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下三滥的手段她都见识过了。比起那些,这个女孩的行为简直就像是小孩子的恶作剧一样。
沈乔对着女孩笑了笑,说道:你不怕被我撞到么?
女孩面色不善地看着她,用肯定的语气说道:你在练3A。
沈乔扬了扬下巴说道:不可以吗?
女孩的胸口微微的起伏着,她坚定地说道:只要有我在,你就别想当中国女单的第一。
沈乔想起来了,她好像曾经见过这个女孩的照片:你是章小米?
章小米还以为她是明知故问,便恶狠狠地说道:在我心里,你永远不是沈乔。
沈乔有些莫名其妙,便没再搭理她,滑到别处去继续练3A了。
许多次摔倒之后,她终于做成了一个3A。
虽然落冰的姿态不算完美,但也是一个很大的突破了。
沈乔趁热打铁,又接着蹦了一个3A,又成功了!
这一次,冰场上的许多人都看到了。
居然是3A,天哪......
她才来几天,就练出3A了,好羡慕啊,这就是天赋吗?
章小米显然也看见了,从鼻子里冷哼一声,阴沉沉地离开了冰场。临走的时候,她还把冰场外护栏的门一摔。虽然声音不大,但在场的小运动员们都噤声了。
等章小米走了以后,一个小女单滑到沈乔的身边,说道:姐姐,我们师姐不是故意针对你的,只是因为你和她的偶像同名,所以她才不高兴的。你别往心里去啊......
沈乔有些意外,她原以为章小米对她的敌意只是因为把她当成了竞争对手,没想到居然是因为这个。
这么说来,自己是章小米偶像?
这小姑娘,有点意思。
沈乔对小女单笑了笑说道:我知道了,我不会生气的。
小女单点了点头,然后脸上浮起了一抹微红,羞涩地说道:姐姐,你好漂亮啊。
说完她又赶紧补充道:实力也很强!
沈乔笑着说道:谢谢。
她面向所有人说道:麻烦大家不要把我练3A的事情告诉赵教练。
大家都纷纷点头表示没问题。
第二天,沈乔练出3A的事情就在北京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赵雪梅严肃地把沈乔叫去谈话,说了一堆不要好高骛远、欲速则不达、打好基础才能练难度的话。
但最后,她还是叹了口气说道:如果你想练四周跳的话,必须要我在场,先用吊杆练,我说能撤吊杆了才能撤。
吊杆是一种辅助练习跳跃的器械,有点类似于拍戏时用的威亚。当运动员跳跃腾空的时候,教练通过吊杆给运动员一个向上的力,从而增加运动员的腾空高度和滞空时间。
沈乔喜出望外,赶紧对赵雪梅道:好的,谢谢教练。
赵雪梅摆摆手道:好好练。
当沈乔在冰场上练习的时候,赵雪梅就在一旁静静地看着。
这是,夏涛走到了赵雪梅的身边,和她搭话道:你觉得这姑娘怎么样?
赵雪梅凝视着沈乔,缓缓地说道:前途不可限量。
夏涛脸上的皱纹都笑得堆叠在了一起,说道:头一回听你这么评价运动员,看来我是选对人了。
赵雪梅沉吟道:天赋和努力兼备,剩下的就看造化了。
夏涛用手摩挲着自己的胡子,点点头道:你说要是她运气好,上限能到哪?
赵雪梅摇摇头道:这个我可不敢说。
这时,沈乔腾空而起,做出了一个漂亮的3A。
哎,最近的一次国内赛是在什么时候?夏涛问道。
大奖赛,就在下个月的20号。赵雪梅答道。
国内的大奖赛全称是全国花样滑冰大奖赛暨U系列青年赛,分为成年组和青年组。沈乔自然是应该参加成年组。
夏涛笑着说道:那我就等着看电视转播了。
赵雪梅一言不发,好像正在沉思。
夏涛问道:你觉得她比得过章小米和方晴吗?
方晴的话,还不好说,赵雪梅想了想说道,章小米的话,应该比得过。
赵雪梅又压低声音道:章小米最近老抽抽。
冰迷们喜欢给花滑运动员们起外号,青年组的时候沈乔的外号是小乔妹妹,成为高龄女单之后又变成了大乔姐姐。而章小米的外号就是小抽或者章小抽,因为她的发挥很不稳定,并且心理素质不行,一到大赛就疯狂抽抽。
参加国际比赛的时候,队里的心理辅导师基本上只围着她一个人转。在她比赛之前,教练都会让她带上耳塞,以免听到别人的分数被影响心态。
章小米现在已经掌握了4T,并且3A的大赛成功率也达到了百分之五十。除了跳跃之外,她的旋转也可圈可点,技术上唯一的短板是滑行太糟,曾经被遣送到冰舞队里去跟着学了一段时间,但效果并不明显。
方晴和她的情况相似,四周跳出了4T和4S,但3A的成功率低于百分之三十,比赛一般都不敢上。她的滑行和旋转半斤八两,最近都在被教练狠抓。
她们俩现在属于国内女单的第一梯队,小沈乔目前只能算一半。而巅峰期已过的唐诗韵和青年组优秀的小女单都属于第二梯队。至于第三梯队,就是那些已经升组但是成绩平平的姑娘们。
花样滑冰是很残酷的,天赋和努力缺一不可。你以为你是有天赋的那个,但还有很多比你更有天赋的;你以为你已经够努力了,但是还有很多比你更努力的。花滑不像短道速滑,不仅有不同距离的比赛项目,还有多人接力,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能同时参加好几项。但是花滑只有一枚金牌,一旦在单人滑、双人滑和冰舞中做出了选择,就没那么容易再改变赛道了。
虽然沈乔的父母是练双人滑的,但她从小到大就只想练女单。除了她的身高体重不符合双人滑的要求之外,她本人也不喜欢这种合作竞技项目。在单人滑项目里,没有谁会拖累谁,自己的成绩也全是靠自己拼出来的。
在这四大项中,现在国内最强的其实是双人滑。
沈乔之前就对双人滑教练的铁血手腕有所耳闻,为了成绩,不惜把从小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拆对。不仅打着青年组小男单小女单的主意,还想到冰舞组去抢人。
虽然手段残酷了一些,但是成绩也确实练出来了。平昌奥运会的时候,一对老搭档还拿了金牌。但是他们在奥运会夺冠之后,也很快就退役了。两人都早已满身伤病,就等拿到这枚奥运金牌之后功成身退了。
和双人滑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无比惨淡的冰舞。明明练的人也不少,但就是怎么都出不了成绩。
其实这和国内的培养传统离不开关系,国内的训练模式总是重技术轻艺术,提到单人滑就是四周跳、三周跳;提到双人滑就是抛跳、捻转;提到冰舞就......没话可说了。
沈乔的心里有个想法,要是有一天她能坐上国内冰协的第一把交椅,就要痛批这种老传统、老思想。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要把那些设计考斯滕的服装设计师全部辞退,然后换一批业务能力合格的。
之前沈乔就因为嫌弃队里设计的考斯滕太丑,专门去国外联系设计师帮忙设计。
每次看到那些男单选手的冰场内衣秀,她都忍不住想笑。
之前万昀就曾集齐了红、橙、黄、绿、蓝、紫的六色考斯滕,被冰迷们戏称为六六大顺中老年新款秋衣系列。
人不能,至少不应该......
第13章吊杆4L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