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创世参数那些事儿
创世参数?
乔科文话音刚落。
米洛的眼睛便瞬间瞪得滚圆,整个人甚至得扶住桌沿才能站好:
“创世参数?你说你在一颗脱离主序带的红矮星周围检测到了创世参数?”
“嗯,挺起来是有点离谱是吧,”看着情绪有些失态的米洛,乔科文却丝毫没有嘲笑这位同行的想法:“当时我也以为船灵发疯了,但在反复核验之后,还是确定了结果无误。”
米洛和槿对视了一眼,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接话了。
一旁的顾维则悄悄后退几步,来到相对无人的区域,对翻译器里的大眼珠子问道:“大眼珠子,创世参数到底是个啥?”
创世参数。
这其实不是顾维第一次接触到这个概念了。
大概十多天前吧。
也就在阿咧咧那儿买机甲的时候,米洛就曾经给过阿咧咧一组所谓的标度因子。
当时阿咧咧便将其称之为创世参数,并且表现出了惊人的狂热。
米洛甚至靠着一个与创世参数有关的承诺加上一些担保物,就白嫖了大量昂贵的机甲零部件。
并且如果顾维没记错的话。
米洛许诺的创世参数似乎还涉及到了文明丰碑层次的期刊,好像说一共才多少位金属生命到过那个高度.
“哦,创世参数啊,那确实是个好东西,”听到顾维的问题,大眼珠子很快做起了解答:
“你应该知道,星海文明目前已经具备了深入研究宇宙诞生的能力,所以在一些课题组里,有不少学者长期在尝试模拟或者说复现小型宇宙的诞生过程。”
“不过宇宙早期的行为实在是太复杂了,因此想要完整模拟宇宙诞生就必须掌握最初的数据,其中量级在10^-33秒之前的特定信息,便被称之为创世参数。”
“创世参数的定义存在很复杂的标准,不是随便哪个字节都可以被冠以【创世】这个概念,它的尽头甚至与初代文明有些关联。”
顾维静静听完,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原来如此
此前提及过。
在顾维穿越之前。
天体物理界从天体现象中可以追溯到的宇宙最早节点是原初核合成时期,也就是宇宙诞生后3分钟。
至于在理论上可以还原的则是暴胀时期,也就是宇宙诞生后约10^-30秒。
在暴胀时期这个短暂的时间里,宇宙的尺度至少膨胀了大约10^25倍。
而还原暴胀时期的参数相信很多人也不陌生,它就是当年赫赫有名的引力波——准确来说,是原初引力波。
原初引力波有一个参数叫做张标比r,即原初张量扰动与原初标量扰动强度之比。
通常不同的暴胀机制会预言不同的张标比r,只要将来探测到原初引力波,获得了张标比r以及另外一个参数谱指数ns的具体数值,就可以去判断宇宙究竟是在什么物理机制的推动下发生暴胀的。
虽然顾维穿越前的天体物理界尚未捕捉到原初引力波的踪迹(现在捕捉到的都是常规引力波),但目前的观测结果已将张标比r限制在了0.036以下。
顺带一提。
以现有技术,全球只有4个地点适合进行这种观测:
智利阿塔卡玛沙漠,南极,格陵兰岛,以及兔子们的阿里。
目前兔子们的阿里原初引力波探测实验alicpt也已经在建设中了,预计几年内就会落成。
当然了。
虽然原初引力波的量级与创世参数有些接近,但这可不代表星海科技水平不高——原初引力波只是一个肯定存在但还没被发现的指标,地球侧物理界真正观测到的宇宙最早阶段只有三分钟,也就是原初核合成时期。
一个三分钟,另一个10^-33秒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