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雅连话都还没来得及说。
祁嘉也很无语,不过她知道奶奶就是那种爱占小便宜的人,懒得理她了。
她想和妈妈面面相觑一下,又觉得自己这么小,还不能做这个神情,只好作罢,装作继续玩妈妈给缝的娃娃。
没一会,李金花又来了,还带了大伯母一起,两个人盯着屋内的东西,一副看中什么就要拿走的架势。
弟妹,你们租了房子了?准备搬到哪啊?冯娟装作闲聊的样子。
就在周晓雅正要说。
祁嘉一下跑到她前面,看向奶奶和大伯母:奶奶,我妈妈在咱家后面的后面找了房子,可黑了,可小了,我不想去,呜呜呜
李金花两人顿时没了好奇心。
周晓雅一时顿住,但没说出来。虽然没想通为什么祁嘉要说谎,但她不想当着婆婆的面批评女儿,准备私下再说。
待婆婆她们走后,周晓雅正要批评祁嘉。
妈妈,我怕奶奶骂人,故意不告诉她我们要住楼房了。祁嘉低着头,咬着嘴唇,委屈巴巴的样子。
周晓雅顿时没了脾气,知道女儿这是被婆婆吓到了。她心疼的抱起祁嘉,轻声承诺:以后不会了,妈妈会一直保护你
......
第二天是周末,祁志高帮忙找了三轮车,和三轮师傅一起抬床、桌子等家具。
李金花虽然一直想赶周晓雅走,现在她真搬家了,又开始不爽了,脸一直拉着,嘴里骂骂咧咧的没闲着。
拿着钱就走了,儿子你看你就这么没了,人家连你妈都不管了
那个脸盆架是我们买的,不能搬,你给我留下
都是你这个女人克死我儿子,你赶紧搬远点,以后我们也不用你管,你也别回来
还是祁老爷子怕邻居笑话,瞪了她好几眼,她才没再说话,但还是一副别人都欠她的表情。
在祁嘉看来,这些都太小儿科了。
原本她以为奶奶会大闹一通,没想到这么轻松就让她们搬走了。但祁嘉也觉得,以后这个老太太说不定还得闹什么幺蛾子呢,但毕竟是亲奶奶,她妈妈又好脾气,唉,能躲就先躲着好了。
只有小叔祁志高一路送她们到了新房子。他真没想到嫂子租了楼房,离家里还有点距离。
但他转念一想,嫂子一个年轻妈妈带着孩子,可能还是住楼房更方便、安全一些,如果她们经济负担大,大不了他以后多帮衬一下。
徐丽此时也在房里,旁边还有个半大少年,被她支使着帮忙。
少年就是徐丽的儿子谌(chen)阳,今天15岁,正读初三。
十五岁的少年,个子已经有178左右。他皮肤白净,身材因为正在抽条而有些偏瘦。
叫晓雅阿姨,这个是嘉嘉妹妹。徐丽对儿子说道。
阿谌阳一回头,一时呆住,觉得实在叫不出口。妈,这能叫阿姨吗?应该是姐姐吧,阿姨我可叫不出口。
臭小子,按辈分来,晓雅叫我姐,你不叫阿姨你叫什么,你管我也叫姐吗?徐丽嗔着拍了一下儿子的后背。
得了吧,你哪像我姐?咦这有个小妹妹呢,好可爱,走,哥哥给你拿饼干去。谌阳一低头,看到了被行李挡住一半的祁嘉。
祁嘉心想:竟然才看到我,哼!不过这个哥哥长得不错哦,一副中二的样子,还挺有趣的。于是她征得妈妈同意,放心的和他拿饼干去了。
她还主动伸出软乎乎的小手,拉住谌阳。
谌阳第一次被这么小的小女孩拉手,紧张的不敢用一点力气,生怕把祁嘉的手捏疼。
搬来的东西不多,祁志高帮忙摆好家具,就准备先回去。
志高周晓雅把他叫住。那个,你回去能不能先不要告诉家里我住在这,他们以为我租的后面胡同。
祁志高表情有些诧异,但随即明了的笑道:行,我不说。你和嘉嘉有啥需要帮忙的就找我,别跟妈他们一般见识。
第八章
对新生活的憧憬,让周晓雅和祁嘉充满了干劲。
周晓雅利索的打扫房间,收拾杂物,一天下来,基本就收拾得差不多了。虽然还有些简陋,但比胡同里的老房子,好上太多了。
旧家带过来的碎花布窗帘,在窗边低垂;传统的格子床单铺得十分平整;被子、枕头整整齐齐摆在床头,一切看着整洁而舒适,这就是她们以后的卧室了。
另外一个房间放了折叠餐桌和椅子,就相当于餐厅和客厅了。
厨房的煤气灶已经安好,只要买些炊具、厨具,就可以开火做饭了。
晚上,母女俩吃着对门赵大姐送来的米饭和烧豆腐,各有所思。
周晓雅琢磨着第二天去买些锅碗瓢盆,再去托儿班问下情况,看春节后能不能插班。然后再抽空回娘家一下,省着老人担心。
祁嘉也想去看看姥姥和姥爷,上一世,两位老人就对她特别好,每年寒暑假,她都要去姥姥家住几天。令人遗憾的事,他们都没享到她的福,分别在72岁和73岁时去世了。
舅舅,舅妈和表哥也都是很实在的人,对祁家和妈妈很照顾,经常给她们送各种自己种的菜,减轻她们的经济负担。
所以,这一世,她一定要争取夺陪陪老人,珍惜自己的亲人。她觉得,那种一大家人一起热热闹闹、和睦友爱的生活,也很好很好。
还有,这次她们争取到抚恤金,又搬出来住这么大的事,肯定得回去和姥姥和舅舅说一声啊。
妈妈,我想姥姥、姥爷了,还有舅舅、舅妈和表哥,我也想他们了。祁嘉放下碗筷,一句双手托着下巴,望着周晓雅。
妈妈也想带你回去看看呢,等我们明天买完厨房用品,后天就回去。周晓雅答道。然后,她把碗里剩下的饭菜全都吃完,到厨房洗完。之前徐大姐送菜的碗,她也洗得干干净净,还了回去。
徐大姐接过碗,让周晓雅第二天也来拿早饭,周晓雅连忙客气的拒绝,表示一早要去早市,直接在外面吃。
跟在后面的谌阳这次终于结结巴巴的喊了声:晓雅阿姨。然后脸都红了。
周晓雅倒没认为自己多年轻,她毕竟已经是一个快5岁孩子的妈妈了。
第二天,周晓雅除了买锅、碗筷,还给父母各买了一件毛衣,给外甥买了一个书包,给祁嘉买了一件红棉袄。又买了两盒稻香村点心和一包糖果,准备一起带回娘家。
快过年了,为了以后的生活,她暂时不敢动太多钱,但怎么也要给父母、女儿买件衣服。至于她自己,有衣服穿就行了。
周晓雅娘家在房山区周口店附近的一个村里,村子比较偏僻,离一个很有名的地方北京人遗址很近。
每次回家,都得到西客站坐客车,车程也要两个多小时。
当她一手拎着好几个包,另一只手拉着祁嘉出现在家门口时,在院子里的周爸刚好看到,高兴的对着屋内喊:孩子她妈,晓雅和嘉嘉回来了。
周妈急忙下炕开门,没顾上穿外套,脚上的鞋也没穿好,趿拉着就跑出来了。
周爸一把抱起来嘉嘉,周妈听到外孙女银铃般的笑声也跟着笑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