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娱乐:我只想当幕后大佬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80章 十亿票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没什么,就是有点好奇,你和那位聂部长认识?”

“是,认识挺多年的了。最开始那会他还只是分管影视部门,后来才一步步上去。”孟白简单介绍了一下。

陈止希恍然,但随后又皱眉道:“今天这点小事,你把他请来,是不是有点浪费啊。”

“谁和你说是我找来的。”孟白摊手,“人家今天是过来有事,结果刚好碰上了而已。不然这种大关系,我肯定是得留在有需要的时候再用啊。”

“这倒是。”陈止希笑了笑,“所以,他刚才找你去是说啥了?”

“也没什么大事,简单聊了聊最近的情况,还有电影的票房成绩之类的。对了,他还说了个消息,电影局这边最近在讨论‘分线发行’,以后可能会选电影作为试点。”

“分线发行?”陈止希疑惑,“这东西不是讨论过好几年了嘛,怎么突然又提出来了。”

所谓“分线发行”,简单来说就是一部电影将采取分影院、分院线、分区域、分轮次的形式播出,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所有院线统一上映。

发行方可以针对不同电影的特点,自由和院线商谈合作条件,包括可以协商分成比例。这样既能满足观众对于电影的多样化需求,也能让小体量影片有更多的机会。

当然,“分线发行”也不全都是好处。这玩意儿需要更加精细化的运营和营销,更重要的是扩大不同类型观众的培养。

也是因为操作难度比较大,所以电影行业之前讨论过几年,但一直没能开展起来。不知道电影局这次“旧事重提”,是觉得现在的电影市场条件足够了,还是有什么新的打算。

不过话又说回来,就算官方真的要搞,怎么也得一年半载的功夫仔细研究,才敢着手尝试,所以短时间内和他们这些电影公司的关系不大。

“还是先看看《扬名立万》的最终票房能有多少吧。”孟白道:“平台的票房预测不是十亿嘛,接下来没人干扰了,看看能不能达到。”

——

有了官方下场“调和”,华艺那边果断的发了道歉声明,表示因为“不良言论”对恒腾及正在上映的《扬名立万》产生了不良影响,深表歉意等等。

看到这条消息的网友们都懵了一下,这怎么昨天两边还打生打死的,今天就直接跪了呢。

这还没完,不少人发现前两天网上还随处可见关于《八佰》和《扬名立万》的“差评”,但一夜之间突然就少了一大半。

当然也不是说一点差评都没有,但剩下的这些一看就是观众自己发的或者跟风蹭热度的,没有了那种扑天倒地的声势。

如此一来,两部电影也终于恢复到了正常的舆论环境中。

不过相比之下,《扬名立万》占了些便宜。毕竟恒腾对《八佰》的攻击是先开始的,而华艺那边才刚开始就被叫停,仅有的几篇差评文章也都被观众骂了回去,算下来相当于毫无影响。

体现在票房上,就是《八佰》的增速稍稍放缓,而《扬名立万》反倒因为这波热度,又吸引不少新观众。

上映半个月,《八佰》继续保持着票房冠军的位置,以18亿的成绩领跑。《扬名立万》则位居第二,目前的总票房8.5亿,“破十”指日可待。

这段时间正好赶上七夕,电影市场倒是又上了几部爱情片,其中热度最高的就是马斯纯、钟楚曦和黄景瑜主演的《荞麦疯长》。

可惜这电影剧情太差,首日拿下3400万票房后,第二天就血崩。上映十天,总票房还不到5000万,扑街的不行。

其他那些小制作电影成绩也都一般,唯一有些影响力的,就是诺兰的新作《信条》。

孟白私下去看了这部电影,依旧是熟悉的烧脑风格,包含了“逆向时空”这个新奇的设定。

这可和那穿越过去时间线然后再正常前进的所谓“逆时间线”作品不同,《信条》的时间线设定更类似于“倒果为因”——简单解释可以理解为子弹先命中,然后才开枪。

这是一种很奇特的观影体验,唯一的问题就是有点过于违反直觉,导致很多人一次看不懂。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电影的票房成绩表现一般,首周只拿到了两亿票房。

对于恒腾来说,这倒是个好消息,至少不用担心它会影响最后这段时间的票房了。

……

蓝岛,蓝岛湾大桥连接线。

相比于隔壁忙碌的主干桥而言,这条新建好的跨湾大桥因为还没有正式通车,所以一直都是空空荡荡的。

不过今天,这里却意外的聚集了大量的人群以及拍摄设备。

在桥头的位置,停着一辆公交车,车身上还挂着个红色条幅——“网剧《开端》剧组开机仪式”。

这是弧光最新的“溯回系列”第二部,《开端》的开机现场。剧组的主演和工作人员们刚刚已经结束了上香、揭红布、合照等等环节,这会各自活动。

“唉,还好电影是在开机之前下映的,不然还真是没有心思拍。”

剧组一侧,导演五百感慨的道。

《扬名立万》前两天刚刚结束了放映期,这老哥作为电影的导演,也终于放下了一桩心事。

电影最终的票房,定格在了12.3亿,远超最初的预测。

这个成绩,一来要归功于电影自身的质量,二来则是这个几乎没有竞争对手的特殊档期。

至于同期的《八佰》,或许是受到之前波折的影响,最终票房落在28亿,没能突破三十。

看起来两部电影的票房差了十几亿,但真要算起制片方的实际收益,还真不好说谁更多。

《八佰》的制作投资6亿,再加上宣发,票房得过21亿才能回本。现在这个成绩,出品方也就能赚个3亿多而已。

而《扬名立万》的制作成本也就5000万,票房过两亿就不亏,算下来能赚个四亿左右,甚至还要多出一些来。

一个赚面子,一个赚里子,只能说这波华艺和恒腾都挺满意。

对于整个行业而言,这两部电影的成功,也代表着电影市场确实开始恢复。于是各家纷纷联系院线,准备把之前暂停的项目继续上映。

国产电影市场,总算又活过来了。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