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回到民国开百货(穿越)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回到民国开百货(穿越)——雁过寒潭(22)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于是上海滩这边,为了争夺漕运的控制权,几个堂口继续打的死去活来。而在苏州,梁少爷则是开展起了轰轰烈烈的生产活动,一门心思搞发展。

一年半后

端午节前的一个月,梁少爷亲自押送着第一批织好的成品布匹回到了上海滩,将这些色彩鲜艳,质量牢靠,关键是外包装上写着精品国货的布料送到了时迈百货的仓库。

之前一年,南京方面早就派出了正规部队,大模大样地将长江下游的匪患清缴了一遍,一举夺回了航道的控制权,哪个堂口都没占到便宜不说,还损兵折将了些许。

幸好听了表哥的话,及早抽身,不然这时候说不定被清缴的就是我,要在牢里过年了。

重新回到阔别已久的上海,梁少龙感慨万千地说道。

三人坐在查理咖啡店里,看着外头准备过节的人群,也都是一阵唏嘘。

这一分别,居然是将近两年了。

这对面的工地是什么?看起来阵仗挺大的啊。眼看快竣工了啊。

梁少龙如今可不是穿着粉红色褂子,背后插着把扇子到处走的轻浮纨绔了。

如今的他作为一个实业家,也像模像样地穿上了西服,打起了领带,一身西装革履的绅士派头。

他还考虑过要不要学罗夏至在鼻子上架上一副眼镜罗夏至私底下跟他透露过,他这眼镜没有度数,带上纯粹是因为想要有个稳重点的派头。

梁少龙心动了一下,不过在试戴了几副眼镜后,梁少爷实在受不了这压在鼻子上的分量。

再说,自己带了眼镜,不也成了他自己口中的小四眼了么?随即打消了这个念头。

拿着手中的斯迪克(文明棍)指了指马路对面,梁少龙回头问道。

是端午节那天准备新开业的百货公司。

罗夏至淡淡地说道。

装模作样正端起咖啡杯小啜了一口的梁少爷,差点把咖啡吐到坐在他对面的顾翰林脸上去。

后者拿起桌上的菜单,淡定地挡住了这突忽其来的袭击。

梁二哥如今是文明商人了,怎么还是喝不惯咖啡啊。不管爱喝不爱喝,这外国中药您早晚都要习惯的,不然以后怎么和人在咖啡馆里谈生意呢?新派商人,可是不作兴在茶馆里谈生意的。

一想到当年在时迈百货的办公室里,梁少龙把咖啡称作外国中药时一脸嫌弃的模样,罗夏至笑着揶揄道。

你笑,亏你还笑得出来啊!

梁少龙干脆不装文明的派头了,将咖啡杯哐啷一声砸在桌子上,把周围的人群吓了一跳。

你看这个工地,距离你的百货公司才多少米看着高度,比你的大楼也差不多哪里去吧?

据说为了赢我,特意把天台上的钟楼造的更高些,比我的钟楼高了十公分,哈哈!

从这新的百货公司大楼建造的第一天起,罗夏至就时时关注了。

据说这从广东来的李家为了和他别苗头特意还请了当初他盖大楼时候聘请的那间营造公司,并且早早就在报纸上放出了消息:这新建大楼将会比时迈百货更大更高更豪华!

并且这李氏百货公司也学了罗夏至当年的做法,大楼还没有封顶呢,就三天两头在各个大报小报上刊登开业促销的信息,有些东西的价格看的罗夏至都怦然心动了。

你就不操心么,人家都打到家门口了。

梁少爷毕竟装了蛮久文明人了,多少把原来的野性给磨掉了点,生生把已经喷到喉咙口的真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监这句话给咽了回去。

这大马路那么大,谁也没规定只有我罗夏至能开百货公司啊。

看着热火朝天干的起劲的工地,罗夏至冷静地说道,再说了,干什么没有竞争对手呢,算算时间也该来了。

别说百年后整条南京路,乃至整个上海都开遍百货公司和购物中心了,就这条大马路上,理论上这十几二十年里,都应该有好几家百货公司争奇斗艳呢。

罗夏至利用现代人的优势,提前引入现代百货经营理念,为自己争取了三年多基本没有竞争力的优越环境已经是金手指大开了。

他早就知道这样顺风顺水的日子不会长远,所以当听闻有新百货大楼在建的消息,也就表现得最为冷静了。

你倒是颇有大将之风。

梁少龙啧啧两声。

作者有话要说:拿摩温:就是NO.1的音译,意思是工头。以前在上海的英国纱厂里,排行第一的工头就被称作拿摩温,外国人用工头来管理其他的普通工人。我的外婆解放前在荣家的纱厂里做过工,说拿摩温打人可疼啦。

拿摩温在上海话里也有小蝌蚪的意思,用来骂印度阿三,因为阿三头上包着个洋葱头,整个人就像个蝌蚪啦

好啦,一晃一年半过去啦,我们的第一个竞争对手出现了。

之后就是一边商战一边做商场的二期建设,还有开厂搞实业的剧情了

感谢在2020092721:20:43~2020092916:43:1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墨客客客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烤鱼酱、塞拉20瓶;礼那10瓶;木醴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0章对手凶猛

在得知他表哥花了将近两年的时间都没有顺利拿下罗夏至后,梁少爷对他大大嘲讽了他一番,然后欢乐地回到苏州去了。

同时带走的,还有准备在最后一个暑假里勤工俭学的黎叶。

今年高中毕业的他,提前考取了东吴大学,等开学就能去念书了。

到了这里罗夏至才知道,原来早年民国的学制和未来完全不同。

在还没有全国统一高考的现在,如果要上大学,是需要学生自己拿着报名费,一间间学校去考的,每间学校入学考试的时间都不一样。

而这些大学和专科学校,也不拘学生念过几年的书,如果你有本事,小学毕业能考进来也完全不是问题。

当然了,也不乏有些人年纪一把,都奔三奔四了还在学海里沉浮,从年头考到年尾,也迟迟上不了岸的人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