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皇子脸都要气歪了吧,这可是他的摇钱树。秦孤鸿畅快地出了口气。
秦时岳也露出一点笑意,五皇子该请出陈敬元了。
他比其他皇子更得意,不就是仗着陈敬元和进献丹药的张道士么,还有后宫,拔除掉这些,他和六皇子,也就算玩完了。
哥,你怎么知道六皇子跟后妃有染的?秦孤鸿又好奇问。
秦时岳沉了沉眸,偶然得知,你就别问了,忙你的吧。
俞秋平想和秦孤鸿一起编写一本通史,但秦孤鸿却想外派出京。
入翰林再入内阁,是一条路,外派出京到地方任职,满期限看功绩升迁回京,这是另一条路。
秦孤鸿是状元,自然不必出京,但他却不想留在京城,只做些文学上的功夫。
我想成为的是,做实事的官员,而不是做学问的大儒,这非我所求。秦时岳坦言。
老师,你应该懂我,我现在留在京城,没有任何用处,翰林院不缺我一个,但很多地方,却少我一个。
俞秋平长久地凝望着自己最出色的学生,最后长叹一声,又自豪又不舍,孤鸿,你当得起你的名字,去吧,老师全然支持你!
秦孤鸿长施一礼,转身离去。
他被外派到了关泉做知府。
关泉,那里是和祁门县一样穷的地方,甚至比祁门县还要偏僻,且有山匪纵横,秦孤鸿就是去剿匪的。
秦墓对自家儿子的这个选择很不理解,气得要把人揍一顿,虞氏拧着他的耳朵,你敢!
亏你还是个当爹的,从小到大你什么时候管过孤鸿,现在孤鸿要去哪,你也别管。
秦墓对虞氏是一点办法没有,那地方去不得啊。
有什么去不得的,当初到祁门县的时候,我看你也没穷死饿死虞氏拉着他不让他去,好了,孤鸿的事你就别掺和了。
这么些年,孤鸿他心里想什么,你我都不太知道,不过现在,有时岳看着他,我这心里,也算是能放下了。
之前在祁门县的时候,虞氏总暗中担心秦孤鸿会做出什么极端的事来,她很不喜欢自己的儿子年少老成,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心疼。
姜清平知道秦孤鸿要外派做官,第一反应就是他被贬斥了,紧张得不行,你怎么惹皇帝了?
哎呀,我平时教你的上职摸鱼划水要诀,你都没记住吧!
秦孤鸿低笑出声,确实都没记住,不过我也用不着,我是自己要去的。
唉,好吧,那你得去几年啊,关泉离这里远吗?姜清平搓着手里的麻线,语气惆怅。
远,我要去至少三年,若是政绩突出。或者,新帝登基想着我,那我就可以提前回来。秦孤鸿笑了笑,上次,我送你去边塞,这次,该你送我去关泉了。
说到边塞,你与任小姐可准备成亲?
不准备姜清平回答得很干脆,我本来是想等你也找到喜欢的人,咱们两个一起成亲,嘿,那多热闹。
但是你又要去关泉,任小姐远在边塞,我也别耽误人家,娶妻等以后再说吧,缘分到了自然就娶了。
秦孤鸿愣住,你,你等我?
青年心里五味杂陈,鼻尖忽地一酸。
是啊,我跟我哥说过了,他同意了,而且我现在也不想成亲,再等等吧。姜清平把手里搓好的麻绳放下,又去拿下一根。
秦孤鸿沉默地坐在他对面,看着手里的绳子,他有点不知道说什么好,但心却为姜清平这一句话跳个没完。
你怎么了?姜清平凑近看看他,发什么呆啊,哦对了,你什么时候走?我得赶紧给你准备点好吃的带上。
秦孤鸿回过神,我,下个月,翰林院这边还有点事没处理完。
那感情好,到时候天气也凉快,干粮吃食能放住。姜清平松口气。
西北战事越发吃紧,本以为几个月就可以解决的战事,却不想一开始就拉锯得厉害,再后来竟传来陈敬元不敌的战报,这让天元帝大为震怒,叫了诸大臣和皇子前去议事。
五皇子暗中着急。
诸皇子中,除了他,谁都没有军部的势力,陈敬元是他最大的底牌,原本去西北领兵也是他们的计划。
先逼秦时岳上战场,这是满足陈敬元想报复的私心,再来就是联合北齐,让战事胶着。
到时候他好找机会让父皇御驾亲征,在西北战场上出意外。
就算找不到机会,他也可以自请出战,到时候军功加身,得封亲王,也是板上钉钉的事。
但坏就坏在,陈敬元不应该打败仗。
他到底在做什么!
第252章
秦铭的帮助
御书房里,诸大臣议论纷纷,和几位皇子一起,小心打量着天元帝的脸色。
两个月,陈敬元就败了三次,你们怎么看,军报上书,要派兵增兵,朕倒是怀疑,这区区几个小部族,能把陈敬元和五万西北军打得节节败退。皇上冷声开口。
五皇子心中一凛,垂眸不语。
朝臣各执一词,有的要尽快增兵,赶在入冬之前解决战事,有的说陈敬元小题大做,是不是借机想搞小动作。
就在争执不下时,大太监李固进来禀告,欲言又止,皇上,皇贵妃和皇后求见,说是有要事,请皇上过去一趟。
天元帝脸色难看,没看到朕现在正忙着吗!
李固噗通跪下,不敢直视,声音微微颤抖,皇上,皇后和皇贵妃娘娘真的有难以定夺的大事,请皇上过去,娴贵妃娘娘也在,这事除了皇上,皇后娘娘也不敢处理。
皇上,皇后娘娘母仪后宫,一向管理有度,既然李公公这么说,怕是后宫真的有大事发生,臣等在此等候片刻即是。大臣出言道。
天元帝沉着脸,拂袖起身,往后宫去。
后宫,几个位分高的后妃都在,殿内气氛焦灼不安,皇后尤其愁眉苦脸,紧紧攥着手里的帕子,内心惶恐至极。
皇上到
天元帝怒气冲冲地走进来,表情冷厉暴怒,皇后给朕管的好后宫!不知道朕正在前朝议事吗!
后妃跪了一地,皇后伏地不起,低声请罪,是臣妾无能,可,实在有一事,需要皇上定夺。
说!天元帝撩袍坐下,情绪不耐。
皇后转过来,跟皇贵妃对视一眼,又看看娴贵妃,深吸口气,臣妾,臣妾
皇后实在说不出口,皇贵妃闭口不语,免得引火烧身,还是娴贵妃赶在天元帝雷霆大怒之前低声开口,回皇上话,皇贵妃今日路过冷宫之时,听到里面有糜乱之音,过去一看,发现
发现是六皇子殿下和明美人,正在冷宫偏殿苟合。
大胆!天元帝怒喝一声,猛然起身,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娴贵妃伏低身子,字字清楚,臣妾并未真眼看见,具体,还要问皇贵妃。
你说!天元帝面容可怖,满眼厉色。
皇贵妃心内一抖,只好一五一十地说了。
近来宫中祸事众多,几位公主和年幼的皇子也接连生病,皇贵妃和皇后便想着去烧香祈福,去去宫内的祟气。
此事就由几位位分高的后妃牵头,又给各宫做了福包送去。
娴贵妃就提议,冷宫也要送去,明美人和高嫔这些年在后宫老实安分又没有什么其他的过错,现在被直接打入冷宫也令人心里不忍。
所以皇贵妃去了冷宫,又恰好发现了,六皇子和明美人秽乱后宫的事。
皇贵妃说完,出了一身的冷汗,就是这样。
宫殿里死寂一片,良久,天元帝才冷声开口,逆子和贱人在哪。
臣妾派人将他们关在冷宫,对外只说云美人染病,怕传染,一律宫人不得出入,凡在冷宫看守的侍卫也一律关起来了,好在那地方本来也甚少有人过去。娴贵妃低声道。
天元帝看她一眼,起身,做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