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地窖里的朱元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21章 大哥,你没死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朱云峰笑道:“每个老百姓吃得起这些,那才叫好。”

“没错,我们这些菜又不是什么鲍鱼龙虾,就是寻常人的家常菜,放在餐馆也就两三百块钱的水平。”

季赫一边盛饭一边说道:“大明也得努努力,早日达到这个程度。”

“嗯,加油搞生产力吧。”

朱标端起碗筷大快朵颐了起来。

生产力没上去,一切都是空谈,现在也只是解决基础粮食问题。

想让百姓家家用得起油,吃得起肉,任重而道远。

吃完饭后,季赫收拾了碗筷,乐呵呵地跑去厨房涮锅去了。

倒不是他在给朱云峰当奴隶,天天打杂,而是他自己真就喜欢做饭。

~~

不然这快三百来斤肉怎么长出来的呢?

而朱云峰搂着快吃撑的肚子,带着朱标往永乐朝去。

正是晌午时分。

相比于洪武朝今年冬天下起了小雪,永乐朝的今天却是下暴雨。

从地宫出来朱云峰看了眼外面形势,就连忙先回现代搞了两把雨伞,两个人打着伞走出永乐朝地宫。

外面天色阴暗,天空的乌云翻滚,浓稠的墨汁涌动,滴落下无数的雨点将地面汇聚成小河。

好在地宫做了挡雨措施,不然现在整个地宫都已经被淹没了。

“什么人?”

由于天色昏暗大雨滂沱,加上永乐朝乾清宫一个月都不一定有人出来,因此月华门的守卫有些放松警惕。

直到朱云峰和朱标打着雨伞,走到他们身边左右两侧的四个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的侍卫才注意到他们。

没办法,他们的位置其实是在月华门外面,属于乾清宫外的地方,不允许踏入到乾清宫里面来。

所以要想发现那边有人,除非一直站在门口盯着地宫,否则总归还是有松懈的时候。

“是本宫!”

朱云峰还未说话,朱标淡淡地说道。

“你是何人?”

门口的侍卫十分惊讶。

因为他看到对方穿着一身衮龙袍服,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穿的。

最重要的是对方是从乾清宫里出来,所以他们不敢怠慢。

“本宫乃朱标,朱棣在哪?”

朱标问。

‘朱朱标?’

门口的侍卫们面面相觑。

迟疑片刻,他们连忙单膝下跪道:“参见陛下。”

‘陛下?’

朱标先是疑惑,接着恍然大悟。

他儿子给他上谥号了。

孝康皇帝。

而如今的大朱棣又不可能剥了他的皇位。

所以虽然他一天皇帝都没有当过,但在永乐朝,居然也能算是皇帝了。

“带本.朕去见老四。”

朱标一时觉得新奇,自己有一天能自称朕了?

“额”

侍卫们惊疑不定。

朱云峰站出来说道:“孝康陛下让你们去你们还不去。”

“是,吴王殿下。”

这次他们看清楚了人,朱云峰他们认识。

之前大朱棣就和朱云峰聊过几次,得知朱元璋封他为吴王,便也在永乐朝给他封了一个。

所以他在永乐朝也是有几分薄面的人,不然朱标也不会来找他带路了。

“陛下,殿下,这边请!”

侍卫们互相对视,有个领头的向一人使了个眼色,那人顿时会意,先一步跑向西宫给朱棣打报告,他则带着朱标和朱云峰往西宫而去。

这个时候朱棣正在西宫里批阅奏折,身边还有太子朱高炽、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以及姚广孝。

如今自他被老朱下令继承皇位已经过去半年了,地位也愈发稳固。

因此正在着手进行民生治理。

朱云峰之前给了他三万亩水稻种子、化肥和农药,到了秋季也长成,成功地让他收获了30万石粮食。

这让朱棣非常开心,按照小朱棣的部署,兴建典农卫,亦是开始搞农家肥,还有在太湖流域推广新种子以及相关技术,为来年永乐朝做准备。

就在他们聊着国家大事的时候,外面就有侍卫慌慌张张地进来,单膝下跪道:“报”

“何事?”

大朱棣问。

“陛陛下,乾清宫,乾清宫”

侍卫紧张地指着乾清宫方向。

“哦?”

大朱棣大喜道:“是父亲来了吗?”

如果这个新年,有老朱过来撑腰,在文武百官面前再亮个相,那他的地位何止是稳固?

怕是得直接达到老朱那个地步了。

毕竟老朱除了神化了自己以外,其余也不怎么干涉永乐朝,有这么个不干涉自己内政,还给自己撑腰的爹在,大朱棣欢迎之至啊。

“不不是。”

侍卫期期艾艾道:“是是.”

“是谁啊?”

朱棣眉头一皱,意识到事情不简单。

“是我。”

就在这个时候,朱标踏入殿内,把雨伞一收,露出了他那张年轻帅气的脸庞。

“大胆。”

朱高煦看过去,眉头一皱,自己根本不认识他,而对方却穿着衮龙袍服,顿时大怒道:“你是何人?居然敢僭越穿衮龙袍服?”

“哦?”

朱标一愣,先低头看了眼自己的太子龙袍,随即看向朱棣,似笑非笑地问道:“怎么,老四,我穿不得这身衣裳?”

“混账东西,老四也是你能叫的,侍卫呢?”

朱高煦大喊道。

眼看侍卫没敢动,他就撸起袖子准备自己上。

“闭嘴!”

大朱棣怒喝了一声,随即颤颤巍巍站起来,在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和姚广孝惊诧的目光当中,跪在朱标面前,颤声道:“大哥.你没死啊,你还活着啊。”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