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今年这种状况,种植薯莨的计划,就不能按照原本的打算,只能打折扣执行了。
即使林家已经准备好了,省着吃可以吃两三年的粮食,但是该做的准备还是不能少。那些粮食,是林家最大的依仗,也是最不能让别人知道的秘密。
当别人缺衣少食的时候,林家一但暴露了自家不缺粮食的情况,那就是把自己立上去当靶子。
“种地瓜好,种地瓜好,那东西种着也不费事,今年是该多种一些。芋头什么的,也种上一些。
那今年这样的话,菜可能就要少种一些了。还好去年晒了不少菜干笋干,坛子里也有酸菜酱菜,菜倒是不会没得吃。”
种地就是这样,靠天吃饭。一但气候天时不对,免不了要多做些事情来补救。一边吃着饭,林母就一边和林父商量着田地里的事情。
水位降低的实在是太明显,村人们前后几天也就全部都发现了。和林母的反应一样,大家都在想着怎么去处理现在这个情况。
有的人家和林家一样,打算多种些抗旱的作物,地瓜是村人们的首选。还有的人家,却打算比往年下更多的稻种,希望能减少稻米的损失。
不管怎么样做,但大家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想让今年不会一点收成都没有。
这天是林家准备插秧的日子,林家一家四口都穿着方便做活儿的衣裳,去了自家的田里。
林小弟没在,他已经回镇上学堂去读书去了。褚举人的学堂是教人读书科举的,自然不会像林父的村塾一样,凡事到了农忙的时候,还要给学生们放假。
虽说奚悦和露娘姐妹两个也跟着来了,但是她和露娘都是不下田的。
奚悦是因为人太小了,林父林母觉得她掌握不了插秧的技巧,怕糟蹋了这些秧苗。
露娘则还是之前的那个原因,待嫁之身,要好好补养。插秧看似轻松,实际上也累人,林父林母宁愿自己累一些,也不想让露娘来帮忙。
于是,今天的安排,就是林父林母插秧,而奚悦和露娘负责来往运送秧苗,让林父林母不必来回折腾。
林父到田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看田边水渠的水位。
本来看林父去看了水渠回来,奚悦还想问一问结果是什么,但是看到林父脸上一点高兴的神色都没有,奚悦就知道不必问了,肯定是水位依然很低,甚至还比之前更低了。
林父林母两人沉默着下了田,拎着一桶秧苗就开始干活儿。现在的情况已经不怎么好了,未来很有可能还会更糟。
但是面对这种情况,他们除了尽力去做,还能怎么办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