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成重生嫡女的庶妹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嫡女重生庶妹穿越的分卷阅读(37)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姜五月还没来得及回答,李嬷嬷却先淡淡出声道:背挺得太直,肩却未打开,让人瞧着小气。你高昂着脖子,倒像一只鹅,姿态很难看。身为将来的皇子妃,如何能有这种姿态?没有气度就罢了,至少要做到不卑不亢,才配得到别人的尊敬。

姜初雪一开始还未意识到李嬷嬷在说自己,等她听到皇子妃而不是世子妃三字时,才反应过来。

脸上的笑容一下子没了,反而被气得涨得通红。

这个老太婆懂什么?她上辈子可是皇子妃!

姜初雪冷笑道:若李嬷嬷真的那么厉害,为何五妹妹的礼节就如此之差?嬷嬷可不要睁眼说胡话啊!

李嬷嬷未理她,却看向了程氏,端庄道:承姜夫人看重,您曾让我指点大小姐一二。如今看来,贵府的规矩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接着她淡笑着摇头:另外,我何曾说过姜五小姐的礼节差了?差与不差,大小姐可不能随意评判。

言下之意,就是你不配。

姜初雪与程氏的脸一阵青一阵白。

但这位可是太后的人,她们能说什么?!

姜五月就像个没事儿人一样,站在一边看着这场因她而掀起的战斗。

甚至在临走时,冲程氏行了一个特别标准的礼:母亲,姜五月告退了。

程氏怒瞪着她。

姜五月与李嬷嬷回到自己的院子后,她毫不吝啬地表示佩服:嬷嬷,您真厉害!

李嬷嬷面无表情地看着她。

姜五月接着道:这么厉害的您可不可以允许我去睡个回笼觉?

说完,她艰难地打了个哈欠。

李嬷嬷还没说什么,萱草推开房门进来,道:小姐,现在可不是睡的时候,九年前为姨娘接生的那个稳婆找到了。

闻此,姜五月立刻没了睡意。

李嬷嬷早已退下,并不过问。

在郊外的纺织厂,她被我们的人看护着。

现在就去。

姜五月换好衣服,翻了自己院子里面的墙,直接出去了。

李嬷嬷就在旁边,看着她翻墙,却只当看不见。

姜五月一路赶去纺织厂,从稳婆口中,这才知道了当年发生了什么。

程氏买通了稳婆,柔姨娘难产,程氏不敢将姜九星也做掉,到时候姜老太太和姜尚书若是查起来,就麻烦了。

但将一个刚刚生完孩子,正值虚弱的妇人害死,还是很简单的。

姜五月让稳婆写下证词,让人将她看牢了。

那稳婆自知杀人偿命,如今正是索命的找来了,她全身上下哆嗦着,向姜五月磕头饶命。

姜五月冷冷地看着她磕头:杀人偿命,天经地义!

不过你若能按照我说的去做,官府说不定会看在你年迈的份儿上,饶你一命。

稳婆老泪纵横:小姐请说!请说!

姜五月这才半蹲下来,交代了她一些事情。

快入冬了,纺织厂有些忙,身为掌柜,姜三水每天都是姜府与纺织厂两头跑。

姜五月从稳婆待的房间里出去的时候,姜三水就在门口等着。

姜三水上前握住她的手,面露担忧:怎么样?

姜五月冷哼一声:人在做天在看。

了了这桩事,她也算是给原主和柔姨娘报仇了。

姜三水又问她:眼看着一天天过得真快,嫁妆可都清点好了?没多少日子了。

姜五月叹气:结个婚怎么这么麻烦?

姜三水可有的说了:这就麻烦了?我告诉你,婚礼当日更麻烦呢!你可要做好心理准备。

两人正说着,出了院门,迎面一人接口道:五妹妹来了。

姜三水脚步一顿,看向来人。

她心想,王君泽真是越来越死皮赖脸了。

姜五月笑道:今日之事还要多谢王公子,不过要我回报其他还好,我可没打算认你做异父异母的哥哥。

前世姜三水难产死后,王君泽曾查过接生婆的来路,一查才知道,那接生婆和柔姨娘的接生婆是一个地方的。

姜三水分娩时没人动手脚,倒是让他意外地得知了程氏昔日做的那件事。

姜五月是姜三水的好妹妹,他立刻将前世得知的这件事上报给了姜三水。

姜三水瞪了他一眼,对姜五月道:别理他,真不像个读书人的样子。

王君泽含笑作揖:在下知错,望姜三小姐原谅。

姜三水忍不住想啐他一口,但姜五月在旁边,她没有王君泽那个厚脸皮。

姜五月望着两人,便知自己不能继续待在这里了:姐,李嬷嬷还在府里等着我,我得赶紧回去了。

姜三水不拦她:去吧去吧,我一时半会儿离不了这里。

只是姜五月走后,王君泽又要跟在她身后了,甩都甩不掉。

这几日尽是如此,说什么重新开始。

重新开始?怎么可能!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突然发现月石多了,一看才知道有小天使给作者菌空投了月石,但作者菌这里看不到是谁投的!好可惜~

感谢小天使的月石,么么啾!

第52章

姜五月回到姜府后,大约已经午时了,吃了午饭,午睡醒来后,便和李嬷嬷学习。

一天下来,她累得只想摊在床上。

姜五月从枕头下面摸出一封信笺。

她很嫌弃,明明相隔不远,偏要大费周章地送信来,见一面不就好了?

也不知道这些天在忙什么。

虽说嫌弃,但姜五月还是将这封信读了好几遍。

实在是因为心里有些想念。

萧诩没在忙什么,只是最近毒发了,怕被她看出端倪,前几日才忍住没去找她,只和她写了信。

这毒是萧诩六岁时中的,当时先帝卧病在床,永昌帝大权在握,还未登基,而萧诩的兄长和母亲还活着,昌平王也并未出家。

六岁的萧诩顽皮捣乱,因上面还有一位天资聪颖,性格沉稳的大儿子,昌平王和王妃都惯着他。

事发时,兄长在宋太傅家中听其讲学,萧诩想找兄长一起玩,便偷偷溜进了宋太傅的书房。

进去的时候,兄长已经趴倒在了桌上,旁边放着一碗还冒着热气的汤药。

萧诩晃了晃倒在桌上的兄长:大哥,别贪睡了,太傅看见,肯定会打你的手心。

兄长没醒,萧诩将目光转向了桌上的热汤中,他踮起脚来,双手去捧,刚浅浅饮了一小口,手中的碗便被突然醒来的兄长挥手拍在地上。

哥,你醒了!

兄长艰难地喘着气,双眼中布满血丝,气若游丝:快跑,快跑!

萧诩不明所以,还以为兄长在和他玩游戏,咯咯地笑着。

然后萧诩笑不出来了,肚子突然疼如刀割,他摔倒在地上,疼得直打滚。

晕过去之前,他将兄长死不瞑目的双眼紧紧烙印在了脑海中。

等萧诩醒过来时,他躺在太后的寝宫里,才知道,先帝已经升天,伯父登基,兄长下葬,母妃自戕而亡,父王出家为僧。

只留下他一位尚在垂髫之年的稚儿。

一朝醒来,世事剧变。

时至今日,午夜梦回间,萧诩还常常看到那双不满血丝的双眼,听到那句快跑,快跑!。

他当时只是喝了一小口汤,因此中毒不深,但却会时不时地随机毒发,说不准什么时候。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