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屋子,透过厨房大开的门,奚悦就能看见,厨房已经亮起了昏黄的灯光。
地上有点湿,不过好在已经没有在下雨了,比预料之中的最糟糕的情况,还是好了很多。
“娘,怎么做这么多玉米饼子?”
灶膛里已经升起了火,昨晚睡前准备的玉米面也已经发胀了林母正打算往锅里贴饼子。
今天的事情多,耗力气的很。要是河边的鱼多,估计就连回家来吃午饭的时间都没有了,林母想了一下,干脆多烙几个玉米饼子,直接随身带着,饿了就吃几口,省了许多麻烦。
“看昨天的雨,今天估计要忙到晚上了。等会儿一人身上揣两个,饿了就自己吃两口。”
今天醒得早,估计大家都没什么胃口。先对付两口,把玉米饼子分了,饿的时候再吃就是了。
露娘平时就起得早,今天更是,奚悦刚进厨房没一会儿,露娘也从房间里出来了。这会儿仍然没到鸡叫的时候,天都还黑着。
和奚悦比起来,露娘可是自己醒的,这样一想,露娘可比奚悦厉害多了。
随意的啃了几口饼子,又灌了两碗水,奚悦一家人就朝着河边出发了。两个鱼篓子,分给了奚悦和露娘用,林父挑着两个大箩筐,林母则拿着一个大撮箕。
奚悦都觉得,自己一家人起得已经够早的了,说不定就是第一家到河边的。然而到了河边,奚悦就知道自己还是天真了。
此时天边微微泛白,河边上却已经有几伙人弯着腰,在水里边摸索着。不过看他们的衣着,估计是村里面条件不是很好的,为了生计,这才早早地来了。
选了一个离别人家稍微远一些的角落,林父和林母就开始动作了。根本不需要多思考,直接拿着大箩筐往水里一舀,几次下去总有一次会有收获。
无论鱼的大小,林父和林母都先往奚悦和露娘的鱼篓子里装。装不下了,就让她俩先往家里运一趟。
上一次的丰水年是在六年前,六年的积累下来,大鱼不少,小鱼也很多。甚至奚悦都能看到浑黄的水里银光一闪而过,一看就知道是条大鱼。
奚悦和露娘两个,就一直站在岸边上,林父和林母考虑到她们两个是小姑娘家家的,不同意她们两个下水。
倒是林父和林母自己,基本上就没从水里上来过。长时间保持着弯腰,时刻准备着网起路过他们身边的鱼。
这样做的不止林父和林母两个,村里基本上有空闲的人都来了。来的早的人,就能找到一个好一点的位置。来晚了的,就只能找个偏僻的角落凭运气了。
一上午的时间,奚悦和露娘来来回回的回去了四五趟,家里装鱼的水缸都满了大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