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七零年代漂亮亲妈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格格党-火折子(87)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他大她半轮呢,而且媳妇儿长得又漂亮,三十岁还能让人贩子盯上,自己这几年风吹日晒的训练,皮肤糙得越长越显老,走街上他都渐渐有压力了。

媳妇儿,你回头擦脸的给我也整一点,不要油腻腻的。

被子底下,男人喘着粗气表达自己的诉求,刘美云闷哼着,连多余开口说话的力气都没了。

第90章

1980年底的时候,刘美云以两门专业课总成绩都第一的优异成绩成了华清大学自高考恢复以来的第一个优秀毕业生。

花三年时间双休两门专业课,还能提前毕业,刘美云把学神这个人设立得死死的,一点不给人留后路。

而且刘美云拒绝学校分配的工作单位,执意要出去当个体户的消息,也在华清激起了不小的浪花。

从专业课老师到辅导员再到校长,甚至连经济部的领导都来劝,也没把人劝住。

都觉得刘美云是任性胡闹,是脑子一时转不过弯。

当个体户能有国家铁饭碗靠谱?

那么多人拼了命的考大学是为什么,不就是为了毕业能有一份体面的工作,跟着吃上国家粮吗?

刘美云可倒好,国家把大米喂到嘴边她都不要。

刘美云同学,你要不还是再考虑一下,或者叫你家里人来学校一趟,这么大的事,你不能任性啊,这可是关乎你一辈子的。

华清大学的曾校长,为了劝刘美云去经济部工作,口水都快说干了,他实在也是不想国家浪费这么好一个人才。

曾校长,谢谢您。刘美云拿着毕业证书,笑着道:我家里也是支持我做个体户的,在学校这段时间,感谢您和老师们的照顾提携,以后不管我去了哪里,永远都不会忘记自己是华清的一份子。

你不参加工作,这不是浪费国家对你栽培吗?曾校长还不死心,苦口婆心的劝:刘美云同学,我知道你家里条件好,生活也已经基本稳定了,可妇女能顶半边天,你既然有这个能力,就该多为国家做贡献,发挥你的才能啊,而且你丈夫是军人,作为军嫂就更应该有这个觉悟才是!

曾校长为了去劝刘美云脑子清醒些,慎重做出正确的选择,都劝出脾气来了。

他这话,要是放在后世,保不齐得被人说是道德绑架,但是放在这个年代,却再正常不过。

时代观念摆在那,刘美云也不指望凭借一张嘴皮子就能改变所有人的观点,她需要的只是时间。

考大学分配工作,在九几年的时候就已经改革了,而个体户这个群体,也在□□十年代飞速扩大,以不容小觑的力量促进着国民经济的增长,而且刘美云的目标也不是局限于一个小小的个体户,做好做大了,个体户也能成为企业家。

为国家做贡献的方式有很多种,刘美云要不是重生的,肯定也就接受毕业分配,老老实实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可她就是活了两辈子的人,脑子里对未来的那点预知,只有做生意才能发挥最大,她要是去了事业单位,就算嘴皮子说干,也不可能改变任何的历史轨迹。

就这样,在刘美云的坚持下,她带着许多人的不理解,正式从华清大学毕业了。

临走前,她请宿舍姐妹到学校附近的饭馆吃饭。

宿舍八个人,宋琦因病休学后,就没在学校出现过,而白婷又从来不参加集体活动,所以吃饭的也就六个人。

美云,以后不管你到了哪儿,可都别忘了我们301的人啊。

宿舍大姐周艳红平时总会照顾别人情绪的一个人,今天却一反常态,端起桌上的白酒杯不等众人反应,直接一口就闷了。

那我肯定忘不了。刘美云也陪她干了一杯。

美云,谢谢你这些年借我看的书。住在刘美云下铺的汪美华,眼睛湿润润的,抱着刘美云胳膊一脸不舍。

刘美云:谢啥,被你卷着,我课外书也看了不少。

唉,要说卷,咱宿舍谁卷得过美云你啊。

就是,别人都说我们301是魔鬼宿舍,八个人几乎一半人都拿了奖学金,还出了个学神。

卷这个词,还是刘美云带进宿舍的,自从其他人学会后,刘美云就当之无愧成了301的卷王。

那你们可得感谢我,今天我卷你们,明天等你们出了华清,就不怕被别人卷了。

刘美云活两辈子,两辈子年纪加起来都可以当她们奶奶辈了,这几年大学生活相处,虽然大部分时间都各自忙着学业和家庭,不像后世那样有丰富的娱乐活动,但在华清一起泡图书馆的这段日子,却是难以忘怀。

美云,你说我明年毕业,留在京城工作怎么样?

周艳红两杯酒下肚,虽然没有醉,但后劲儿上来,情绪就挡不住,平时藏在心底很少开口的家里事,也忍不住拿出来念叨:我上次在公园看到你家三胞胎,我就突然想留在大城市工作,我总感觉,留在京城和回老家,以后对孩子教育肯定是不一样的。可我婆家娘家没一个支持我的,都希望我毕业直接回老家,一边工作一边带孩子。

首都和还没发展起来的四五六线城市肯定不一样,要是搁在以后,普通毕业生大部分被当成韭菜在一茬一茬的割完,最后还是得被高昂的房价逼着回老家搞建设,追求幸福感,刘美云肯定给不出什么好建议。

但现在嘛,同样的机会摆在跟前,那肯定是首都这块大饼,味道要更香一些,而且周艳红一个下乡多年的知青,结了婚生了孩子,在下乡期间还能不忘记搞学习,一恢复高考就能考上华清,而且敏锐意识到留在京城这样的地方,对孩子将来肯定是大不一样的,这样的脑子再配上勤奋和上进,不管在任何地方,肯定都是大好前程。

红姐,现在毕业分配都是跟着户籍走的,你要想留在京城,就得在专业上下更多的功夫让老师看到成绩才行。你不比别人差,只要下定决心我相信你能做到。至于家里......刘美云思忖几秒,说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看你和大哥感情应该不错,这么远他也支持您来求学,每个月还给你寄生活费,如果有条件的话,你可以让大哥带着孩子来京城一趟,带他们四处转转,不然等你明年毕业了,他们还不知道你学校长啥样呢。

在刘美云听过看过的故事里,像周艳红这种下乡知青嫁给农村小伙,在农村安家生娃,最后还能得到婆家支持考大学出来的人,算是幸运的那一拨了。

要知道在高考恢复后的那两年,伴随着知青大量返城,离婚的家庭比比皆是,刘美云上辈子的时候就听一个老知青说起过,他们那儿最大的农场,五天时间就有将近三千对夫妻闹离婚。

周艳红难得遇到支持她上大学的婆家人,而她自己争气考上大学后,也没想过抛弃家庭独自留在大城市过体面的生活,反而是琢磨着怎么才能让全家人以后都能过上好日子。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美云,你脑子真好使!周艳红一拍大腿,激动得抱着刘美云,眼眶都忍不住泛红了。

她在信里说千道万,都不如让孩子爸自己带着孩子来见识见识,要是他们的儿子以后也能留在京城上学,那起步条件,以及周围接触的人,肯定都不一样了!

我可不想留在京城,人生地不熟的,我要是回老家,说不定还能进个好一点的单位。

宿舍有个外省的姐妹,虽然这几年在京城上学的日子过得很开心,但她还是更想回家一些,家里父母都有正式工作,还有叔叔伯伯在单位上班,回老家她底气也能更足一点。

汪美华,你呢?你跟你男朋友是打算一毕业就结婚吗?你俩都不在一个地方,以后要怎么办啊?

全宿舍,除了一个望尘莫及的刘美云,其他单身小姐妹最羡慕的就是住在刘美云下铺的汪美华了。

别看人家平时光看书话很少,却是她们301宿舍最快脱单且感情稳定的人,男朋友是隔壁医科大的,一表人才,两人谈个恋爱,约会地点除了图书馆就是图书馆,知道的他们是情侣,不知道的还以为一块儿竞争奖学金呢。

恋耽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