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娱乐:我只想当幕后大佬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41章 加州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341章加州行

netflix的总部位于加州硅谷湾区的洛思阿图斯,一座充满了科技感的产业园区。

迎接奇异tv和弧光影视一行的,是netflix副总裁郭又铨和辛迪·霍兰——前者是亚太区的董事总经理,同时也是华人;后者,则是原创内容的负责人。

奇异tv这次过来的是戴颖,她之前和郭又铨见过两次,还算比较熟悉。她示意了下身旁,笑着看向对方道:“郭总,介绍一下,这位就是制作出品了《白夜追凶》的弧光影视老板,孟白,孟总。”

郭又铨闻言,颇为讶异的看向眼前这个年轻人。

他之前和奇异tv聊的时候,就听说过孟白的名字。尽管当时戴颖就和他说过对方是个年轻人,但没想到会这么年轻。

看年纪不过二十四五,即使放在少年天才辈出的硅谷,这也是个非常夸张的年纪。

更何况,他知道对方还是一家估值二十多亿美元的影视公司创始人。

“孟总,久闻大名。”郭又铨颇为热情的道:“《白夜追凶》是我们这几年看过的华语网剧里,水准最高的一部。即使放在我们netflix,也堪称佳作。”

“郭总言重了。”孟白浅笑着道:“国内这几年的网剧质量增长的很快,诞生了不少高质量作品。《白夜追凶》相比而言,还是题材更讨巧一些。”

郭又铨不置可否的笑了笑,他加入netflix多年,受欧美剧的影响更多,对剧集的“概念”更加看重,并不认为国内那些所谓的“仙侠剧”“宫廷剧”有什么值得一说。

相比之下,反倒是一些现代题材的青春剧或者是偶像小甜剧还不错,至少离开本土市场后依然会有不少的受众。

毕竟青春、爱情之类的,是所有人类永恒的话题之一。

郭又铨带着来观摩的众人参观了一下netflix总部,和国内的公司风格不太一样,这里更接近于硅谷传统的互联网企业画风,工作人员的数量也不是很多。

孟白问了一下才知道,因为硅谷周边的房价寸土寸金,所以大部分工作人员都住在湾区以外。为了避免浪费太多时间在通勤上,所以大部分人都是居家线上办公。

需要到公司来的,主要还是管理层、行政人员以及技术人员。

不过对于netflix的公司架构孟白并不算感兴趣,弧光是制片公司又不是流媒体平台,彼此的行业需求都不一样。

他更关心的,还是netflix对于原创内容的选题规划,以及影视剧集的制作流程。

“不知道郭总方便介绍下吗?”孟白问道。

“没什么不方便的,我们netflix是上市企业,很多发展规划其实都是公开的。”郭又铨道。

说着,他就领着众人来到了公司的内容部门,详细的介绍了起来。

孟白认真的听了半天,而后逐渐皱起眉头。

之前郭凡他们几个导演参观了一次派拉蒙,回去以后对好莱坞的工业化制片体系倍加推崇。

因此在来之前,孟白也对这个出品了《纸牌屋》《黑镜》《罗马》等一系列近几年高分神剧的制作组倍感期待。

但是在听了郭又铨的介绍后才发现,就原创内容制作这块,netflix其实也并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新模式,依然还是采用了传统的影视制作流程。

之所以netflix能一直出神作,主要就三点:砸钱、海量和自由度。

砸钱自然不用说,当初的《纸牌屋》,hbo、fox、disney+、亚马逊这些平台全都看中了,最后是netflix豪掷千金拿下了这个项目。

还有,因为这几年hbo的《西部世界》大火,“ai世界”成了北美影视市场最火的概念。

前段时间,导演卡尔·埃里克·林施只是提出了一个“人造人”的概念,连个剧本梗概都没有,就直接拿到了netflix近2000万美元的预算资金。

这种待遇,其实弧光在国内影视市场也能得到,但那是基于之前数年十几部成功作品的历史成绩才有的。

而这个卡尔导演,之前只拍过一部《47浪人》的日式武士片。有着基努·里维斯、真田广之、浅野忠信、柴崎幸这样的阵容,评分才刚刚及格,票房血亏上亿美元。

但即使是这种成绩,依然能拿到netflix庞大的预算。也不知道是说他们千金买马骨,还是钱多了烧得慌。

至于海量,则主要依赖于他们的全球市场。每个国家的制片公司,每年都会有大量的作品在netflix平台上架,可以说是泥沙俱下、良莠不齐。

之所以在国内的时候感觉netfli出品的都是“神剧”,但只不过是因为被绿色爸爸筛选过。国内没办法直接看,所以只有那些高分神作才会被观众们知道。

事实上,如果亲自体验一下netflix平台就会发现,这里也同样充斥着大量的烂片和低水准作品。

自由度这一点倒是不错,无论是多大规模的制作,netflix这个甲方几乎从来都不去干涉主创的创作思路。不管是哪个国家的作品,都由本土创作者制作,他们只会提醒一些可能不适合在海外地区出现的元素。

“美剧质感,本土风格”,这就是netflix的出品思路。

看着听得津津有味的戴颖和奇异tv,孟白苦笑一声。

这玩意就应该让尤酷视频和腾讯视频他们也来听听,对于弧光这个制片方而言并没有什么实际价值。

不过,他倒是理解了为什么那么多国家的影视制作市场,对于netflix的加入那么欢迎。

给钱、给资源还不多哔哔,这种资方谁会不喜欢。

不过倒也不是全无收获,在关于如何选择题材这方面,netflix倒是有不少的新方法。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后台大数据,针对不同市场、不同受众群体的喜好,精准匹配适合的选题概念。

比如对于亚太市场,后台显示大部分观众对“大逃杀”“ai世界”“政治阴谋”之类的感兴趣,那么netflix接下来就会在这个市场增加相关概念题材的投资份额。

孟白心中暗道,要不说自己总感觉netflix像个互联网公司,这不就和字节跳动的“信息分发”概念类似嘛,只不过从新闻换成了影视剧而已。

不过对于弧光而言,这倒确实是个新的规划方向。

目前弧光的绝大部分项目,还是和传统影视行业的立项机制差不多,主要靠创作者的灵感创意打磨成剧本,然后拍摄制作。

观众对这个题材故事喜不喜欢,接不接受,全靠剧组主创们自己在那琢磨。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从一开始先研究观众们想看什么,然后定向的去制作呢?

但是话又说回来,完全依靠数据似乎也不是很靠谱。

就像之前那部《三生三世十里桃》电影一样,阿里影视靠大数据算出了流量最高的ip,选择了观众推荐度最高的男女主演员,又把观众们呼声最高的桥段剧情放进去,最后却惨败收场。

这么看来,完全脱离主创者的灵感发挥,似乎也不太靠谱。

平台对于这个问题,可以以量换质,但制片方可不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