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月瑶啊,她爸妈只有她一个孩子,现在回国确实比较好,我们年纪差不多的都快完全接手家族生意了,就剩她还在外面。谢君竹并不觉得奇怪。
家中有生意的,一般出国留学就是学习国外先进的经验,只要在国外没产业,基本都是回国来。
戴月瑶算是回来晚的。
两人把这个事情当八卦随意说了下,谢家近些年在谢君竹的掌控下已经跟原来的几个老牌世家走得远了些,像是避嫌。
还跟各种行业龙头企业有联系的反而是吴小花,她做投资的,自然对各方面的人脉都熟。
戴家也在谢君竹避嫌的行列,左右生意交集不多,谢君竹在父辈签下的合作结束后就没再跟戴家有联系,平时顶多逢年过节互相恭贺一声。
是以,现在戴月瑶回来了反而不用特地去重新联系,将来都不一定再有合作,等戴家宣布戴月瑶上任再去恭贺就可以了。
由于谢家最近一直在用庞大的资金填补投资窟窿,弄得公司员工人心惶惶,就连一些不入流的小报都在猜测谢家是否会因为谢君竹的几个错误决策倒闭。
那些股东听风就是雨,三天两头找吴小花麻烦,还打听谢君竹这边到底怎么回事,吴小花觉得烦得要死,直接就清算自己的年假跑去跟吕佳期旅游去了。
旅游是两人早就说好的,吕佳期忙了几年一点空都没有,方含雨跟吕爸爸想给她时间谈个恋爱什么的,就给她凑了个假期。
吕佳期觉得自己一个人的假期没意思,就拉上了吴小花,刚好吴小花这段时间需要低调,又被股东们找得烦,直接就请假跑了。
两人不好走太远,就去了三亚,一时间好像回到了她们去海边打工的那个暑假。
在相似的海边,难免说起曾经的日子两人都很是开心,她们真的许久没见了,有说不完的话,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想着她们将来可能会结婚生子。
说到这个,吴小花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道:佳佳,我不会结婚,也不会生孩子,但是,我会给你的婚礼包个大红包的。
吕佳期愣了一下:不结婚的意思,你是想一个人过?像自梳女那样?
滨城在民国时期有一种现象叫自梳女,那时候自梳女就是独立打工的女人,自己梳起长发,一辈子不结婚。
那个年代世人愚昧,很多女人十几岁就得被卖掉,换个好听的说法就是嫁给一个所谓的好人家。
其实就是父母穷,把女儿卖掉,这样可以换礼钱跟聘礼。
曾经女孩们没有办法反抗,直到工人阶级出现,大批女性独立工作拒绝婚姻买卖,自梳盘发,抗拒着吃人的婚姻。
自梳女们都是一辈子不结婚,靠自己的双手打拼未来。
那种买卖的婚姻跟吴小花曾经的经历完全一样,若不是徐城没有自梳女的存在,她上辈子就是死,也得冲到工厂里当一个自梳女。
只要宣布成为自梳女,其他人也会保护着她,自梳女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自发性合作,只要有一个自梳女被家人带回去了,都等于她们的抗争失败。
自梳的事在滨城曾经很常见,吴小花一说一辈子不结婚不生孩子,吕佳期就想到了这个,在她的认知里,只有修女跟自梳女是一辈子不结婚的。
吴小花不是滨城人,不过学历史的时候老师有谈过这个,她明白吕佳期的意思,不过好像又有一点不一样。
我觉得没到自梳女的地步,我只是不能接受婚姻跟生孩子,但是有个伴侣的话,应该还是能接受的。吴小花犹豫着解释。
就像某部老电影里那样,自梳女找一个互相标记在灵魂上的人,没有婚姻、没有孩子,但永远相爱,互相扶持一辈子,比什么婚姻孩子更动人且重要,吴小花想要的,就是那样一份什么都不参杂的感情。
第七十二章
吕佳期摸摸吴小花的头:感觉你这样的要求,应该没什么人会同意,毕竟在很多人眼里,结婚生孩子才是女性存在的意义。
意义应该是自己定的,不是别人。吴小花平静地说。
过去四十多年的经历告诉她,人活着就应该只爱自己,或许还可以爱一下对自己好的人,但永远不能越过自己去。
每个人来到世上都是光溜溜独自到来,走也是孤零零一个人走,都是第一次做人,凭什么要把自己存在的意义交到别人手上?
吕佳期想了想,说:你说得对,不过我还得有个孩子,不然我家这么多财产,要是便宜了旁支,我会气死的。
我们不一样,你确实需要个孩子来守住庞大的家业,我就是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日后我的财产全部捐给国家就算了。吴小花对这个无所谓。
金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活着的时候享受,死了就捐出去吧,也省得便宜那些心怀不轨盯着她财产的人。
在一块聊天就难免聊到戴家,听说戴月瑶去见了李国富跟陈月一次,不知道说了什么,还给了一笔钱,之后李国富跟陈月就销声匿迹了。
吕佳期猜测,是戴月瑶威胁了一下他们,有命拿钱总比被整穷困潦倒一辈子要好。
这个事情恍惚让吴小花回忆起来,她曾经狼狈的二十六岁。
当时好像就是李国富跟陈月纠缠戴月瑶,然后戴月瑶来找自己,说了一通有的没的,说是钱会给李国富,之后就再没出现。
难怪李国富一家后面也没出现过来找自己,按照他们的尿性,不应该一直沉默着不来找自己要钱才对,后来再没见过,应该有戴月瑶让他们远走他乡的功劳。
不然,在她最难的时期,除了庞家,还得加上李国富一家的威胁,那样的话,她想从头开始并不容易。
今年刚好她跟戴月瑶都二十六岁,这件事本来就是会发生的,不管有没有她。
李国富一家离开,吴小花忽然就想,她好像,还有庞家没处理。
庞家一家人确实垃圾得过分,他们在买吴小花进门后就再没工作过,全靠吴小花一个人支撑,还持续对她进行打压,让她不敢逃跑跟反抗。
不过他们家倒是蛮幸运,后来遇上了开发拆迁,家里那个祖上一直留下来的房子跟田地被政府收走,拿了不少钱。
吴小花可以不管他们曾经对自己的虐待,可杀了自己的债,他们必须得还。
如果要拆迁的话,方案应该提前好几年就会做,她差不多该去徐城发展一下了,如果一定要拆迁,她不会再让这家人拿到高额拆迁款,他们就是烂在他们穷困的生活里。
想着这件事,吴小花提前结束了假期,回去找到谢君竹,问他是否知道徐城开发的事。
谢君竹不太明白吴小花火急火燎地找到自己为什么就为了问这么个问题。
这几年大部分城市都在开发,徐城那边的话,是S省吧?开发计划肯定会有的,怎么了?谢君竹问完,又猜了下,你想做开发方面的生意?一般来讲,这种都会交给比较有经验的老牌企业,比如说苏氏建材。
现在的苏氏建材还是在苏青时手里,不过有传言说她身体不行了,所有的资产应该会留给她唯一的儿子莫晓宏。
吴小花思索了一下:除了做建材,还有什么上手比较快,又能掺和进去的吗?
看出来吴小花是真的在考虑这件事,谢君竹顿了顿,如实说:还有做设计的,可以是设计大片的区域安排,不过这种一般都是政府自己招人做,不一定在外招标,还有就是做建筑设计,这个有点吃力不讨好,一般都是跟建筑公司联合的。
说来说去还是要搞建筑,毕竟政府开发肯定要盖房,盖房就需要建筑公司、建材公司、设计公司,如果吴小花想要参与的话,从这几个类型里挑比较合适。
好,谢叔叔,多谢你了,我后面估计需要做一下准备,风投公司最近没什么业务,我闲着也是闲着。吴小花记下了谢君竹说的类型,准备回去找人做一下研究。
谢君竹叫住她:小花,你还真打算做开个新公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