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七零年代漂亮亲妈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格格党-火折子(113)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结果就听她说:你这么狡猾,全身上下都透着一股资本家的精明,肯定不会让自己吃亏,反正你要啥我要啥!

......

刘美云心说,我可真是谢谢您的信任。

虽然宋大小姐这个秘书当得偶尔有点气人,但不得不说,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减少了她不少的工作量。

她会英语,脑子虽然装了一半水,但另一半还是能用的。

在去羊城广交会前,宋琦就按照刘美云交代的,把他们这次参加广交会的样品中英文海报、宣传册、甚至还有加工润色过的品牌文化,都一并整理了出来,做得倒是像模像样。

还有羊城那边的住宿,人直接大包大揽,定了条件最好的羊城宾馆。

跟着一块儿出来长见识的郝厂长还有同行的几个销售员,下巴都惊掉了,照这个出差住宿标准,就是一般的国营大厂也消受不起啊。

刘美云现在自己也住不惯连风扇都没有小招待所,所以就没说她,而且宋琦跟她说的一点,她也比较认同。

就是羊城宾馆入住的外商比较多,他们住在这儿,说不定运气好还能捡着意外惊喜啥的,生意也不一定只有广交会上才能谈成嘛。

刘美云第一次在84年参加广交会,规模和场地虽然不能跟后世相比,但也超乎她想象的热闹。

全国各种工艺品、陶瓷、真丝印花绸缎、图案精美的地毯、以及湘绣绣画等,这些都是当时最受外商欢迎的,场馆内的外商带着好奇在各个摊位上欣赏,有的当场就签下订单。

别人摊位都热热闹闹,刘美云他们却因为地理位置,外商鲜少能有耐心走那么远到最偏的角落,来看大门口就已经有的羊毛衫。

郝厂长也是来了才知道,羊毛衫在广交会上还是挺有市场的,就是单子都被门口那几家大厂拿去了,人家样品款式多,展销的摊位地里位置又好,反观他们直接被淹没在最里边,冷清得都没几个人光顾。

唯一来问的两个外商,人都直接说已经在前面订过货了。

当然,郝厂长听不懂外语,他来这儿就只能帮着打打下手啥的,全靠刘美云和宋琦两人在那沟通。

另外还有宋琦找来的两个外语系大学生,人能帮着他们销售一起做个翻译。

刘美云来之前也没想到,他们分到的摊位能这么偏,几乎就跟隐形的差不多,前面一个大的瓷器厂摊位,还直接挡掉他们一半的视线。

不过,这些问题都是能克服的,别人不来,她就去请。

宋琦,你们分组,拿着宣传册和样衣,直接去大门口那边拉人吧。

关键时候,宋琦也不掉链子,点头就带了个销售,直接往大门口那边去。

另外两个销售想着厂子的业绩和提成,也豁出去一人带了个大学生翻译,拿上样衣和册子就往外走。

一个多小时过去,宋琦不负众望给他们摊位拉来了第一笔生意,200件羊毛衫。

然后陆陆续续,另外带着销售的两个翻译也零星拉回来一些小单。

第一天下来,他们零零总总,也卖了差不多2000件。

郝厂长对这个结果已经很满意了,羊毛衫又不便宜,一天就订出去2000件,接下来还有好几天呢!

第124章

广交会后面几天,刘美云和宋琦就轮流守在摊位上。

每天虽然费神费嗓子,但是看着签下来的订单合同,大家还都挺有成就感的。

尤其郝厂长,他不懂外语帮不上什么忙,但是看着订单越来越多,他每天在会场嘴角笑容收都收不住,见销售员和翻译同学辛苦,他还大包大揽了后勤工作,打饭端茶倒水打杂,完全不把自己当厂长。

最后一天的时候,刘美云看宋琦卖力得嗓子都哑了,她便自己出去跑业务,让宋琦留守大后方。

在会场转了半天,外商明显已经没有前几天那么多了,就算费劲儿吆喝也没什么效果,很多人早在前两天就把该签的合同都签完了。

刘美云也是瞎转悠,手背在后边一个摊位一个摊位的看热闹。

走到一个卖纺织绣品的摊位跟前,看到几个人正围着一个老外又是比划又是猜都急得冒汗了,她还以为没有翻译,走近发现,是老外地方口音太重,把人厂子带过来的翻译给听蒙了。

你好,有什么可以帮到你?

刘美云自告奋勇凑过去用外语询问。

老外听刘美云的口语倒是挺正宗,他随即把自己的问题又说了一遍。

他是想问,你们这两种产品,苏绣和湘绣有什么区别,不懂的人要怎么分辨。

刘美云把老外的问题翻译给绣品厂的销售,在场的人员包括翻译都楞了一下,实在是他们也没想到,老外会问这么专业的问题,还知道苏绣和湘绣。

这位同志,能不能麻烦你帮我们翻译下一下?

销售员见刘美云似乎外语水平不错,就把两种绣品的区别和特点给她一说,刘美云果然也没人失望,一口流利的英语,听得老外眉梢都舒展开来。

在刘美云的帮助下,老外搞清楚了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并且在绣品厂这边签了合同,单量还不小,可把销售们高兴坏了。

作为感谢,绣品厂直接给了刘美云两幅绣画。

等刘美云揣着绣画打算回去的时候,刚才那个口音贼重的外商追上来,指着她手里的册子问:小姐,我能看看这个吗?

当然。

刘美云眼皮跳了跳,不仅给人看了册子,还趁机带人去看了样衣。

已经临近收尾的阶段,郝厂长那边统计着订单嘴角都笑得合不拢嘴了,就看到刘美云又带回来一个老外。

两人对着羊毛衫聊半天,而且还是欢声笑语的聊,聊到最后,人老外一高兴直接订了三万件羊毛衫!

三万件羊毛衫啊,啥概念,他们在这儿喊了一个礼拜,这么多人嗓子都快冒烟了,几天下来一共也才卖了差不多一万件,刘美云一下就拉这么大一个单子回来,郝厂长不佩服都不行。

而且郝厂长几天观察下来,他们这个摊位虽然偏了点,但是因为翻译带得够,册子准备得齐全,每一笔订单签得都是顺顺利利,不像其他厂子那样手忙脚乱搞半天的,签个单子既高兴,又闹心。

这一切都多亏刘美云的统筹和规划,郝厂长想,不愧是华清出来的高材生,这脑子到底跟他们是不一样的。

刘美云一行人在羊城广交会算是大丰收准备回京的这天,宋琦正在前台办理退房,冷不丁看到一个穿衣打扮特别洋气的女人从跟前走过,她余光追着扫了两眼,惊讶的忙去喊刘美云。

刘美云你快看,那是不是白婷?

刘美云坐在大堂的椅子上正和人说话来着,突然给宋琦一巴掌拍肩膀上。

她没好气道:你就不能别总一惊一乍?

哎呀,你快看,白婷开上小汽车了!宋琦选择性耳聋,只抓着刘美云胳膊,满脸不可思议:她这是挖到金矿发财了啊!

刘美云也好奇扫了眼,是一辆进口的马自达,车牌挂的是琼州的,一身行头也着实亮眼。

自从去年心婷服装店被人恶意纵火以后,白婷就把店铺转出去了,这么久没见,刘美云都快把这人忘了,没想到今天能在羊城碰见,看这样子,估计她八成是去琼州倒卖汽车了。

你要是也想挖,现在追出去抱大腿还来得及。刘美云收回视线,朝看呆的宋琦说。

宋琦撇撇嘴,开什么玩笑,我跟她又不熟。

咱俩也没多熟。刘美云忍不住说。

宋琦无所谓:没事儿,跟你不熟,不影响我从你身上赚钱。

刘美云:......

广交会圆满结束,除了四万多的羊毛衫订单,还有销售科出差的同志,天南海北跑回来的单子,加一块儿,年底大家怎么也能过个好年了。

刘美云作为厂长,说话算话,按照规章制度,年底的时候给大家都涨了工资不说,还搞了一个什么年度表彰大会,给这半年积极表现,配合改革的优秀员工都发了红包。

还有全厂职工的过年福利,前几年基本等于没有,今年却人人都能分到2斤猪肉,两瓶酱油,还有5块钱现金,可把周围厂子的人羡慕坏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