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禁庭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流鸢长凝-流鸢长凝 免费阅读(125)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婉儿与太平异口同声回答。

武皇不禁失笑,真是朕羡慕不来的。这自小的情谊就是不一般,希望他日太平与婉儿可以君臣同心,真像当年的太宗与魏徵那样,留下一段君臣佳话。

两人耳根微烫,心跳不由得快了半拍。

虽说知道武皇已经不再怀疑她们,可武皇突然拿她们两个打趣,两人心间还是觉得有几分忐忑。

太平趁机圆场,起身伸臂勾住了武皇的身子,撒娇道:儿还羡慕母皇呢!婉儿办事那么妥帖,儿早想讨了她回府办差,可是母皇就是不放人。

武皇似笑非笑,忽然正色问道,你就那么想要她?

第179章私塾

婉儿的心弦瞬间绷了个紧。她在武皇身边多年,若不是仗着上辈子的那些经验,她只怕好几次都要栽在武皇手里。

太平也知阿娘心性,此事绝对不能正面答之。她脸上的笑意不减,反倒嘟囔道:母皇又逗我,上回母皇就没给。说着,太平斜眸瞥了一眼婉儿,婉儿办事心细,留在母皇身边伺候,再合适不过。说着,太平低首覆上武皇的手背,温柔地摩挲着母亲手背上的岁月痕迹,儿不能时时入宫陪伴母皇,母皇可要好好保重身子。说完,她真挚地对上了武皇的眉眼,握紧了武皇的手,从今往后,儿会让天下人瞧瞧,谁说女子不如男?

寥寥数句话,便已将刚才的话茬转换过来。

武皇舒眉,太平确实是长大了。方才那一句,的的确确是武皇的一次试探。武皇在很多年前便说过,她给的,叫恩赏,旁人向她索求的,叫僭越。

太平只有年少不懂事时,才向她讨要过东西。这么多年来,太平从来都是一退再退,不论是太平的婚事,还是太平的当年对武承嗣的忍让。直到今时今日,太平没有流露一点僭越之心,皆是武皇给她什么,她便收下什么。

武皇对太平的反应无疑是满意的。

朕有些累了。武皇只说了一句,太平便知趣地站了起来,对着武皇恭敬一拜。

太平侧脸看向婉儿,好生伺候母皇,明日午时过后,来本宫府上帮本宫挑选新的詹事。

婉儿先对太平一拜,然后看向武皇,陛下,明日臣可以么?

武皇点头,方才朕就说了,给太平好好选一个詹事。

诺。婉儿领旨。

母皇,儿去春官处理公务了。太平肃然对着武皇再拜,终是退出了殿去。

武皇看向婉儿,眸光若刀,似是可以一瞬洞穿人的心思,你想做太平的詹事么?

臣想,也不想。婉儿如实回答。

武皇颇是好奇,哦?

婉儿并不绕弯子,继续道:臣少时便视殿下为知己,若能帮上殿下,臣自是一千一万个愿意。只是,如此一来,臣便只能在公主府做一个小小詹事。

武皇不禁失笑,小小詹事?镇国公主府的詹事可比内舍人高一级。

臣有臣的抱负,只有陛下可以帮臣实现。婉儿一脸凝重,终其一生,臣只想谋成一事。

武皇凝神,何事?

女子私塾。婉儿一字一句地答道。

此事婉儿曾经陈情过,那时武皇说要慢一些,还不到时候。如今婉儿再提此事,武皇严肃看她,并没有立即应声。

婉儿在武皇面前跪下,再次陈情,史官若无女子,那史书便是男子一方之言。即便百年之内都做不到女子入朝为仕,也要让女子识字知礼,唯有如此,史官一笔抹去的,才会有人记得,史官臆想的,才会有人佐证为虚。婉儿说到激动处,不由得眼眶微红,并非女子天生不如男,而是读书只有男儿天经地义,女子想识字,或是皇家贵女,或是官宦之家,或是商贾小户,其他寒门女子大多只能女红耕地一世,有许多人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出来。她重重叩首,扬声道:臣请陛下允准,先在神都开设女子私塾。

武皇沉声道:你可想过,即便朕准了,也只会是两种可能。一,明日早朝群臣反对,因为他们骨子里会害怕,忌惮天下女子也能拿笔记录春秋;二,即便朕力排众议,把私塾建起来,能将女儿送至私塾者少之又少。

天下夫子皆是男子,自古男女授受不亲,他们不会把女儿送至私塾,先落一个污名。

婉儿仰头,凛声道:臣所认识的陛下,绝对不会轻易认输。

武皇心间一烫,你想好了?

婉儿点头,臣想好了!不管再难,也要在神都踏出第一步!

不怕朝臣们上书按你一个教唆朕胡来的罪名?武皇再问。

婉儿重重点头,臣,不怕!臣可以做私塾的夫子,先断了他们一个反驳的理由!哪怕只有一个女娃,臣也愿意手把手地教会她识字看书。

就像当年在掖庭时,她母亲郑氏教她识字看书一样。小时候她也怨过郑氏的严厉,可年岁渐长之后,她越发地敬重母亲,若没有郑氏,便不会有今日的上官婉儿。

读书可以明智,也可以让女子绽放出本该有的风采。

天下不能只有一个武皇,也不能只有一个殿下,应该有更多女子显露她们的才学,实现她们的抱负。

那时才是真正的天下盛世。

即便寿数有限,不能亲眼瞧见那样的盛世,婉儿也希望自己可以在混沌之中绽放自己的光亮,哪怕只有一点点微光,她相信总有女子能够看见,能够向往,也能够百折不挠地追求同样的光亮。

一颗星辰无法照亮整个夜幕,可漫天星辉足以让夜空璀璨。

小小一个内舍人都不怕,朕堂堂天子怎能不如你?武皇放声大笑,平身,还嫌女子跪得不够多么?

婉儿高兴起身,多谢陛下!

此事只能你明着来办。武皇提醒婉儿,朕只能揣着明白装糊涂,否则那班朝臣绝对不会松口。你个人想做的,与朕让你做的,在他们心里是两回事。

臣明白。婉儿回道。

武皇再提醒婉儿,此事也不能让太平掺和。

臣也明白,一定不会让殿下参与此事。婉儿自然知晓当中的利害关系,如若那班朝臣们觉察公主也参与此事,日后公主即便过继了李唐皇孙,他们也会事事提防公主,不会念在皇孙的面上暂时支持殿下。

武皇提起朱笔,淡声道:私塾你就设在郑氏那里,用度便从你的俸银里面扣除。说着,她看向婉儿,水至清则无鱼,今年春闱若再有士子给你孝敬,你可不能再拒了。

婉儿知道武皇的意思,诺。

一个太过干净的臣子,在众臣里面是格格不入的。一旦发现这样人,那些人定会连同一起把这个最干净的收拾了。

暗箭往往是最难防的,尤其是一群阴沟里的人投来的暗箭,婉儿能挡下一支,却挡不下千千万万支。

至于姚崇与宋璟武皇实在是惜才,将这样的人打发去房州,未免可惜了。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