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暗道:还算你记得自己是公主妃!心里是这样想,可面上依旧绷着愠色。太平没有出声应她,迈步便走。
春夏急忙趋步跟上,等走出弘文馆后,这才小声劝道:殿下莫怒,大人不是那样的人
我知道她不是!太平认真回答,可本宫就是忍不了!最后三个字故意把声音扬了扬,就怕跟在一步之外的婉儿听不分明。
婉儿莞尔,殿下的气量不该这么小的。
再大的气量,也太平忽然停下,本想回头反驳婉儿一句,哪知婉儿这时从怀中掏出了一个香囊,你这是什么意思?
婉儿笑意微浓,殿下一看便知。
本宫倒要瞧瞧,上官大人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说着,太平接过了香囊,先是凑近鼻端嗅了嗅,倒也奇怪,这香囊竟是没有香味的。她疑惑极了,当下便打开了香囊,瞧见了里面的一捧红豆,红豆?
嗯,红豆。婉儿颇有深意地笑了,殿下不妨数数,一共有多少颗?
春夏凑了过来,双掌合并摊开,让公主将红豆抖在掌心。
太平认认真真地将红豆一颗一颗地数回香囊之中,浑然不觉婉儿已经近在身侧,二十九,三十,三十一,三十二。太平似是发现了什么,嘴角一扬,笑道,原来如此。
一日一颗,够不够?婉儿饶有深意地问道。
太平哪里还恼得起来,本宫要一日两颗!不成!要三颗!
殿下如此贪心可不好。婉儿忍笑提醒。
太平攥紧香囊,双手负于身后,扬头道:怎的?本宫一日三颗都不止,只让你每日存三颗,你还想讨价还价,没有良心!
那臣再多加一颗!婉儿温声问道。
太平不禁失笑,孺子可教!
两人相视一笑,灿烂的阳光照亮了两人的笑容,这一霎,她们满心满眼只剩下了彼此。
春夏挠了挠脑袋,实在是想不明白,大人究竟是怎么把殿下哄好的?
太平将婉儿送至万象神宫的宫阶之下,清了清嗓子,低声道:下次再瞧见那种狗屁文章,直接扔了!
婉儿眸光中漾满笑意,当真可以?
可以!本宫为你做主!太平挺直了腰杆,谁要敢说你一个字,尽管来告诉本宫!
婉儿眸光大亮,笑道:如此,臣岂不是仗势胡为了么?
太平哑笑,谁让你是上官大人呢?
婉儿听出了太平的话中深意,低颔轻笑,对着太平一拜,臣记下了。
嗯,编纂一事虽然重要,可你也要注意身子。太平不舍地看着她。
殿下也是。婉儿再拜,转身沿着宫阶走上了万象神宫。她不必回头,便知殿下一定会一直看着她,直到再也看不见才会离开。
有了殿下撑腰,她只觉整个心窝都是烫的。
太平等婉儿走出视线之后,哑然失笑,春夏,走,回府!
春夏跟着太平出了宫门之后,在马车边上终是忍不住问出了口,殿下,那红豆到底是何意啊?
婉儿回宫几日了?太平反问。
春夏想了想,三十二日。
所以,便是如此。太平轻轻地敲了一下春夏的脑袋,再想想红豆是什么物事,你便明白了。说完,她掀帘坐上了马车。
春夏嘟囔道:红豆是什么物事?红豆,相思是相思!她恍然大悟,顿时耳根子烧了个透,殿下与大人方才居然在宫中这般肆无忌惮地调情!
还不上来?想走回府么?太平掀帘笑望她。
春夏点了点头,赶紧提着裙角爬上了马车。
太平瞥见了她耳根的赤红,看来是懂了,也不算敲不响的木鱼。
春夏自然是懂了。
改日你也准备一包红豆,本宫帮你送去给红蕊。太平微笑道。
春夏受宠若惊,当真?!
当真。太平点头说完,赶车的卫士调转了马头,朝着正平坊去了。
春夏瞧着太平脸上的笑意一点一点地沉下,不禁问道:殿下?
本宫也该好好辞旧迎新了。忙完礼部之事,太平也要好好清理一下府中的幕僚,若不能同心同德,留也无用,倒不如放去州府,眼不见为净。
春夏,今日吩咐厨子好好准备午膳,本宫要与那些幕僚们好好喝几盏。太平已经想好今日该办些什么事了。
春夏虽然不懂,可只要殿下吩咐,她一定给殿下办得妥妥帖帖的。
第177章破阵
太平回到公主府后,特意换了一身朝服。等厨子们把酒宴所需的酒菜准备妥当后,便由宫婢们将酒菜端入正殿,布置在几案之上。
太平入了主座,便命人将幕僚们都请入席间。
李凌今日没有隐在暗处,专门着了甲衣,站在公主身侧护卫。人人皆知公主有个暗卫叫李凌,除了公主入宫以外,公主走到哪里,都会命他仔细跟着保护。许多人都是只知有这么一个卫士,从来没有瞧见过这卫士到底是什么模样。
今日一见,此人果然生得英武,甚至还隐隐带着一抹凛冽的杀气。
即便他没有介绍自己,众幕僚也能猜到他到底是谁。甚至,每个幕僚都嗅到了今日这出酒宴透着的鸿门宴味道。
姚崇作为詹事,引着诸位幕僚们入座妥当后,他才对着公主拱手一拜,回到了自己的席间。
太平没有应他什么,只是对李凌招了招手。
李凌弯腰凑近了太平,听公主耳语几句,便按剑大步离开了正殿。
姚崇总觉得这气氛哪里不对,可又不便直问殿下。目光便投向了一旁的宋璟,宋璟也不知今日殿下是什么意思。
狄光嗣坐在他们对面,闲然自得地举盏敬向了公主,殿下,请。
请。太平和颜悦色,与狄光嗣饮了一盏,半点旁的情绪都看不出来。
张说瞧见狄光嗣殷勤敬了酒,他也不敢慢于人后,也举盏敬向了太平,殿下,请。
太平这次可没有直接饮酒,大笑道:诸位这样一人一盏地敬,本宫只怕很快便醉了。说着,太平起身,举盏敬向诸位,诸位大人,请。
姚崇与宋璟起身同饮。
昔年皇爷爷与刘武周大战,七战七捷,军中便有了这首《秦王破阵乐》。太平没有立即坐下,而是凛声而谈,诸位可曾听过?
这曲子已经许久没有出现在国宴上了,连姚崇也只是听说过这曲子,并没有亲耳听过。宋璟觉察了太平话中的深意,突然提及太宗皇帝,殿下到底想说什么?
现下并非大唐,而是大周,在大周提大唐的英主,这事若是传至武皇耳中,可不是什么小事。
太平放下酒盏,走至酒宴正中,忽地拍响了三声巴掌。
李凌抱着大鼓走了进来,放在了太平身前,恭敬地将两个鼓槌呈给太平。
太平卷起了双袖,接过了鼓槌,在大鼓上咚咚敲了两声。鼓声震耳,分明没有敲在心上,可在座的诸人都忍不住心房一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