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作皇子对着石上中纳言一笑,对方行了一个官员的礼节,这位皇子才悠悠然出声道:我还以为大纳言根本就没有办法出海呢。他遣出了家里的下人们前来问询,没有一位船户愿意带着他们去找龙,就连大纳言自己的家中人也以为这位家主是发了昏,很多收到了这样命令的仆人们跑掉了,所有人都认定了这件事是不可能做成的。
石上中纳言像是在为大纳言说着好话:他毕竟对于辉夜姬十分心诚,为了她,将自己娶回家里的老婆与妾室都赶出了家门,还特意为了辉夜姬建立起特殊的锦绣的房屋,好像他就真的能够如愿以偿一样。
说到这里,他也摇了摇头,一副不能理解的模样。
二人对视了一眼,气氛僵持起来,石作皇子试探道:听说你要取来蓬莱的玉枝,蓬莱啊,这传说中的仙岛,你真的知道怎么去到那里吗?
我也听说了,石上中纳言也回敬道:皇子殿下你的考验是佛前的石钵,您是准备花上多少年去到天竺呢?到了以后,佛祖真的愿意将自己的石钵送给您这样一个从未礼过佛的人吗?
二人不欢而散。
今夜是七夕祭,是从宫廷中流传出来的七月盆节转变过来的节日。宫廷中为了庆贺这个日子,早早就摆放了灯台与方桌,布置了各种的水果与酒水相贺,洗了七次澡的众人,在古筝的乐声中举办起七夕的诗会。多种多样的欢乐的游戏以后,天皇还会去观看相扑的比赛,给予最终的胜利者以丰厚的奖励。有下属的部门送过来七孔针,以供女侍们乞巧。
延伸到了宫外,大人和孩子们纷纷将自己的愿望写在纸签上,并将之悬挂在竹枝上,等待第二日,任由其与灯笼一齐随水漂流而走,代表着流走灾难的美好祝愿。民间演奏起歌舞的表演,烟火也在夜空中爆炸开来,簇拥的人们带着自己的家人们观赏着这难得一见的美景,由着长龙的歌舞从自己的身边打打闹闹行过。
街道两侧各种各样的摊位被架起,章鱼丸子与鲷鱼烧的香气贯穿了一路,木质的台架上头上绑着白布的健壮男子击打着半人高的太鼓,有人停下脚步来,在附近的一个摊位上购买了一个穿着红绿衣裳的人偶,拐角之处,人形木偶剧正演到高潮的部分,激起围观众人一阵阵惊叹,另一边光着臂膀的卖艺人吐出口酒,往外突的就窜出条长长的火龙,瞬间便让氛围更为高涨起来。
城市中难得一见的热闹,低低高高的灯笼照亮着周围的事物。小狐丸走在审神者的身后一步远处,三分心思在外,七分心思在内,他买了一顶毛茸茸的帽子,似乎是想要将头上那肖似耳朵的头发遮住,但很快,他又将之取下,像是觉着不符合自己英武的形象,并决定回到本丸之后,再将之作为礼物送给其他的刀剑男士。
计秋走在前方一点,这种节日的氛围让他想起了上一次的出游,是与鹤丸国永在另一方世界的鬼市之中,也是他得到了龙王送过来的礼物的那一次。他的面上带着一张恶鬼的面具,这是他在前面走过来时随意挑选出来的一个有趣的商品,只是形象上有些恐怖,青面獠牙,两只长角一左一右伸出;它眼眶的部位也瞪得老大,只在眼瞳的部位开了两个小洞,以供眼睛视物。
嗯?计秋忽而止住了脚步。小狐丸注意到了他的停驻,他也随着自己审神者大人的目光方向望去,他见到的是一个铺设在地面上的书摊,摊主的身边展开着几幅山水间的画作,主人也是一位持卷阅读着的风雅之士,他长发极黑,衣衫是一种素雅的青色长衫,腰背挺直,面容姣好,极具风度。
计秋略略思考了一瞬,他踱步到了这个书摊的前方,低下眼一看,见到摆在长布上的,俱都是一些古老的石简与竹书,还有一些记录有文字的毛皮,虽然有些地方略有缺漏,但计秋却发现,这些都是一些真正具有历史的东西。
发现又来了一位新的客人,这摊主也放下了手中的书卷,他直视着计秋的面具,面带笑意地等待着客人的挑选。
计秋的视线凝聚在此人英隽俊秀的面容上,他忽然一笑,淡淡问询道:我可以知道你的名字吗?
摊主愣了下,他缓缓打量了一下计秋,没有从这位客人的身上瞧出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如果是那群追踪者的话,不可能还有如此耐心,这样询问着他们早就已经知道了的名字。沉吟了稍许,他缓和了语调,从容道:客人可以称呼我为幽君子。
计秋唇边的笑意加大了些许。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他那一次从那位书翁的手中得来的那一本书籍,上面的题名便就是《幽君子集》,这相同的名号让他明白了什么。
即使形象不同,但这位幽君子,便是日后的那位书翁。透过时光,计秋可以看见他日后那张团团皱起的老迈的脸。
计秋的视线转移到了画卷上去,那是一副笔墨勾勒极好的绘画,布帛上的水渍晕染得极为到位,山之巍峨与水之活跃,全部都栩栩如生;溪边有几位孩童嬉戏,看她们的穿着与打扮,俱都是些玲珑纯真的女童,见到她们,似乎也可以听见打闹欢笑的声音隐约传来。
计秋没有说话,而之前一位早已站在这书位之前的女客却忽而叹息一声:凤盖随风转,鹊影逐波浮;靣前开短乐,别後悲长愁。
这个世界上,难道真的会有来自天上的仙女,居然会爱上人间的普通凡人吗?这女子嗓音优美,带着一种高贵的纯洁,可惜的是,她头上戴着的帷帽遮住了她的面容,让人无法一窥她的容颜,但即使如此,也不难想象出,她布帷下容貌的绝美。
在场的两位都并非一般的人类。计秋没有惊讶,名为幽君子的摊主也只是略带夸赞道:这位客人知识渊博,知晓七夕祭流传过来之前最原始的版本,和现在的不同,不是两位神人的婚娶,而是一人一仙的恋爱。
第121章
各种节日的源头总是有着不同的美好的传言,不管是真是假,总是寄托着大众们对于未来生活的良好祝福。若是在有仙神显世的世界里,那些谣传下来的传说,也未免不会有上那么几分的真实性。而对于辉夜姬来说,这个国家里流传着的织女的故事,与她自身的遭遇,竟也有着颇多的相似之处。
织姬的传说几经流传,幽君子淡淡言说道:版本在其中多次改易,最初的梗概早就已经流失到了时光当中,客人你所知晓的,也只是其中认可度最高的一种传闻。更何况,故事流于人口,往往总会添加上几分叙说者自身的感情,所以,您若是真的想要深究其中的真假,恐怕就只有去到天上,去问问那两位的当事之人了。
女客听闻这等未有准确答案的回答也不恼,这本来就是一个没有定论的问题,如果幽君子真的给了她一个肯定的答复,说不得她还会对于这位满口胡言的摊主稍稍看低下几分。所以她也只是轻轻一笑:也是我唐突了。我最近因为婚嫁之事对于这些方面的传说有些敏感,一时之间感怀身受,所以才会忽有此感。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