臣边上,低声提醒,这一招摘星之术,我大周文武皆知,使君是瞒不过母皇的法眼的,不如见好便收吧。

突厥使臣恶狠狠地瞪了一眼边上的佛子,没用的东西!

太平顺势扬声道:母皇,臣瞧这位法师颇有法相,不如收至白马寺继续修行。说着,她看向了突厥使者,许一城可以,他日我大周使臣前往突厥,人人皆可摘星,敢问使君,突厥可汗可愿许我大周一颗星一座城?

突厥使臣连忙摆手,赔笑道:方才不过戏言罢了,区区摘星小僧,岂值一城?

太平笑道:原来如此。

武皇会心一笑,太平今日之举可真是不费一兵一卒,便将了突厥使臣一军。

这一战,赢的妙,也赢得好!

准奏!

第155章国宴

日暮时分,国事已毕。武皇在宫中设下大宴,宴请各国使臣,听国乐,赏妙舞,享各色山珍海味。

炙肉是吐蕃与突厥人最爱吃的,鹿肉、兔肉、羊肉各有烧炙之法,这两国使臣吃得连连称赞。鱼肉与鲜虾是东瀛人的最爱,他们一边吃一边赞许大周厨子的厨艺高超。至于那些胡人使臣,没想到在大周的国宴上也能吃到自家口味的胡饼,一顿国宴,各品滋味。

即便是酒,林林总总都有十余种口味。

席间听大周最好的乐师奏响天籁之音,从丝竹雅乐到西域胡曲,只要是世间叫得出名字的好乐,今晚这些乐师们都一一重现。

宫舞不局限于汉家歌舞,有胡姬献舞,舞天下纷纭,也有伶人带着面具以舞叙事,演绎百年春秋。

所谓大国,便是海纳百川,大周第一次大国之宴,不仅让各国使臣都开了眼,还让文武百官也开了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