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黑客》热销
邱文心翻开笔记本,拿出钢笔:“陈总,您请说。”
“不用这么客气,以咱们出版社的情况,想要签下名家的作品,几乎没有可能,运作新人新书,风险有很大,只能另辟蹊径。”
陈凡弹了下烟灰,沉吟了一小会:“但在市场上,有一种书籍是不需要名气就能快速打开市场。”
说到这儿,陈凡想起一个人。
雪米莉!
从1987年开始,香江出现一个名为“雪米莉”的奇人,其第一部长篇小说《女带家》就狂卖200多万本,是大多数作家一辈子都达不到的水平。
此后的10年,雪米莉以平均每月出一本书的节奏,出了100多部长篇小说,并形成了“女”字头和“男”字头两大系列,比如女枭雄、女公子、女线人之类的。
这些书籍全部是以香江为背景,充满着香艳、暴力的情节,在图书市场上很受欢迎,销量堪比一线作家。
但香江真有雪米莉这位女作家吗?
答案是否定的,这位香江女作家雪米莉的真实身份是两个川渝地区的抠脚大汉组成的创作小组。
一个叫田雁宁,一个叫谭力!
这两位抠脚大汉都没去过香江,书中的情节都是借鉴香江电视剧、电影和小说进行编造和模仿的。
这两位抠脚大汉还都是大学生,文学系的,搞创作的,只是因为跟他们同时期的,有莫言、余华、王安忆、苏童等一批实力派作家,作为新人很难出头,才想了这么条路子。
更有意思的是,当田雁宁和谭力写了十年“雪米莉”,挣够了钱后,又掉转头回来搞文学创作。
其中谭力就非常厉害,参与编剧《女子特警队》《文成公主》《特殊使命》等电视剧,获得金鹰奖、飞天奖等奖项,还成了文学一级作家,领取专家津贴。
陈凡认为出版社可以走雪米莉的路子,去内地签约一批有实力,但没有名气的新人作者,成立一个类似的创作组。
这些人要文笔有文笔,要故事有故事,要噱头有噱头,水平超过一般的通俗小说作家,只要用好了,就大有可为。
“陈总,可我们对内地并不熟悉。”
邱文心的大脑有些转不过弯,大老板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
这是走擦边的路子?
主打一个刺激!
“等我回内地再拟定一份名单,出版社再派人去内地对接。”
“好的,老板!”
邱文心合上笔记本。
陈凡看了下时间,就不再耽搁,带着三位姑娘出门游玩,李红英则留下来,公司还有不少事情要处理。
不过李红英给配了两台汽车,两个司机,还有两个保镖。
“陈凡同学,你搁这丧良心呢。”
从出版社出来,许今秋忍不住掐了陈凡一下,好好的出版社,非要搞一个走擦边的路子。
“媳妇儿,人民群众爱看什么,咱们出版社就写什么,这叫迎合人民群众的需求。”陈凡讪笑,这事儿确实不光彩。
但它赚钱啊!
未来的几年,金融市场波诡云翳,陈凡打算在实业上多弄一些砸到金融市场上,抢占先机。
许今秋无奈,白了他一眼。
“走吧,正事办完了,接下来就是好好玩,不能白来一趟。”
接下来几天,陈凡就带着三位姑娘到处溜达,几乎走遍了香江的每一个角落,但每天早上都会来一趟出版社,跟进宣发状况。
两天之后,情况就有了改变。
在八卦杂志和小报的作用下,很多人都产生好奇心理,想要一探究竟,就去买一本《黑客帝国》。
出版社的人都盯着各大书店,隔天就拿到销售数据。
破万册!
这已经是一大笔钱。
内地出版小说,比如陈凡的《最美的青春》,上册1.6元,下册2.3元,但香江这边,小说定价一般都在十几、到上百港币。
比如金庸的小说,1980年再版的《射雕》《神雕》《笑傲》,定价就是每册25港币。
《黑客帝国》定价也是25港币。
卖出一万册,收入就不是一笔小钱,而且这还只是开始,隔天的销售数据已经涨到单日3万册。
“小凡,稿酬要不先给你结了?”
出版社开始回本,李红英的笑脸也多了起来,事实证明,陈凡指定的病毒营销是有效的。
接下来,就该跑马圈地了!
那座岛上都是同根同源,认识的出版商,也有做电影的,之前都合作过,李红英已经谈妥,同样的模式再复制一遍就行。
倭国、韩棒那边,李红英已经找人翻译,也都有认识的出版商,等翻译完成,就该进去跑马圈地了。
至于欧美那边,李红英这次亲自出面,正在寻找有实力的发行商,一旦达成合作,就会正式进入欧美市场。
“过段时间再结吧,现在没什么要用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