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儿听言一下子慌了,焦急道:“那小姐你到屋里坐着休息一下,我这就去给你熬姜汤。”
见她急咧咧地跑进小庖厨,沈宴秋总算耳边清净了下来。也没往屋里走,径直到院里大树下的秋千床躺下,因为垫了层柔软的铺子,躺上去很是柔软。
申时的太阳弱了许多,风有些凉,让人感到些许冷意。
她闭眼躺了一会儿,又起身去拿了九连环,继续靠那摆弄。
婆婆在边上收拾今日郊游后回来的餐盒,发现点不对劲,原本三层的暗舱,现下变成两层,碗碟数量也和早上不太一样:“小姐,盘子好像少了一个,是落在马车上了吗?”
沈宴秋抬了抬眼皮,又很快耷拉了回去:“没事,是我送人了,直接取套新的出来吧。”
婆婆颔首,便提着东西退了下去。
跟送米的那位一样,这些盘子也是小姐的一位读者送的。据说这位好友家里是专做锅碗瓢盆生意的,成本不贵,光图个新鲜好看,故逢年过节送礼都会寄来崭新的一套,聊表心意。
眼下这套青瓷盘已经用了一个月了,也差不多时间换个新花色。
婆婆来到小庖厨,见心儿手忙脚乱的煮姜汤,笑着帮忙控了控火候,这才到旁边的案上备晚间的菜。
晚膳后,沈宴秋照常穿墙去了隔壁的院子。
她给自己这个新住处取名叫做富贵窝,名字跟它的主子一样,肤浅,没什么多余的含义,就是希望自己窝里宅的时候,也能富贵生财,图个吉利。
按例沐浴更衣后,便来到书桌前,继续之前的书稿写文。
她的字写得并不好,每次送到段老板那后,都需请专业的先生重新誊抄一遍再送去加印,但即便如此,她对自己现在的字还是非常满意。
说来好笑,就连心儿都知自己的名字如何写,但原身却是大字不识一个,更别提什么上没上过学堂了。
大启王朝的字和现代的简体字大不相同,只有某些象形字能依稀辨别出点影子来,因此对她而言选择写作无异于选择了一条最艰难的路,真正的从零开始说的便是这般了,全然不如直接拿起染料笔杆子画画来得轻松,但她最后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写书。
原因无他,过程够充足,够踏实。一个字一个字的从头学起,能不充足踏实吗。从段老板那搬来三岁小儿读起的书籍,一直念到十岁小儿的水平,总算有了提笔会字的能力。也亏得段老板对她有这般大的耐心等待,不过也正是那段心无杂念的学习时光,带她熬过了穿越初期的最大心绪不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