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七零年代漂亮亲妈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格格党-火折子(85)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对对对,心心和圆圆穿这身粉裙子最好看了。周慧茹眼角皱纹都笑出来了,家里好久不曾这么热闹。

每次只要女儿一回来,她就比过年还高兴。

陆长征和丁志诚在外边给大公鸡拔完毛进厨房准备收拾,不大不小的客厅这一下人多起来,就显得不那么宽敞,尤其小孩子还多的情况下。

陆长征把光溜溜的大公鸡丢给丁志诚去收拾,自己则朝刘美云走过去,一脸殷勤:睡好了吗?晚上想吃啥?

啥都行。刘美云闻到他身上还有鸡腥味,胃里一阵不适,就摆摆手把人往厨房赶:赶紧过去帮忙。

丁志诚拎着鸡脖子,一脸哀怨的站在厨房也朝陆长征发牢骚:老陆,你是不是人,上你家吃个饭,这鸡我带来的,鸡毛你让我拔就算了,还要让我自己做饭?

周慧茹想要过去收拾的,可每次丁志诚两口子来家里,要么不吃饭光送东西来,要吃饭就不让他们忙活。

知道他们和女儿女婿关系好,周慧茹也不讲究那些客套,安心逗着一屋子孩子玩耍。

陆长征进厨房,把菜刀往案板上一丢:你都升职了,让你做顿饭还委屈你了?

丁志诚被堵得没话说。

吃饭的时候,刘永年才带着自己即将要出国留学的儿子从外边炫耀了一圈回来。

不大的客厅摆了两桌,大人挤一桌,五个小孩儿凑一桌。

宋红英家的双胞胎闺女才四岁,吃饭却特别省心,不需要大人盯着也不会挑食,跟刘美云家的三胞胎小时候完全是两个样。

妹妹,多吃胡萝卜眼睛能长得又大又圆。陆二宝把碗里胡萝卜都贴心的挑到两个妹妹碗里。

陆小宝看到后,脑袋从碗里抬起来,就朝刘美云这边喊:妈妈,二哥又把不爱吃的胡萝卜给妹妹!

陆二宝眉头一皱,瞪着弟弟教训:你都多大了,还当告状精!

小宝哼了一声,夹了一大筷子的胡萝卜到陆二宝碗里,认真道:妈妈说不能挑食,你不吃胡萝卜,以后长不高,我跟大哥都比你高了!

哪有,我明明跟你们一样高!二宝不服气,放下碗筷就拉着大宝和小宝比个子,还跑到大人这边求证。

行了,你们一样高,赶紧吃饭。

三胞胎吃个饭都不能消停,陆长征看媳妇儿脸色不咋对,胃口也不太好,就沉着脸把三兄弟打发了。

刘美云是觉得有点儿难受,吃饭没怎么动筷子,闻着油腻的小鸡炖蘑菇,她只觉得胃里一阵恶心。

等宋红英他们一家吃完饭离开,刘美云还没忍住干呕了好几次。

美云,你怕不是又怀孕了吧?周慧茹一脸担忧的看着女儿。

刘美云还没来得及回答,三胞胎听了倒是兴奋得不行。

妈妈,你要给我们生妹妹了吗?二宝摸着妈妈肚子满脸期待,就好像里边已经有一个妹妹似的。

陆长征给媳妇儿倒了温热水端过来,看见仨儿子把刘美云围得透不过气,他一胳膊提留一个,把人往小舅子刘博文那边撵:去去去,找你们小舅舅补课去,别在这儿吵。想要妹妹,就自己去你们干爸干妈家里,他们还没走远。

媳妇儿怀没怀孕,陆长征是心知肚明。

真没怀孕?周慧茹还是不大放心。

女儿女婿结婚这么多年感情一直很好,女儿如今也才三十岁,三胞胎都快小学毕业了,要是真怀孕了他们两口子也不是养不起,就是女儿现在又是做生意又要搞学习,一天忙得不停转,要再生一个肯定更忙更累了。

陆长征替媳妇儿回道:妈,肯定没怀孕,现在医院还没下班,我带美云去医院看一下,开点药吧,肯定肠胃哪里不舒服。

行行,你们赶紧去。周慧茹见女婿这么肯定,也放下猜测。

到医院排队挂号的时候,刘美云思忖了会儿,问陆长征:你怎么那么肯定没怀孕,万一怀了呢?我这个月生理期可还没来的。

虽然她和陆长征都坚持不会再生,这么多年也一直有做保护措施,但凡事无绝对,刘美云心里其实还是有那么点担心的,再加上大姨妈这么月也确实推迟了几天没来。

路上的时候,她还在想,要是真不小心在小概率的情况下怀上了,那要怎么办,是打掉还是生下来,计划生育明年才开始大范围实施,现在还有选择余地,等今年一过,可就板上钉钉了。

我结扎了。

陆长征一脸淡定,倒是把刘美云惊住了。

啥时候?你咋没跟我说?

就你怀孕的时候。

......

好吧。

刘美云挑眉:真不想要女儿了?

不要陆长征果断摇头:咱们这辈子没女儿缘,下辈子再生个女儿吧,就生一个。

刘美云嘴角弧度不自觉的扬起,声音懒洋洋的:下辈子看你表现吧。

行,看我表现。

陆长征拉着媳妇儿手,脸上笑容收都收不住。

刘美云做完检查,的确不是怀孕,就这几天精神崩得太紧,再加上人贩子给的伙食又不太好,这几年她顿顿细粮白面的,把肠胃都给养娇惯了。

第88章

啥,开个文具店?

周慧茹隔天早上正在做饭的时候,女儿跑来厨房突然就让她在中学附近开个文具店。

不行,我哪会开什么店啊。她想也不想的,就摇头否决。

妈,你怎么不行了?刘美云耐心劝她:铺面我让丁大哥都看好了,就在师附小校门口那条街上,离咱家又近,你不是嫌在家闷得慌吗?开个文具店,就白天上下学的时候卖卖东西,没人就关门回家,既能赚钱,又能给自己找点事做多好啊。

周慧茹当姑娘的时候,是资本家小姐,家里在沪市也是有生意的,后面就算家道中落,她嫁给刘永年也一直是有工作的人,哪怕只是一份行政文职,她也觉得日子充实。

只是后边经过几年混乱,她们从平房院折腾到农场,又从农场回到大学,刘永年依旧当他的数学老师,她却只能待业在家,待久了难免觉得日子难熬。

而且拿货的事也不用你操心,我找人从羊城那边发货过来,你找丁大哥帮忙去火车站取货就行,卖个本子笔铅笔盒还有小零食,绝对赚得比我爸工资还高。

刘美云说的是实在话,乘着八十年代的东风,摆地摊干个体户的可不就比每个月拿死工资的人赚得多么,她在京城的服装店,遇上节假日一天的流水,都能赶上刘永年一年的工资,更别说再搞个活动啥的。

一听女儿说赚得比丈夫工资还高,周慧茹脸上表情犹豫,明显有些心动。

虽然现在家里条件好了,儿子公费出国将来肯定是吃国家饭碗有大出息的,女儿更不用她操心,丈夫还有一份体面收入也不低的工作,家里折子上的钱每个月都能往上涨,可谁会嫌钱多呢?

而且每天在家无所事事真的太心慌人了,搞得她只有跟丈夫发发牢骚,提前进入女儿说的那个什么更年期。

可开店要钱啊,家里这些年的存款,还有你爸回城给他补发的工资一共也就一千多,开店怕是不够吧?

周慧茹被女儿说动心思后,又担心钱的问题,可她也不想要女儿贴钱,女儿自己还开着店呢,肯定需要更多资金周转。

妈,你给我的金条还没动呢,这次我都带回来了。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