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认命吧!
跟学校要好处?
京大的资源极其庞大,陈凡眼馋的东西,多的数不过来,只是很多资源暂时还用不上,毕竟他还是一个学生。
想了一会儿,陈凡有了主意,却不着急开口,反而问道:“老爷子,您打算裁掉多少人?”
“200人!”
“您坑我呢?”陈凡闻言,又急眼。
社团一共才240多人,裁掉两百人之后,就只剩下一个空架子,很多事情都要推倒重新来过。
“目前社团业务稳定,留下40人的骨干,重新拉起一支队伍,对你来说不是什么难事。”老先生自顾地吸着烟。
社团的项目,他一直都有关注。
一方面是涉及到扶贫,项目又是他亲自跟学校要来的,肯定不能放任不管,只有社团发展起来,自己脸上才有光。
另一方面是涉及到课题,随着社团的发展,课题组也在不断地完善“轮值总裁”的管理模型。
老先生很清楚,只要业务还在,哪怕把社团的人全部裁撤,以陈凡的能耐,也能重新做起来,无非是麻烦一些。
校方的想法也没错,项目一开始定下的目标就是扶贫,而不是致富,既然已经摆脱贫困,自然该换一批贫困生上来。
仔细想了一会,陈凡就应了下来,顺势提出自己的条件,想要课题组帮个忙,暑假去一趟香江,拿尘凡出版社做实验。
落实轮值总裁管理模型!
出版社现在还是李红英盯着,但李红英手上项目不少,等忙完这一阵,估计就会把精力转移到其它项目上。
以出版社目前的管理模式,没有人坐镇,一旦失去有效监管,谁也预料不到会走向那种结局。
“你小子闷声干大事呢!”
老先生讶异,才上大一,就折腾到香江去,还有了一家公司。
这学生真不是循规蹈矩的。
不过这样的学生才好,循规蹈矩的学生可干不出扶贫的项目。
“课题组可以借给你,但人去了香江,工资、补贴都要有,而且要按照香江的标准。”
“您放心,标准肯定不会低,两个月下来,多了不敢说,让各位老师在京城买一套小院子的钱,肯定是能挣到的。”
老先生讶异,小院子可不便宜!
看来这小子是真不差钱:“回头你自己找课题组商量,就说我这边同意了,能挣到钱,他们应该不会拒绝。”
“谢谢老爷子,那您忙着!”
陈凡咧着嘴出来,又回了趟宿舍,把土特产带上,顺便跟辛英杰说一声裁掉200人的事,毕竟他才是轮值社长。
“你们几个社长讨论一下,拿出一套合理的裁员方案,一定要公平公正,不然社员们闹起来,大家脸上都不好看。”
“你大爷,不带这么玩的!”
辛英杰从上铺一跃而下,气恼地指着陈凡:“裁掉200人,搞不好就把人全得罪了。”
陈凡耸了耸肩,揶揄道:“所以我说了,一定要公平公正,不能给人留下话柄,除此之外,还要拿出新项目,让大家把钱赚够,到时意见就没那么大。”
辛英杰无奈,穿上外套就出门。
事情已经定下,抱怨也没用,还不如去找张朝阳和高爱国商量一下,拿出方案再说,要争取做到让大家都能接受,不能得罪人。
从加入社团开始,辛英杰的目标就很明确,把社团经营好,通过社团结交人脉,不能因为裁员的事情得罪人。
陈凡拎着土特产下楼,一些放到自行车篮子里,一些挂在车把子上,蹬着自行车就回小院。
“一大早跑去学校,就为了这些?”
许今秋迎了过来,把挂在车把上的腊肉取下:“这腊肉做的真不错,晶莹透亮的,曹洋带来的吧?”
“曹洋带了腊肉和榨菜,中午做个炒腊肉,等会先用水煮一下,要不然齁咸齁咸的。”
陈凡把东西都拿下来:“辛英杰带的广式点心,陈建业带的闽南馅饼,孙平安带的西北大枣,你们都尝一下。”
“你这是逮着舍友薅羊毛呢。”
许今秋打开一盒广式点心,吃了一块,眼睛不由一亮:“大姐、园园,都试试,味道真不错。”
赵园园打开一盒闽南馅饼,咬了一口,眯起眼睛:“真香,就是有些干,配茶正合适。”
这姑娘是个吃货!
陈凡把辛英杰带的茶叶拿出来,泡了一壶,赵园园一口茶,一口饼,感受着独特的香味,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线。
相比之下,曾阿黎更喜欢茶,一口下去,眼睛微微一亮:“这是什么茶?香气真足,韵味也很独特。”
“凤凰单枞,潮汕地区产的。”
陈凡喝了一口,茶香确实很突出:“喜欢的话,等暑假时,让辛英杰多带一些过来。”
曾阿黎嗯嗯点头,拿了一块点心,就着茶吃了起来。
陈凡见她吃得开心,才把社团裁员的事情说出,曾阿黎瞬间就觉得茶水不香,不用想都知道,接下来别想清闲。
事实也是如此!
开学之初,社团就高速运转起来,《京大领航班》的教辅马上进入校正、修订阶段,开始走出版程序。
辅导班也在正常运转。但为了给裁员铺路,进一步提高收入,陈凡又弄了个新项目,叫《四年高考三年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