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成重生嫡女的庶妹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嫡女重生庶妹穿越的分卷阅读(20)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阿月~阿月~阿月~阿月~低低的声音清润温柔,只是如此阴阳怪气的语调让姜五月的耳朵疼。

好烦。

姜五月握住他扣在自己肩膀上的手,含情脉脉地看向他:阿诩。

还是很有用的,萧诩当即闭了嘴,低头看着她,甚至有些呆愣愣的。

阿诩,阿诩,阿诩轻轻地,好像带着钩子。

萧诩发现自己扣在她肩膀上下不来了,他明明想逃离。

别说了!真是的!

第30章

姜五月攻势极猛,萧诩认输。

姜五月愉快地眯了眯双眼,看吧,是她赢了。

姜九星小脸严肃,见状上前扯了扯姜五月的袖子,将她拉到自己的身边来。

姜五月转头看着他,这才和他解释:小九不必过多忧虑,阿姊同昌平王世子关系友好,只是合作关系。

说完,她先自己点了点头:嗯。

姜九星怀疑地看着她,刚才和世子打闹,是当他还小,看不出来吗?

他认真地对姜五月说:阿姊,圣人曾言乐而不淫,哀而不伤。阿姊听小九一句规劝,男人都不可靠,无论是乐还是哀,阿姊都不要陷得太深了。

姜五月听得愣住,转而笑起来,点点他的额头:你才多大,你懂啥?

不过嘛,男人确实都不可靠。姜五月笑着点点头。

闻此姜九星连忙补充:这其中不包括小九,弟弟才是最可靠的。

姜五月挑眉,对他认真地点头,表示相信他。

姜九星满意了,他瞥了一眼不靠谱的萧诩,嘴角微翘。

萧诩还沉浸在那一声又一声的阿诩中,心口酥麻,压根儿没有注意到他的表情。

戏演完了,粮店也要回来了,坊间谣言传得快,这下萧礼做过的事情可都抵赖不了了。

店外看戏的百姓已经渐渐都自行散去了。

姜五月想了想,同姜九星说起另外一件事情:小九刚才都看到了,阿姊将铺子又要了回来。你也知道,因为一些原因,我不得不出家到白云寺。其实这回下山来,也是为了有关寺庙的一项工程。

她顿了顿,又接着说:我佛慈悲,我自知以前做过不少错事,有心弥补。白云寺将会在雁云山山脚下建一所济养院,未来铺子赚的钱,都将会用于济养院上。

你知道,这都是母亲和外祖留下来的产业,不光阿姊的嫁妆,其中也包括你的一份,虽现在不比以前富裕,但也是很厚实的财产。阿姊这么处理,你若有什么意见,可以提出来。

姜九星听罢,眼睛微微亮起来,闻言连忙摇摇头:小九支持阿姊,这些东西都是阿姊的嫁妆,阿姊应该多些傍身的东西,小九是无所谓的。既是阿姊的嫁妆,那就由阿姊随意初置。

而且,圣人曾说过而能改,善莫大焉,阿姊做了好事,老天爷都看在眼里。

他高兴于姜九星的改变,笑得开心。

只是看到周围的昌平王府众人,又顿觉不妙,脸上笑容渐渐隐去,他又开始担忧姜五月与萧诩之间如何收场。

而一旁的萧诩听到她这一番话,眼睛也是一亮,好像是想到了什么,他心里有些喜意控制不出地冒出来,突然在一旁说道:济养院京内倒是有,只是已经荒废多年了。白云寺若是同意的话,可以直接将其拿去用,院落什么的只简单修葺一下就好,倒也不必再在山脚下盖了。

姜五月一愣,一时没反应过来,顿了一会儿才说:你也盖过?

萧诩摇了摇头。

倒是一旁的柳淳忍不住插话了,她此时也对姜五月大有改观:不是,是先昌平王妃娘娘盖起来的,我和我哥,还有琴萝,以及府内许多人都是当时王妃娘娘收留的孤儿。

她鼻尖有些酸涩,眼眶湿润:后来,王妃娘娘去世后,王爷也出家了,济养院就都散了

姜五月听了,不禁看了看萧诩,笑道:如此甚好,王妃娘娘心地好,后人们合该继承她的产业。

姜九星也在听着,他人虽小但明事理,心说这世子竟也会做好事?倒叫人不敢相信。

众人就济养院一时达成一致,此时的萧诩好似卸下了一身的重担,提起自己的生母,与姜五月谈起生母未竟的心愿,脸上挂着笑,一身松快。

正在这时,店门外驶来一辆简朴马车,马车车夫表情疲苦,见了姜九星未发生什么意外,这才松了一口气。

马车上坐着两个人,一老一少。马车停住后,就都下来了。

老人头发花白,一下马车,见到姜五月与姜九星便躬身行礼:小姐,少爷。

姜五月上前将人扶起来,看清了人的脸,叫了一声:李掌柜。

李掌柜抹了把脸,抬头看向许久不见的姜五月,眼眶含泪:诶。

李掌柜是外祖家的人,柔姨娘去世后,一直帮着料理产业,将其打理的井井有条。

前几年原主为了讨萧礼欢心,撤了他的掌柜一职,只让他管账。

后来原主来的少,已经好几年不见他了。

今儿是姜九星机灵,想起自家店里还有个得力的忠心的干将,便早早让车夫去接。

车夫连去了几家铺子,终于找到他了。

想到这里,姜五月连忙将李掌柜拉到店里头去。

我以前脑子进了水,让李掌柜受委屈了。今儿一切恢复原样,不知您还愿不愿意为我当这个掌柜?

李掌柜受宠若惊,闻言一时说不出话来,双唇颤着。

姜五月只殷切地望着他。

李掌柜其实并不老,别看他头发花白,他其实和姜尚书是一个年龄段的,只是多年的经历让其变得看起来很沧桑。

李掌柜被其看着,心头微涩,心道小姐真的变了,真的变了。

我哪里受了委屈,小姐可别这么说。承蒙小姐不弃,我自然愿意为您做事。

姜五月点点头:那就好。

李掌柜这才又说:其实我还有一件事要和小姐说说。

姜五月看向他,李掌柜表情严肃,她也紧张起来:你说。

李掌柜将他带来的小女孩儿拉到了身边:静文,快快拜见小姐。

名为静文的小丫头圆脸圆眼,看起来呆呆萌萌的,冲着姜五月行了一个福礼:小姐安好。

姜五月摸了摸她头上两只丫髻:不必多礼。

李掌柜道:小姐有所不知,先前我就在咱们的酒肆里管账,每天赚了多少钱,花去多少钱都一一记录在册。确实有不对劲的地方,不过我力微言轻,诸事不敢过问,只小心谨慎记于心间。然而前几天二皇子的人前来搜寻,将账本全都烧毁了去,我无用,未能护住。

姜五月心里一叹,李掌柜并非是未能护住,恐怕他以为二皇子的行动皆是她的意思,便未反驳。

李掌柜话音一转:不过那账本曾被静文看到过,一遍过了竟一字不差地记了下来。我恐怕小姐会用到,便让她念着,又写了一遍。

说着,他从袖中拿出一册账本,递给姜五月。

姜五月闻言惊讶地看了一眼这呆呆的小姑娘,未曾料到竟是拥有过目不忘这等本领的神童。

她摊开账本翻了翻,其中确实有对不上账的地方,不知那空出的一大笔钱,被萧礼用在了什么地方。

她收起账本,心道这可真是个好东西,及时雨。

她望着李静文,心里明白李掌柜的意思。这丫头天赋异禀,有神童之资质,他身为父亲,自己的女儿如此优秀,他定是希望她能有一个远大的前程。

若不然,也不会专门将其带过来了。

大梁朝有一项规定,女子也可科举、入朝做官。

但由于前朝风气影响,许多人固有的观念还没有转变过来,因此女官极少。

虽然少,但每一位都非常优秀。可谓是凤毛麟角。

李掌柜望女成凤,姜五月岂有不帮的道理?

只是她如今处境尚且不妙,一届庶女,哪里认得什么好先生?再者她并未打算一直留在京城,不好应下承诺。

萧诩见她在一旁纠结,突然开口道:太后身边倒是有位女先生,只是性子严肃了点,且深在宫闱。你家这闺女若是能吃苦,皇宫倒不失为一个去处。

李掌柜听他突然开口,一惊,连忙向萧诩谢道:如何还麻烦世子了?小女愚钝,不值一提。

萧诩名声不好,李掌柜下意识防范着他,别是打着什么别的注意。

萧诩嗤笑:过目不忘竟称愚钝,也是好笑。

李掌柜讪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