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娱乐:我只想当幕后大佬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43章 文化之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443章文化之战

“我刚才就想问。”趁着舞台上的开场歌舞环节,郭凡看向孟白:“为啥说今晚咱们拿奖的概率最大?”

新建成的海峡大剧院正厅极大,能同时容纳上万人。虽然《流浪地球》剧组的位置在前几排,但这么大的场地,完全不需要担心聊天说话被听到。

听到郭凡的疑问,孟白语气悠悠的道:“很简单,你想一想本届金鸡奖的时间节点,想一想主办地位置,再想想今年为什么要改革。”

“直接说,大佬,咱们就不要这些谜语人环节了好吧。”

“行了行了,不开玩笑了。”孟白道:“不过我得先说一点,这些也都是我的猜测而已。”

强调完这句,他才继续道:“除了金鸡奖,还有另外一个奖项也是今天举办你知道吧。”

郭凡皱了下眉:“你是说金马奖?”

孟白点头:“没错,从举办时间和举办地点的变动就能看的出来,今年金鸡奖就是冲着金马去的。当然,还不仅仅是这样。”

正如戛纳、柏林、威尼斯这“欧洲电影三大奖”一样,几十年来华语电影圈也同样有金马、金像、金鸡这“华语三金”之说。

金鸡奖因为两年一届的频率外加严苛的审核要求,所以一直以来入围的电影范围有限。金像奖则随着港片的没落和故步自封的态度,逐渐成为港片内部的“自娱自乐”。

所以在过去一二十年的时间里,反倒是宝岛的金马奖影响力最大,含金量也最高。最鼎盛时期,真的可以堪称“华语电影最高奖”。

不过随着内地电影市场的快速崛起,各种大制作、高票房影片层出不穷,加上金鸡奖评选上对商业片更加宽容,因此近几年影响力也慢慢涨了上来。

然而惹出这么大风波的金马在事后却没有什么表示,发了个不痛不痒的声明,然后就以沉默来应对,态度傲慢的很。

或许是十几年来华语电影老大的地位给了他们错觉,误会了自己的实力。紧接着,大陆这边从上到下就开启了一波抵制金马的风潮。

今年的金鸡奖,选择了和金马同一天举行,地点选择了和宝岛隔海相望的厦门,会场的名字还叫“海峡大剧院”,可以说是把各种相关性都给拉满了。

很显然,本届金鸡奖的几个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借这次改革彻底超过金马,成为新的“华语电影奖项话事人”。

不过这还只是金鸡奖的第一层目的而已,第二层目的要针对的,就是今年愈演愈烈的香江动乱。

相比于宝岛的问题,香江的问题显然更大。毕竟前者给我们添堵也有好几十年了,多一个金马大家也都习以为常。

所以这一届金鸡奖,同样也是在影视文艺的层面上,向香江发出了信号。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尽管今年入围的港片并不算多,但依旧有大量香江电影人今晚来到了金鸡奖现场表明态度。

到这里依然没有完,今年金鸡奖的变革很大,从举办形式、到举办地,再到各种大手笔的投入和模式上的革新,都能看得出来对这次典礼抱有极为重视的程度。

而这很显然,就是和当前的东西对抗有关。

二十一世纪的大国对抗,已经不再和百年前一样战场上决胜负。相反,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种看似文明但其实更加残酷的“软性战争”开始了。

从“经济战”,到“贸易战”,再到“信息战”,直到最核心的“文化和意识之战”。在这些战场上虽然兵不见血,却结果刀刀致命。

这就是西方经常说的“和平演变”。

文化上的对战有很多形式,从各种话语权的争夺到国家形象的树立,从外来思想讨论到娱乐方式的争夺。

今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国庆大阅兵的展现出来的实力与气势震撼了全球所有国家,代表着中国在硬实力上,已经有了充足的水准。

那么接下来要提高的,自然就是各种文化软实力了。

而电影,或者说影视产业,就是其中之一。

在这个时候,代表国内影视行业最高奖项的金鸡奖破天荒的做出了各种革新,既是对所有抱不良目的者的挑战书,也是对支持者的邀请函。

这一点,从今晚典礼开场就一直不断被提起的“中国电影”这四个字就能看的出来。

背负着重要政治任务的金鸡奖,在选择获奖名单上不可能不受到影响。

孟白摊开手掌冲郭凡道:“大奖最佳故事片的提名,除了我们之外一共有五个。《古田军号》是主旋律题材,但历史性太强;《地久天长》讲年代变革,主旨敏感;《后来的我们》爱情片,格局太小;《我不是药神》现实题材,基调太悲。”

他每说一部电影,就弯下一根手指,到最后只剩一根拇指挺立着。

“提名的电影里,只有《红海行动》和我们类似。但相比而言,咱们《流浪地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无疑更胜一筹。”

孟白折下最后一根手指,握拳砸了下扶手:“所以我才说,不只是我们需要金鸡奖,金鸡奖也同样需要我们。如果不出意外,我们拿奖的概率至少有六七成。”

“才六七成啊!”

一直在旁边偷听的赵金麦忽然道:“哥你说半天这么热血沸腾,我还以为是板上钉钉的呢。”

孟白和郭凡闻言,一起笑了下。

“麦麦你可别小看六七成,六部提名的影片,这个概率已经很高了。”郭凡道:“别说,按你孟白哥这个说法,咱们确实希望很大。”

赵金麦想了想,觉得也有道理。自己考试做选择题的时候,四个选项都未必能中,何况现在是六个选择里挑一个。

“不过——”她忽然又道:“如果大奖是我们的,那最佳导演是不是就不会给我们了。”

“这……”郭凡语塞,他还真没考虑过这点。

孟白倒是肯定了赵金麦的话:“麦麦说的没错,这几部电影评委会肯定会搞平均。那些技术奖项不算,几个最终大奖里边,肯定是每部片子分一个。”

从整个电影的角度来说,肯定是最终大奖最好,这代表着对整部影片整体质量的肯定。但是从导演个人来说,“最佳导演”显然更让人心动。

不过世界绝大部分颁奖典礼,都是以雨露均沾为主。除非那一届确实有一部影片无可争议的强,不然很难出现那种包揽所有大奖的可能。

《流浪地球》确实很牛,开启了国产科幻的新篇章,拓展了国产电影的类型题材界限,向世界电影市场证明了华语电影不只有功夫、历史或者“底层伤痛”,我们同样也有星辰大海。

但这并不代表这片子就有了碾压级的实力,金鸡奖终究还是电影奖项。只从电影本身出发,《流浪地球》也只是一部优秀的科幻片而已。

郭凡倒是看的挺开,摆摆手不在意的道:“没事,能拿大奖咱们肯定是要拿大奖的。我又不是以后不拍电影了,要拿奖有的是机会。”

“郭哥,大气!”孟白拍了拍他的肩膀,“明年百奖咱们也报名了,那个更看重人气热度,到时候帮你努力一下。”

“百奖嘛……等到时候看吧。”郭凡咂吧下嘴,显然对百奖没什么期待。

也确实,和金鸡奖的专业性相比,百奖最开始的定位就是“群众参与,大众投票”。换个更现代化的说法,就是属于“人气奖”。

对于专业的电影人来说,这种奖拿了确实不错,但不拿也没什么遗憾的。

特别是之前百奖把“最佳男配”和“最佳女配”两个奖项颁给了李峰和杨天宝,自此百奖在大众心中的地位,就和大水漫灌的金鹰奖坐一桌了。

看得出来,今年金鸡奖的主办方确实了不少心思。往年颁奖都是奖项颁完就完,今年还增加了不少明星表演和互动环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