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家姑娘太客气了!他不过帮着问了点话而已。
长随谢了又谢才走,姬昭打开食盒,都是些很精致漂亮的小点心,姬昭随手拿了个尝尝,味道非常好,秦姑娘太自谦了,这还叫做得不好?秦姑娘做了许多,他把尘星与饮料四子都叫进来,一起吃。
正吃着,杜博进来,笑问:驸马吃什么呢?
杜师傅快来,见者有份,这个你尝尝。
杜博也不客气,拿了个姬昭说的放到口中,咽了说:我是个粗人,也不会说,总之就是好吃!
哈哈哈,是别人送来的。
我刚刚瞧来人似乎是秦家那位郎君身边的人。
嗯嗯,是他们家姑娘做的,我帮了一点小忙,她做来谢我。姬昭把徽商哥哥当作自家人,他的护卫自然也是自家人,更何况杜博曾经也是和他一同经历过桂州围剿事件的,他也没有隐瞒。
杜博吃了几块,问道:怎么没见殷鸣小兄弟回来?
哦,他啊,就是我先前认识的那个何七娘嘛,他姬昭大概说了通。
杜博又吃了几块,才出去,回到自己的屋里,杜师傅给他们殿下放了只鸽子。
今早宗祯走时,是杜博送的,他被太子狠狠骂了一通,说他们五个往后要是再叫驸马受伤,办事不力,也别来回他,全都自己抹脖子去,可见是生了大气。
杜博跟随太子多年,也是头一回见殿下发这么大的火,当时腿都有些抖。
宗祯现在也不叫人成日里跟着姬昭,只在例如驸马府、殷府、姬府门口,或是双泉巷这些比较重要的地方留了人暗中盯梢,姬昭在街上碰到何七娘的事,他并不知道,当然,秦姑娘亲手做了点心送上门的事,他就更不知道了,毕竟盯梢的人瞧不见府里头嘛。
收到杜博传信的时候,宗祯刚从延福殿回来,正张开手臂,由保庆给他换衣服。
程深在一旁汇报:都是正宗昆山县人,班主的先祖出身前朝宫中教坊司,唱得极好,原先她是宝安社的头牌,后来年纪大了,离了宝安社,回昆山带出几个徒弟,据说比她年轻时候还要出色,新攒了个戏班子,叫作春月社,正打算来金陵谋生呢,第一场戏就安排在三日后,人都挤满了,排都排不上。
唱得如何这才是最要紧的。
小的听她的小徒弟唱了一折《牡丹亭》,确实不错。还有个班子,在金陵城里已经唱了三年,也是极好的,叫
就这个春月社。
唱得还可以就成,新的戏班子好,都没见过外人,干净,他也放心给姬昭,那些搭台子唱了很久的,不知都见过多少外人,他不乐意给姬昭。
宗祯换好了衣服,保庆弯腰给他系腰带,宗祯道:你现在就去,三日后的那出戏不唱了,你给些银子,往后他们就进驸马府,不许再见外人,也叫他们守住嘴。
小的知道
宗祯挥挥手,程深转身走了。
宗祯换好衣服,趁天还没黑,赶紧去靶场再练会儿箭。
他拉开弓,弓弦贴在水色的唇瓣上,勒出一道白色印子来,他眯了眼睛,瞄准数尺之外的靶子,手一松,箭「嗖」地出去,正中红心。
哈哈,殿下箭艺越发精进!陈克业拍手。
宗祯又从箭筒中取出一支,淡淡道:不过花花架子罢了,好不好,还得与人过招时才知道。
殿下也不必自谦,属下可不是那等专门溜须拍马的主,好就是好!
宗祯看他一眼,眼中好歹是有了些许的笑意,再道:还不够
正要再拉弓,保庆捧着鸽子跑来,见殿下正跟陈大人说得高兴,不知该不该上前,宗祯回身看他一眼,将弓箭递给陈克业,朝他伸手:给我
宗祯拿下鸽子腿上绑着的纸条,鸽子递给保庆,拆开纸条看。
一看,太子殿下的脸色又黑了。
保庆立马开始瑟瑟发抖,陈克业虽说是宗祯的亲信,到底不如保庆这些贴身侍候的,许多私事他并不知道,他以为是有什么大事,不由问道:殿下,是出了什么事?
没事
陈克业满脸的不相信,没事的话您别黑脸啊!
他还想再问,宗祯从他手中拿回弓箭,没等他反应过来,宗祯也没怎么瞄准,直接就把那箭给射了出去,结果又中了红心!
哈哈陈克业正要再拍手,却见殿下的脸依旧黑如锅底,于是他也不敢再说话,笑声半途就卡在了喉咙里。
宗祯看着远处的红心与箭,心中呵呵冷笑。
姬昭就是那最正宗的小白眼狼!他给他在这儿找戏班子,糖也给他准备好了,担忧着他手臂上的伤口,他倒好,又是出手帮助小寡妇,又是有小娘子亲手做点心送上门的!什么人做的东西都敢吃,都给了他两个厨子还不够,还吃别人的东西!也不怕吃坏了肚子!
他就不该对姬昭这么好!
他又抽出一支箭,程深急急跑回来,报道:殿下,小的都去安排好了,人明天就能进府!
太子殿下冷冷道:先放着吧
啊?程深傻眼,悄悄看向保庆,保庆直摇头,他可什么也不知道!
太子殿下又「嗖」地一箭放出去,等小白眼狼自己老实了再听戏吧!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某件事就会发生了
第74章太子?
何七娘这回倒真不是故意去撞姬昭。
说来,她也有些后悔,姬昭无论如何也不见她,她总不能天天上姬昭府上去,那样傻子也能看出她有问题。她身边人手有限,没法掌握姬昭行踪,至于她自己,也不可能成天就蹲在姬昭家附近,专门盯着姬昭去哪里再去碰。
她心里再急,也记得上元节时她哥的话,只能捣些小乱。
她这阵子,去过两次太学院对门的福芝斋买点心,本意是踩踩点,顺便看看能否找到法子坏姬昭乃至姬家的名声,太学院是金陵城的官办书院,能进去上学的非富即贵,且这个富也有讲究,普通商贾是没法进的,原先,不知道多少人挤破脑袋也想要进太学院镀金,长宁公主的几位孙子,也都在太学院读书。
姬家被皇帝请来金陵后,开办白鹿书院,仁宗本意也是希望天下学子能够多个一心向学的地方,白鹿书院与太学院不同,它只接收优秀的学子,哪怕家里穷得只剩一间茅草屋,连张纸也买不起,书院也收。书院每旬皆有考试,若是考到整个书院的前十名,不仅会在白鹿书院门口张榜,还会给予银钱方面的鼓励。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