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家妹和江淼的寒暄,霍翎看着江淼问道:你想要买这个果实?你认识它?
啊这,怎么办,还没编好幌子啊。
江淼顿了顿,吞吞吐吐地说道:曾有幸见过,但后来想去找就找不到了。
霍翎点了点头,像是相信了,又像是不相信,自顾自地说道:这是我为家妹寻的治疗手部冻疮的,给你一两个倒是也无所谓。
那就多谢公子了!江淼朝霍翎鞠了鞠,嘴角挂着笑意。
可这笑意还没挂多久,便又接到霍翎抛来的问题:倒是你,拿这果子干嘛用啊。
这下江淼不能随便乱编了,索性解释道:以前在山里饿得慌,曾尝过一颗这个果子,味道辛辣,小时候不知道,现在长大才后知后觉,觉得此物应该能增加食物的味道,只是再去找就找不到了。
这东西可以做菜?霍翎疑惑道。
如果味道和记忆里一样的话,可以。江淼回道。
霍翎兴趣更浓厚了,几步走到江淼面前:多久可以吃到!
呃,江淼难为情地说道:入秋之后吧。
霍翎顿时笑道:好,我等着!
第18章
装着几个辣椒,江淼开始琢磨着辣椒培育计划。
这辣椒已然成熟,辣椒籽已经可以育种了,但也得找个安全能够照顾得到的地方,若是以前倒可以直接种在自家院子里,现在倒没啥地方能够让她自由发挥。
思前想后,江淼还是决定在大排房的后面,黑虎山的山脚处种植几窝,再留一些辣椒籽作为备用。
回到厨房,赵雪凝看向江淼:阿淼,你这些海鱼哪儿弄的,这么大一条条的。
江淼脸不红心不跳地指着赵雪凝肩上的白隼:是它抓的,捕鱼高手,一抓一个准。
赵雪凝肩上的白隼看着江淼,歪了歪头,小小的脸蛋上有着大大的问号。
接着江淼又指着旁边木盆里的蛤蜊:这里的才是我捡的。
赵雪凝看着那都不够一盘菜的蛤蜊笑出了声,用手摸了摸肩膀上白隼的头:那这家伙还蛮厉害的。
江淼顿时跟着笑道:那可不是,给我们节约了不少钱呢。
说起钱,这二十天下来,叶勇已经跟他们结算过两轮工资了,每天五十来人,每人五十文,一天收入近三千文,也就是三两银子,十天就是三十两,除去支出的款项,大致算了算毛利润,十天也能赚个十多两银子。
加上这后面江淼赶海所带回来的海产,很多时候甚至肉都不需要买,抠抠搜搜下来又能多几两银子,这利润还是可观的。
好在孙秀兰也是个耿直人,本来想着赵雪凝和孙秀兰平分食堂所产生的收益,但孙秀兰坚持要算江淼的一份,算下来倒是江淼和赵雪凝他们家占了些便宜,因而平时赵雪凝和江淼能做就多做些,让孙秀兰一有空就回去面摊瞅瞅。
食堂做得越来越顺手,日子也到了七月末,江淼从赵鼎盛那儿回来,先去看了看她前阵子育好苗种下去的辣椒,如今已到了江淼小腿那么高。
倒不是说这辣椒基因突变,生长周期变得比较快,而是江淼觉醒了另外一项能力布雨。
发现自己能控制大气中的水汽之后,江淼就懒得再去打水,直接偷偷地凝水浇灌,结果不仅辣椒生长周期变快了,而且长势还较为喜人。
知道自己凝聚的水有股微弱的灵力后,江淼便经常给赵雪凝准备烧好晾凉的水,这些时日赵雪凝不仅气色变得比较好,心情也颇为愉悦,就连孙秀兰都在说,这人一旦走出阴翳,看着都要年轻些。
娘,耳环做得怎么样了。江淼进了屋,将赵鼎盛给的布包放在桌上,发出清脆的声音。
赵雪凝将铜丝固定好,抬头看了眼江淼道:这样行吗?让我来做。
江淼笑了笑,道:放心吧娘,我既然让你负责这一套盲盒,就是相信你的能力。
看着摆满一床的蝶贝,江淼从墙角抱来一大竹筐的木盒,打算开始装盒。
这次江淼没有再找赵鼎盛做木盒,毕竟她有了更近水楼台的人,那就是这个工地的工人。
这个工地上有不少木工,还有大量的木板材,就算是用边角料都能给江淼做一大堆盒子来,何况江淼仍用的是稍微好点的木材。
几个木工师傅趁着夜间几天的功夫,便把江淼的单子完成了,江淼本打算按赵鼎盛的价格给他们算,结果别人还不要,就问江淼讨了些下酒菜。
于是江淼把之前赶海找到的那些不够做大锅饭的八爪、蛤蜊、生蚝或者小鱼小虾给他们做成了下酒菜,特别是中午的时候,引得其他工人纷纷问厨房的小姑娘还有没活可以做,不要钱,多给份饭菜就行,一时间弄得江淼哭笑不得。
一边装盒,赵雪凝一边问道:怎么这次不做那种一整套头面的了。
江淼随即回道:那种虽然隐藏款是一套,但是在整个盲盒里不是,之前那套盲盒,簪钗耳环啥的,什么东西都有,不怎么配套,所以这次我打算每种盲盒都做成一个样,但是花式不做成一样。
而且那种模式一旦卖完就得歇业,我还指望以后娘帮我看店呢。
赵雪凝笑了笑,随即又有些担心:不过这么多,不知道赵叔身体会不会受不了。
江淼顿时笑道:想多了,娘。
赵雪凝抬起头,疑惑地看着江淼:怎么了?
江淼解释道:赵伯现在可不累,不知道他从哪里找了个小徒弟,现在正跟着他学手艺呢,除了稍微精细一点的活,大多都是那小徒弟做。
赵雪凝也放宽了心,道:那还行。
第二日,这个早饭是江淼的主场,因为今天轮到豆浆、油条、鸡蛋和海鲜馄饨了。
每天食堂都会提前把明日的早中晚餐挂出来,若是遇到有人喜欢吃的饭菜,便可以让吃饭的人对第二天的饮食充满期待,也算是活着的一种动力。
提前泡涨的豆子经过磨碎,过滤,煮沸,便得到慢慢的一大桶豆浆,盛放豆浆的木桶放在大铁锅上微微蒸煮,免得后面来打豆浆的人喝得生冷。
一碗豆浆加一小块饴糖化开,即便味道不如现代甘醇,但在这个古代也极其的鲜美,特别是江淼让众人把油条泡进豆浆里。
灌满豆浆的油条外表还留着油炸过的微微酥脆,里面却如丝絮般酥松软糯,咬下去后再是温暖的汁水,感官一下子得到升华。
因此,即便豆浆和油条在他人眼里看起来是的水和面疙瘩,但口感的满足却让每次的豆浆油条早餐都备受人追捧。
有时甚至还会剩下些包好的馄饨,只能中午做些馄饨汤搭着午饭舀出去。
排队打早饭的工人陆陆续续减少,江淼却又看到了那几个熟面孔,只是这次的队伍却比往常多了些。
看着今天是江淼拿着勺,张驰恒对江淼笑道:江姑娘,今天还有早饭吗。
刚巧,就剩了些馄饨了,还说留着中午做汤的。江淼道。
你看我们这么多人,够吗。
张驰恒指了指身后那群男男女女,男的大多是些青壮,女的最小还有牵在手上的,大的也有看起来三四十岁的。
这些是?江淼有些疑惑,一边从孙秀兰那里接过馄饨皮,包着馄饨,一边递给赵雪凝下锅。
张驰恒叹了口气:隔壁柳州征兵后逃出来的人,一共二十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