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用古诗剧透历史[历史直播]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2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见众人对自己怒目而视,程知节这才反应过来自己的话引起了误会。他匆忙拿笔,在纸上涂涂改改:

“臣的意思是,代宗不像是薄情之人。他待郭子仪,倒和圣人待我们十分类似。”

众人在脑中比对了片刻,神情顿时变得古怪。

还别说,竟然真的有点像!

比如说喜欢对大臣说肉麻话。圣人调侃褚遂良“小鸟依人”,又给房玄龄送“情诗”,什么“藿叶随光转,葵心逐照倾”,什么“还当葵霍志,倾叶自相依”

………

又比如喜欢尚公主。圣人将清河公主许配给程知节之子程处亮,又将城阳公主嫁给了莱国公杜如晦的次子杜荷。如今高阳公主也定下了大婚的日子,明年就将和房玄龄的二子完婚……

李世民显然也想到了这茬,他倒是不以为意:对功臣好,这不是理所应当的吗?像李隆基那种冤死能将的皇帝才是奇葩。当然话虽如此,李世民还是在心底默默给李豫加了一分。

李豫虽然看不见贞观君臣的纸上对话,但他察言观色的本领素来不错。他将天宝众人的表情看在眼里,又格外留意了太宗的神情,见太宗神态放松,他这才不动声色地松了口气。李豫甩了甩手指,将指尖上粘稠的液体擦在了绢布上。

【虽然在宦官问题上,代宗和肃宗称得上子承父业、半斤八两,但从后世史学家的分析来看,代宗最大的问题并不是优宠宦官,而是藩镇割据:“藩镇之祸,河北最甚,延至末造,卒以亡唐,而其祸皆成于代宗之初。”】

【正如之前讲到的蜀中花敬定,他就是安史之乱后期占地为“王”的典型代表。在代宗一朝,相当多的地方将领开始拥兵自重,而代宗则对他们采取姑息怀柔政策。同华节度使周智光跋扈不臣,以私怨杀他人宗属80余口,又火烧民舍3000余家,代宗却未对他采取任何处罚措施;而河北诸藩盘踞一方、从不入朝,代宗同样对他们屡为宽贷,从不计较。】

【766年,杜甫在夔州作《诸将五首》,从组诗的题目就能看出,这是杜甫在抨击地方的军将:“朝廷衮职虽多预,天下军储不自供”“越裳翡翠无消息,南海明珠久寂寥”

………各地的将领不知道屯田养兵,只知道向朝中狮子大开口,不断索要钱财粮草,与此同时,各地的供奉却不断削减,以至于再无音信。】

【杜甫的忧虑,朝中并非无人提出。早在764年,郭子仪就觉察到节度使权柄过大,向代宗提出要整修军政,请罢节度使,李光弼也曾多次上表固请自贬。郭、李二人为平叛元臣,对唐忠贞无二,且在军中颇有威信。可惜代宗心有畏惧,终不敢行,以至错失良机。代宗之后,藩镇渐强,直至唐末,终招祸乱。】&a;lt;/div&a;gt;&a;lt;div id=&a;quot;linecorrect&a;quot;&a;gt;&a;lt;hr&a;gt;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lt;a href=&quot;<a href="52shuku.vip/&quot;" target="_nk">52shuku.vip/&quot;</a> target=&quot;_nk&quot; ss=&quot;linkcontent&quot;&gt;<a href="52shuku.vip/&lt;/a&gt;" target="_nk">52shuku.vip/&lt;/a&gt;</a>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a;gt;.&a;lt;)

&a;lt;span&a;gt;传送门:&lt;a href=&quot;<a href="52shuku.vip/top/&quot;&gt;" target="_nk">52shuku.vip/top/&quot;&gt;</a>排行榜单&lt;/a&gt; | &lt;a href=&quot;<a href="52tuishu.co&quot;&gt;" target="_nk">52tuishu.co&quot;&gt;</a>好书推荐&lt;/a&gt; | &lt;a href=&quot;<a href="52shuku.vip/tuijian/shuangwen/&quot;&gt;" target="_nk">52shuku.vip/tuijian/shuangwen/&quot;&gt;</a>爽文&lt;/a&gt; &lt;a href=&quot;<a href="52shuku.vip/tags_nan/wu-cp.ht" target="_nk">52shuku.vip/tags_nan/wu-cp.ht</a>&quot; title=&quot;无cp&quot; target=&quot;_nk&quot;&gt;无cp&lt;/a&gt;

&a;lt;/div&a;gt;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