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天生巨星观影狂潮
京城的这个夜晚看来注定不平静。
同样不平静的,还有广大刚看完《黑暗骑士》的中国观众以及影评人。
众所周知,在上岗上线这方面,中国人说第二,那就没有国家敢说第一。
因此在凌晨4:35,豆瓣上的一条短评,突然被2000多个赞顶到第一,也就不奇怪了。
“在纽约看完世界首映,激动得全身颤抖。台词满分,动作满分,表情满分,戏剧张力满分。我要是广电局领导,我今年一定会给陈诺颁发一个特别贡献大奖。因为他在2007年7月15日,用他惊世骇俗的表演,向世界上所有的导演、编剧、电影公司以及影迷们证明,我们中国演员从此站起来了!”肉麻之极的五星,居然有2809个赞。
在它之下,则是一条条刚看完电影的国内影迷的声音。
“剧本在意识形态上呈现的反思和深度,给予了陈诺极大的发挥空间,因此我们看到了一个天赋完全绽放,超越他以往所有角色的超级陈诺。”五星,1611个赞。
“之前看不过糯米们对陈诺的大吹特吹,总觉得是脑残,如今看完电影,我发现脑残竟是我自己。”五星,1281个赞。
“陈诺提供了足够丰富的身体和面部表演,爆发式的,自然流露式的,灵光一闪似的,这些从灵魂深处绽放的表演,让哪怕一个看不懂电影的普通观众,都能意识到自己只怕是目睹了一个无以伦比的演员的诞生。”五星,891个赞。
“暗黑风格的超级英雄,整部电影压抑得令人难以呼吸,陈诺对于小丑的演绎精彩的无以复加。从他出场的第一秒开始,我就跪在地上了。”五星,801个赞。
“糯米们到了你们发挥的时候了,此时此刻,你们无论怎么吹,也无人反驳。”五星,761个赞。
“我不喜欢这部电影,无论是他表现出来的对人性的悲观思想,还是他黑暗压抑的艺术风格。哪怕他对香港黑帮的设定,也让我有点敏感。我能容忍这一切,并决定睡个觉起来马上二刷的原因只有一个。我看到了哑巴之后,陈诺又一次超越了常规的表演,我总说蓝莓之夜的他有点江郎才尽,然后马上我就被打了脸。这一巴掌很痛,但很爽。”五星,511个赞。
“来自诺神同校学弟的膜拜。我们学校有类似名人堂一样的东西吗?我愿意跪在地上把陈诺学长抬进去。说句京影之光,应该没有哪个同学有异议吧?”五星,371个赞。
除了这些文采斐然的高赞短评之外,假如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则是一个个更加平凡的观众的感受。
“陈诺真他妈是个戏疯子。”
“诺诺演的太神了。”
“电影票已买,准备二刷。”
“画面赞,剧情赞,小丑更赞。”
“糯米们可以明目张胆刷五星了,因为所有人都在刷。”
没错,事实证明,刚刚在国内兴起的豆瓣,现在还没有防止刷分的机制,更没有防止观众打分时情绪过热的能力。
否则高悬于顶的明晃晃的9.9分,那可真是有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意思了。
很多人在这个时候都有一些预感,这个场景恐怕在往后很多很多年都不会再出现了,于是纷纷截图留念。
不过,毕竟这个年头的豆瓣才刚刚起步,长评区的专业性还是比不过新浪blog和天涯论坛。
在天涯的八卦江湖板块,就有一个网名叫黑弥撒的用户分享了自己非常专业的观影?感受。
“这是一部美妙的电影。
无论是主题还是氛围都让我深感满意。
观影的过程中,我似乎又闻到空气里弥漫着的阵阵甜香。那味道曾经在多年前闻到过,那个时候的每一秒都是极致的享受,正如我在电影院里度过的每一秒。
电影观点与我多年前就形成的价值观几乎一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灌满黑暗泥浆的罪恶渊薮,那就是人性之恶存放的地方。
当看到小丑一次次的戏弄着警察和蝙蝠侠,我也一次次的感同身受。
陈诺演得很对味,无视规则,我行我素的眼神就像年轻时的我。
我认为他确实演出了一个罪犯,一个穷凶极恶之人,一个被疯狂和混乱充斥着大脑的变态,应该有的样子。
他演绎得太真实了,以至于我仿佛看到了镜中的我自己。
我跟他一样,深信将无知之辈愚蠢的纯白假面撕下,把丑陋扭曲的真相展露于世间,这才能得到救赎。”
一楼的回复:“南京碎尸案真凶黑弥撒惊现八卦江湖。”
二楼:“真·黑弥撒?所以,你也去看了黑暗骑士,而且觉得陈诺跟你一样是变态,对吧?”
三楼:“真正的变态都说诺哥演得像,那这次奥斯卡估计是真有了。”
四楼:“据说陈诺为了演出这个角色,去某个地方隐姓埋名了好几个月。你说他究竟干什么去了?建议警方调查一下,去年1月到4月全国各地有没有发生过什么无头案件。”
五楼:“楼上纯傻逼。懂什么叫演技吗?”
六楼:“五楼的姐妹别生气,这个地方的版主都是黑糯。习惯就好。”
七楼:“糯米真的一点幽默感都没有,一说你家诺诺就炸。”
八楼:“你怎么不去跟你妈开这种玩笑?煞笔。”
十楼:“别吵了,我也刚从电影院回来,纯路人说句公道话吧。
我之前看在网上看过一个陈可新的采访,里面提到了陈诺这个人。
陈可新说,陈诺是那种,无论在电影里面演出一个什么角色,都能够把整部电影的光辉汇聚在他一个人身上的演员。
当时我以为是陈可新为了宣传如果爱的夸大其词。现在我才知道他说的是真的。
在这部电影里,小丑是主角吗?不是吧。
有人还记得主角是蝙蝠侠,而不是这个小丑吗?没有吧。
在这一场144分钟的漫长观影过程中,你们有谁看到过在小丑的戏份上,有人出去上厕所吗?没有吧。
当陈诺每次出场的时候,无论是5分钟10分钟还是十几分钟,是不是都让人觉得一晃而过?
当真正的主角和他的正义伙伴出场主持正义的时候,是不是都让你有点觉得漫长?
甚至我可以这么说,
克里斯蒂安·贝尔这个好莱坞的实力派超级巨星,在陈诺面前显得星光黯淡。应该没有人可以反驳吧?
甚至我们把范围再扩大一点。
除了那个毁了一半的容,让人有点印象的检察官之外,整部电影你们还记得谁?
我看完电影,第一个感觉不是陈诺演得有多好,而是想起罗杰·艾伯特在他blog上评价陈诺的那句话:陈诺是个天生的巨星。
我想这应该是最恰当的评价了。
回到电影本身,这绝对是属于诺兰这个天才导演出道以来的巅峰之作。额外提一句,诺兰的弟弟乔纳森·诺兰也是个天才,是这部电影的编剧,据说当初正是他向华纳推荐的陈诺出演小丑的。小道消息,不知真假。
从剧情编排到台词设计,都极为扎实。也显示出他高超的导演功底,确实是一部上佳之作。而且,几乎也已经预定了笔者心中的2007年最佳电影。
没去看过的朋友赶紧买票吧。
这应该是泰坦尼克号之后,第二部值得你,和你的家人一起走进电影院的作品。”
第11楼:“赞同楼上的观点。
虽然我很爱蝙蝠侠。但这部电影真的只能说是属于小丑的独角戏。甚至这应该就是诺兰故意的安排。否则怎么可能反派在主角之前登场?
以至于小丑从片头一开始,就占据了每一个观众所有注意力。
再加上陈诺超常的演绎,他的一举一动,每个动作跟每个画面,再加上电影背景里特有的配乐,都带给人一种彻头彻尾的不寒而栗。
在为蝙蝠侠不甘的同时,我又不得不自豪的承认,这应该是一部能够让好莱坞正眼看待中国演员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