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市井之徒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txt青山埋白骨-txt青山埋白骨免费阅读(31)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能行。朗颂说,那边九点上班,我收摊以后先送月月去幼儿园,然后直接去上班,这样刚刚好。

孙谚识不赞同道:这样太累了,以后月月上下学你就别管了,我负责接送就行。

朗颂抿了抿嘴,心想孙谚识负责接送朗月,作息和饮食都能规律起来,便没有反对。

郑烨不乐意了:哎哎,兄友弟恭不能落下我啊,我应该早点跟小颂说的,被你们抢了风头。

孙谚识抱臂,嗤笑一声:幼稚。

郑烨得意地扬扬眉,清清喉咙对朗颂道:小颂,给月月做手术的医院我已经帮你联系好了,是江城最好的耳鼻喉医院,半个月以后安排术前检查,然后手术。

朗颂半晌说不出话来,他一直觉得自己虽然没猴子那么健谈,但也不至于笨嘴拙舌。但此刻嘴唇几番翕张却不知该说什么才能表达清楚自己心里的感激与感谢。

孙谚识见朗颂低垂着头,蓦地想起昨天朗颂埋在他掌心里哽咽的样子,他向郑烨使了个眼色,拍拍朗颂的肩:给你郑哥也多做几个杂粮煎饼。

正在逗弄甲鱼的猴子耳朵尖,听到煎饼后跳了起来:什么煎饼,我也要煎饼!

众人忍俊不禁,气氛一下便活跃了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之前评论区说希望小颂做鸡蛋灌饼,但是我查了一下,那个机器太大了,没法搬进院子,所以我给改成杂粮煎饼了~

第58章你就把这当做你家

因为吃饭的人太多,家里的小桌子根本坐不下这么多人,孙谚识和郑烨去接朗月的时候特意买了一张新桌子回来。

朗颂一直在厨房忙碌着,把自己的感激都倾注在了饭菜里,太阳彻底沉入地平线时他把最后一道菜蒜蓉蒸澳龙端上餐桌。孙谚识招呼他坐在自己旁边的位置,把筷子递给他,大家这才纷纷动起筷子。

猴子乖觉地绕着桌子给大家倒橙汁,朗月也想喝,她拉住猴子的胳膊眼巴巴地看他。谁能拒绝朗月那双小鹿一样无辜纯净的大眼睛,可是猴子知道,朗颂平时不给朗月喝这种配料表里一大串添加剂的饮料。他抬头看了一眼朗颂,见对方正在给孙谚识盛甲鱼汤,于是一边假模假式地说着小孩子不能喝这个,月月你喝牛奶,一边瓶口一倾把果汁倒进了朗月面前的纸杯里。

朗月一直被郑烨爱不释手地抱在怀里,见此一幕,郑烨也配合着抬起手臂,挡住了杯子。

两人一通小动作,给朗月倒了一个杯底的橙汁,小丫头也挺知足,抱起杯子一口就喝掉了,完了还聪明地舔掉唇角流出来的那两滴,生怕被哥哥给发现了。

郑烨对面,张吴已经舀第二碗甲鱼汤了,他会的那点溢美之词已经掏空了,于是直接道:小颂,要不你带着月月去我那住?我那房子大,舒服。

郑烨抗议:那不行,要去也先去我家。

孙谚识笑笑不吭声,舀了一勺汤喝了,才微微偏头对朗颂说:这汤很好喝,你不是说没做过甲鱼汤吗?

朗颂也微微偏头,用孙谚识才听得到的音量解释说:做饭不难,只要掌握了烹饪技法,就能照葫芦画瓢弄出来。我没炖过甲鱼但炖过骨头汤,按照炖骨头的炖法也能弄熟,就是味道可能就没那么好。不过今天炖的甲鱼汤是我按照网上点赞最高的一个菜谱做的,味道确实还不错。

一个人在谈论自己所擅长的事物时脸上会带着不经意的自信和认真,现在的朗颂就是这个模样。

孙谚识坐的凳子要稍微高一点,他偏着头,视线从自上而下静静地落在朗颂轮廓分明的侧脸,看着对方稍稍扬起的眉尾和嘴角,也不自觉地弯了弯嘴角。

今天的孙家小院比过年还热闹,饭菜的香味都快要飘遍整个蓝楹村,惹得前后左右的街坊邻居禁不住好奇和馋虫,纷纷从窗户探出头来打探。

小院里的众人并没注意到,沉浸于饭桌上的美食,欢声笑语不断。

天边擦黑时大家差不多吃饱了,陆续放下手中的筷子,但没人离开餐桌,趁着难得的悠闲时间,小口啜饮着杯里的饮料谈天说地。

郑烨拿出宝贝儿子的小视频给众人看,张吴直夸可爱、长得漂亮、聪明相,顿了顿又有些惆怅地摇了摇头唏嘘道:我很后悔没早点要个孩子。

郑烨收起手机,谨慎道:之前你在医院里说你孤家寡人一个,我还以为你是不婚主义者呢。

这误会可大了,刚到法定年龄我就跟老婆领证了。张吴苦笑一声,解释道,年轻时和我老婆起早贪黑忙着生意,总觉得太忙了,还不到要孩子的时候,就一直没生。就这样一年推一年,到了三十几岁我们觉得差不多该要个孩子了,我老婆、我老婆却查出了胰腺癌,半年后就去世了。

听着张吴哽咽颤抖的声音,众人沉默下来,郑烨难受地拍拍张吴的肩膀,低声道:抱歉哥,怪我话多。

怪我怪我,没事提这茬破坏气氛。张吴用指腹抹掉眼角的湿润,又笑起来,我老婆去世好几年了,跟你们聊天开心,忍不住唠叨几句。

孙谚识端起饮料碰了碰张吴的杯子,说:张哥,以后想聊天了随时来,不过人总得向前看。

郑烨不禁望向孙谚识,恍惚间从对方眼底看到了一抹惊人的光彩。

对,向前看。张吴喃喃着复述了一遍,又抬眸看向悠远的天边感叹道,要向前看也要珍惜眼前人啊。

天黑透了,热闹的聚餐才结束。

张吴离开前掏出了一个红包递给朗月,对朗颂道:我也不知道小女孩喜欢什么,给个红包,你们自己买。

那红包被撑得坚硬饱满,目测起码装了两千块钱,朗颂自然不肯要,连忙推开。

张吴转身塞进了孙谚识的手里,扬声道:那你代收着。

孙谚识知道肯定是还不回去的,也不挣扎,点点头收下了。

张吴转身要走,突然想起什么回头指指朗颂:有件事我早就想说了,我估摸着我跟你爸的年纪差不了多少,怎么着你都得叫我一声叔,你怎么也管我叫大哥。

嘿,郑烨搭上张吴的肩膀,那你这是强行给我和谚识降辈分,让我们也管你叫叔啊。

张吴愣了愣:倒也是,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那哥就哥吧,叫着年轻。

郑烨和张吴两人中间夹着瘦得跟火柴棍似的猴子,三人跟喝了假酒似的沿着巷子晃晃悠悠往巷口走去,猴子哎哟哟叫道:我要被挤扁了。

孙谚识站在门口倚着墙壁,噙着笑意一直目送着三人消失于巷口,才缓缓收回视线,牵起朗月回院里。

朗月已经睡着了,孙谚识洗完澡也没吹头发,头上盖了块干毛巾走出卫生间。洗澡前本来困得要死,一个澡把睡意给洗没了,他本来是准备回房间的,听到楼下厨房传来的细微动静,心念一转又转身下了楼。

厨房里,朗颂正在擦拭那台煎饼鏊子,洗碗池里泡着几个做糯米饭团用来装配菜的保鲜盒。

明天就要出摊?孙谚识擦了擦头发,把毛巾搭在了肩上。

不是,我先试试这煎饼鏊子。朗颂看着孙谚识,头发怎么又不吹?

孙谚识总觉得吹风机吹出来的风有股焦臭味,一向就不爱用,他说:头发短,等会儿就干了。又转移话题道,那明天早上是不是有杂粮煎饼吃?

朗颂想了想,才说:只能给你做个简易的,咱家没酱料。

行,简易的也行,好久没吃过了。孙谚识一边应着,一边走向水池拿起洗碗巾丢进了水池。

朗颂立马起身:我来洗就行。

没事我洗,你忙活一晚上了。孙谚识双手入水了才想起围裙没系,又偏头道,你帮我系下围裙就行。

朗颂把挂在门背后的棉布围裙取了下来。

孙谚识举着湿漉漉的双手,转身面对着朗颂,微微低下头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