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清庭没法管这么多,只能希望是自己判断错误。
隔壁的铺子还没装修好,这会儿秦铭正和工人一起忙。
姜清庭和秦墓在西街,那边,布庄正在建。
福掌柜同意了千分之一红利的价格,还要带着姜清庭在他身边学东西。
秦墓,是秦铭要他跟着的。
说到底两家人有两家姓,秦铭心里仍带着提防,所以不能让姜清庭一个人去跟着福掌柜。
姜清庭倒也很愿意秦墓和他一起,毕竟他对这里不熟悉,有个秦墓在会好很多。
祁门县人人都说,自打陆大人来了之后,整个镇子都热闹起来了。
那可不是热闹起来,又是修路又是修缮衙门修缮危房破房的,一天也没停过,大家都去上工,又能拿工钱还包三餐,还在家门口,哪找这么好的活儿去。铺子里的客人们一边吃饭一边聊天。
就是就是,这天儿越来越冷,咱们也不想上山去摘沙果,这段时间去采沙果的都没几个了。
姜清平又煎上一锅饺子,盖上盖擦擦汗松口气。
过了这阵最忙的时候就轻松许多。
然后下午临天黑的时候也会有人来买汤面或者炸酱面。
这两样是新加的,骨头汤素面和炸酱面。
姜清平也是忙不过来,不然现代全国各地的面条他都能安排上。
到中午时,总算一家人能坐下好好吃饭休息。
清平又在衙门忙?虞氏摆上碗筷问。
为了方便,中午饭他们就在铺子里吃。
姜清平利落地装上食盒,嗯,刚才遣人来说的,我去给他送饭,你们先吃。
黎玉婉看着青年离开的背影忍不住笑,这衙门里的人都知道孤鸿天天吃家里送的小灶。
可不嘛,上次杨小哥来还说他们一众人都羡慕得很。虞氏坐下给其他人盛汤。
姜清庭这几天也没顾上家里,闻言脑中思索起来。
那边,衙门里,秦孤鸿匆匆跑出来,笑着接过食盒,麻烦你了,其实我在衙门吃也行的。
几步路的事有什么好麻烦的,你记得吃,别等下又忙忘了吃冷饭。姜清平叮嘱。
救命,他真是越来越像男妈妈了。
好,我记得,我还差一点就忙完,忙完一定吃。秦孤鸿乖乖答应。
姜清平往衙门里看几眼,陆大人呢?
去接人了,他家眷今日过来。秦孤鸿打开食盒看看今天的午饭。
不是说得过段时间才能到吗。姜清平好奇。
秦孤鸿拿了馒头出来吃,闻言含糊道,我也不清楚,大概路上很顺所以来得快吧。
好了好了你快进去吧,站在这吃要凉了,小心里边有汤。姜清平催促道。
秦孤鸿笑笑,好
等姜清平回到铺子里,姜清庭一边吃饭,一边把自己的想法跟家里人说,清平,衙门里的饭菜都是谁做的?
听孤鸿说是临时找了个婶子去做饭,咱们这就一个酒楼饭庄,厨子肯定是没有的。姜清平颇为得意。
孤鸿每次在衙门吃饭,那就是全衙门人被痛苦折磨的时候!
姜清庭敲敲桌子,不如,我们再多赚笔钱,用食堂的模式。
他一说,姜清平就明白了,但是秦家其他人不太懂这个新名词。
清庭,这食堂又是什么?秦墓问。
就是说有两个路子,一个,就是咱们做菜,他们选菜,比方说我们今日做十个菜,三菜一汤就二十文,随便选菜,让衙门的人自己带碗筷来打饭。
姜清庭尽量解释明白,当然这个钱我也就是随便说,价格要再议定,素菜和荤菜也要分开。
黎玉婉觉得有些意思,那还有一种路子呢?
那就是咱们每天固定食谱,也是三菜一汤,就做三个菜,然后装好了送到衙门去,每天要多少份提前一天统计好,荤素搭配,都是按份收钱。姜清庭道。
虞氏琢磨一会儿,第二种倒是省去很多事,不用每天做十个菜,也好掌控数量,省得哪样菜做多了或者做少了。
姜清平忙点头,就是就是。
秦铭倒是想到了别的,送到衙门去,那就是说,食盒也得我们出?
姜清庭推开手边的碗,沾了点水在桌上画,对,这食盒钱要算在饭钱里,食盒我打算做成这样的,每天送去每天再收回来,雇人刷洗,省得冬天冻手。
青年一边说一边在桌上画好,四方的盒子,里边分出小格,跟现代食堂的餐盘差不多。
做这个食盒,倒也得不少钱。秦墓若有所思。
两种模式倒是优缺点明显,只看他们选择。
第113章
祁门未来
姜清庭又把碗挪回来,我也就是灵机一动,随口说的点子,不知道可不可行。
秦墓第一个表示同意,这个好,以前是想不到这种赚钱的路数啊。
这天下饭庄,做有钱人生意的有,做普通人生意的也有,但是做衙门生意的,头一桩啊。
也是祁门县情况特殊,衙门内部不完善,才能有这等商机,还是清庭心思活络,大胆心细。秦铭满意颔首,我觉得可行。
黎玉婉看看他,又温笑着,只是,清平更辛苦了。
我和弟妹得更努力学才是。
姜清平摸摸鼻尖,哪里哪里,两位婶娘现在包子馅儿饺子馅儿都调得好,还能帮我择菜切菜,我就等着炒,一点不辛苦,为了赚钱嘛。
这是我成为天下第一厨的第一步。
一家人都笑起来,姜清庭拍拍他,那这事,就交给你去交涉了。
你去找陆大人说说这个事,让他促成,食堂就得人多赚钱,要是几个人,那就没必要做了。
姜清平一愣,啊,啊?我,我去啊?
我最不会跟官家人说事了。
姜清平连连摇头,我不,我不去。
瞧你那出息,还真以为要你去啊,有孤鸿在还找你?姜清庭嘲笑道。
你连话都未必能说明白,得了吃饭吧。
姜清平气死,不许吃了,没做你饭!
气抖冷,什么时候才能从大哥身后站起来!
他现在才是家里顶梁柱!
顶梁柱不高兴了。
晚上回到家,秦孤鸿知道后,仔细问了,我看行,我明天就去跟大人说。
如今衙门里供职的,加上我和大人一共只有四十六人,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大人任职时带来的,在祁门县人生地不熟也没有家眷,吃饭问题难以解决,肯定是同意订饭的。
秦孤鸿去拿了纸笔细细算着,而且,这还是衙门人手不够的情况下,若是满编制,需得上百人,地方越大,人越多,上千人也不在话下。
衙门里,除了内班里的门子,伺候大人的使役,还应有三班六房。
姜清庭和姜清平是第一次全面地来了解古代官府制度,所以听得格外认真。
三班是壮班,皂班,快班,粮差、仵作之类算作其他衙役,壮班,就是把守城门、衙门、仓库、监狱等地方的,还负责巡逻道路。
秦孤鸿挨个说明,皂班,就是升堂时站在左右两侧的,维持纪律,押送罪犯,执行刑讯,这些都是他们。
快班,就是捕快了。
姜清庭恍然,原来分工这样详细,那还有六房呢?是说这三个班子分成六队?
秦孤鸿笑,非也非也,朝中有六部,吏、户、礼、兵、刑、工部,则地方衙门里,就有相对应的六房,掌管当地的各种事宜。
只是,祁门县太穷,三班都凑不齐,更别说六房了,也没有凑齐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