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倒霉的真千金重生了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折春藏梦(14)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老师重新给她做了测验,确定她已经通过初一的课程,就是还不够熟练,做题需要的是熟练度,不熟练,到了考试的时候就等于不会。

然而现在吴小花重要的是赶紧赶上初二的进度,老师就直接开始讲新课,熟练的事,只能靠她白天做试题练习。

十天很快过去,吴小花紧赶慢赶,总算把在苏家拉下的进度补上了。

大年十一,有客人来福利院,跟刘院长说资助的问题,还有政府官员。

原本吴小花在楼上看书,结果被老师喊了下去。

到刘院长办公室后,吴小花才发现屋内很多人,都穿着考究的西服,除了刘院长跟老师们,都看起来干练利落。

刘院长过来拉着吴小花的手走到一个女人面前,说:福利院最近只多了这一个孩子,成绩很好,我们原本都打算让其他孩子给她让名额了,没想到,政府又批了新的名额下来,实在是太感谢了。

其他人奇怪地看着又黑又胖的吴小花,全部脸色古怪。

还是刘院长前面的女人先开口说:确定就一个人吗?政府也是响应国家号召才加了名额,其他孩子呢?

刘院长解释说:这不是国家在抓计划生育吗?近几年滨城很少有孤儿了,其他孩子都已经在政府安排下入学,小花是去年刚来的,年龄又比较尴尬,名额我们原先都安排满了,只差她。

女人了解地点点头,伸手从助理那拿过一个档案袋:那就先测一下成绩吧,按成绩入学,刘院长,你也知道,我们安排名额,必然是成绩好的去更好的学校,成绩差的,去差一点的学校。

明白明白,有机会就很难得了,小花快,说谢谢姐姐。刘院长轻轻推了一下吴小花的后背。

吴小花便给女人弯了下腰:谢谢姐姐。

不用谢,都是政府安排,对了,你要插班几年级?女人问。

初二,刘院长帮吴小花回答,她已经十五岁了,能早一点是一点,不然万一高考落榜了,要等三年才能重新参加,而且必须在二十五岁之前考上,早一点,机会也多一点。

女人了然: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确实该谨慎一点,那就初二吧。

接着女人亲自带着吴小花去了个安静的教室,她带来的人跟她一块监考,而且刘院长他们只能在隔壁等,不能出现在门窗外。

紧张吗?女人一边拆封一边问。

吴小花正在将笔跟橡皮一一摆好在左上角,这是她的习惯将一起摆整齐。

听了女人的问话,吴小花抬起头:紧张,这是我唯一的机会。

女人奇怪地看了她一眼:唯一?你语文确定及格吗?

应该吧。吴小花看着桌角的笔,缓解自己的紧张。

这确实是她唯一的机会,唯一一个不占用福利院本有名额、花费功夫最少、还能考去跟吕佳期一个学校的机会。

离考试开始的整点还有点时间,女人已经分好卷子了,吴小花等她停下动作才问:如果我想去市一中,需要多少分呢?

女人无声笑起来:你想去市一中?那可是滨城最好的中学,你上了市一中的初中,就等于进了市一中的高中,稳上的大学,小朋友,那地方,争的都是顶层的一分两分,很难的。

吴小花缓缓做着深呼吸:那我明白了,谢谢。

正常发挥就好,其他学校也不差的。女人卡着时间递出了卷子。

不了,就市一中。吴小花拿起笔,在卷子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第三十章

吴小花全神贯注写着卷子,不去管它到底考的什么内容,反正只要是自己会的,全部填满。

语文、数学、英语一张张卷子只要写完就会被拿去改分,现场写现场改。

测试卷子题目数量会比正常考试少一点,只测试个人真实水平,题目有难有简,考试时间却比正常考试要短很多。

而且必须要在时间到之前写完卷子,写不完就要收走,提前写完就直接写下一份,如果累了可以选择中场休息。

政府人员也很忙,本来就是临时加试,没法让吴小花考上两天慢慢写。

还好,吴小花一直都处在这种学习强度下,一天写上九份卷子也不觉得累,最近她为了考试,本身就在按照这个强度来做卷子,争取加快学习进度。

早上她一共写完了语数英三科卷子,下午则是按四十分钟每张卷子的速度写完了剩下的六门科目。

在政府人员下班时间到前,吴小花写完了所有卷子,而成绩是没法现场公布的,即使他们已经知道了吴小花的成绩。

九张卷子被收进了档案袋里,发卷子的女人说:我们知道成绩是一回事,按照你的成绩,学校要不要又是一回事,况且你想报市一中,他们只要成绩最好的学生,得研究一下你的成绩是临时赶出来的,还是你本身就有这个实力。

吴小花还以为只要自己考得好就行了呢,听了之后有些失望,不过她习惯自己运气不好,于是笑着应下,跟刘院长他们一块送走工作人员们。

等人都走了,刘院长才摸摸吴小花的头:小花,无论考成什么样子,都不要难过,这只是加的名额,就算没有,我们还可以参加别的入学考试。

我不难过,我已经尽力了,不管什么结果,我都接受。吴小花笑着回答。

另一边,九张卷子被送到了市一中的校长办公室,办公室里校长给一对年轻的夫妻倒茶,说:如果二位说的孩子成绩真的很好,我们当然愿意收下,谁不喜欢成绩好的孩子呢?

确实得看成绩,虽然我不是看成绩的人,可一个人是否努力,多多少少能从成绩上看出来。夫人端着茶杯轻声说。

校长忙陪笑:是,您说得对。

很快,卷子送过来了,档案袋里是已经批改好的卷子,而且都附上了改卷人的评语。

九张卷子在桌面一一摆开,测试卷子都是百分制的,语数英成绩相差不大,分别是九十二、九十四、九十,其余六科更是全在九十五以上。

语文这种科目一般都拿不到满分,有九十二已经证明做题人水平不差。

数学的扣分点是最后一些题型奇怪的大题,可能是吴小花没见过,她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写,最后算出的结果有偏差。

英语扣分点就很奇怪,几乎全是语法问题,单词跟单句倒是记得清楚,长句的语法明显能看出来写题的人不太明白。

至于物化生政史地六门科目,错误点都在计算、分析两种题目上,不过这种题目不锻炼过本身就不太能拿到满分,普通孩子能做到这个程度足以证明对方是相当努力的了,只是学习资源还不够。

校长原本抱着讨好投资商的心理准备,只要成绩不是太离谱,他都尽力夸,然而九张卷子看下来,他觉得,这孩子就算没人推荐,只要来入学,他一定得放尖子班里!

这、这真的是你们去孤儿院测的成绩?没有水分?校长问送卷子来的女人。

女人点点头:我看她写完数学卷子就知道这是个好苗子,刘院长说,她去年十一月份刚来的,而且进孤儿院的时候,水平只有小学三年级。

三年级?夫人诧异地看向女人,也就是说,她才花了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就学到这个程度?

是的,从档案上看,她是徐城不在档案、没有户口的孤儿,自己打工赚钱来了滨城,办户口的时候被警方送到了福利院,真的是个,很聪明的孩子。女人忍不住感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