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驸马之道(重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驸马之道(重生)——初可(121)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所以这才是这名细作的真正目的?

周钰上辈子竟然也只不过是被用完就随手扔掉的无用棋子?

宗祯恍然大悟。

姬昭伸手在他眼前挥挥:哥哥你怎么了?

宗祯回过神,告诉他:眉州知州周钰,是太后娘娘的亲弟弟,也是周良娣的伯父。

姬昭吃惊地张嘴,立刻也懂了,他震惊道:他们也太能拐着弯折腾了吧!

你可还记得上回你在茉莉巷见到我?

嗯!

那是因为,那名细作就躲在茉莉巷。他与宗谧勾结上,宗谧护送他出金陵城,我想知道他还能做什么,因为我就在金陵城,我确定他们还会回来,便放他们走了。

老天爷啊!姬昭听得眼睛发亮,这两个王八蛋还勾结上了?

听他这么称呼宗谧,宗祯不由笑出声,车内气氛松快了一些,宗祯继续道:陈克业派人跟踪过他,但是此名细作的确不凡,很快就将人甩开跑了。我在金陵,宗谧也在,我并不怕他再不回来,况且他身上中了剧毒。如今看来,他竟是偷偷潜到眉州来,选择这么个法子生事。

眉州被群山围绕,有天然的屏障,周钰其人,从来不是个能干的人,又是太后娘家人,与附近几个州府的官员关系都很差,交恶已久,互相鲜少有来往,所有人困死在这里,兴许都没人发现。哪怕周钰能想法子把信递出去求助,瘟疫如此可怕,他们甚至会选择先自保,不怪他会选择眉州。

姬昭点头,也不由感慨:这么看来,倒也是个能人,就是心思不正。

宗祯笑了笑,忽然伸手抱住他,怎么了?姬昭诧异地问。

宗祯再亲亲他的鬓边,轻声道:只是忽然有些感慨,你可真是我的小福星。

姬昭眼睛变亮:为什么?

你看,你与我置气,去哪里不好,偏要跑到眉州来,若是你不来,我又怎会来,又怎会发现这一切?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姬昭拍拍榻,振振有词:我可没有跟你置气,哼!我就是自己想来玩!也是你非要过来找我的!

宗祯笑着,低头再度吻住他。

第133章解决

毕竟瘟疫是要事,既知来龙去脉,顾不上再诉衷肠,宗祯很快就做出部署。

他先叫人守住那名细作上次翻墙的地方,再盯住所有可能翻墙进城的地方,势必要把这名细作关在城内。白大夫那头,他熟悉这种瘟疫,很快就把药配了出来,那个村落的所有村民都已服下,村落本就小,因为瘟疫前阵子死了十几人,如今也就一百多口人,大多数都已被感染。

全部服下药后,五天后,病就开始断断续续有所好转,再过三天,除了病重的老人与稚童,其余的村民们大部分已恢复正常。白大夫制出药丸,侍卫们将药丸放入眉州的所有水源处,希望能对城中疫情有所缓解。

姬昭他们也全都吃了对症的药,一同去那村落,仔细问过,得知村落里还有几名逗留的眉州城内官员,他们原本是来村子里查看疫情,后来就再也回不去了。

白大夫治好他们,他们简直是感激涕零。

宗祯与姬昭并未暴露身份,只说是来游历的人,他们也不怀疑,见这两人品貌不凡,又是他们的大夫救了一个村的人,立即就表示一定听他们的话行事。

如今眉州城被关,周钰等人都在那名细作手中。

这些天,陈克业他们都曾翻墙进城,眉州城现今当真是死城了,白日里街上也没人,倒是有厢军在巡逻,可是这些厢军全都已被那名细作给控制,或是说被他骗了。

因为那名细作说他有治病的药,还给这些厢军吃,他们这些人的确没有染病。

他们深信不疑,每日巡逻,期待周大人醒过来后,就能拯救满城百姓,他们更是相信那名大夫【裴容】会很快制作出足够整座眉州城百姓吃的药,哪里知道他们的周大人已经缠绵于病榻,命不久矣。

当务之急自然是赶紧把城门打开,好送药进去,只可惜宗祯与姬昭带来的人加起来也不过三十号人,还不知城里到底是什么情况,贸然都翻墙进去,万一引得对方想要同归于尽,伤的到底是满城百姓性命。

宗祯很谨慎。

如今这些村民们身子都已恢复,宗祯终于有人可用,宗祯把自己的想法告诉那两名官员,当然,真实原因他并没有告知。他只说,城中百姓认为关起来才能活,殊不知这样才是死路,要想进去,必须要开城门。

这些人都是吃了白大夫的药变好的,当然是希望立刻开城门,把药送进去。

他们听闻城中厢军不信外面的人,不肯开门,立即表示,村民也好,城中百姓也好,他们去动员!

他们先去动员村民出手帮忙。

结果他们刚开了个口,村民们问都没问,就全部应下来,表示做什么都愿意。

村民质朴,准备都没有,扛上锄头或铁锹就跑过来找宗祯与姬昭,表示他们可以立即进城送药!

姬昭感动无比,他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这种感受,一百多名村民,不分男女,不分年老、年幼,他们全部都只有一个目标,哪怕伤害到自己也在所不辞。

尤其后来,宗祯带着陈克业、殷鸣他们挑了八十人出来,又花了一天的功夫教会他们一些基本的防身技能,毕竟进城后或许会跟厢军对上,自己人对上自己人,这是宗祯最不乐于见到的,却也必须要这么做,否则将来会有更多这样的事情出现。

教他们防身时,宗祯甚至也亲自去教,半点不觉厌烦。

很久之后姬昭都记得那几天山中灿烂的阳光,宗祯因为忙着这些事,一向最为讲究的他,三天都没换过衣服,食物匮乏,他也没怎么吃,缺少睡眠,他的眼睛通红,可他精神抖擞地站在白花花的阳光下,手把手地教一个少年如何挥手中的扁担。

那一瞬间,他很想哭。

这样的事,尘星不会功夫,帮不上忙,就陪着同样帮不上忙的他在旁边看着,见到那样的太子殿下,他很认真地跟姬昭说:郎君,太子殿下,真的是个很好的人。

嗯!姬昭用力点头。

宗祯在那儿教了多久,姬昭就站在一旁看了多久。

直到夕阳西下,大家稍作休息,人群散开,宗祯回头,看到了眼睛亮闪闪的姬昭,他笑着往姬昭走来,却又止步于几步远的地方:我三天不曾换衣裳了。

姬昭却走上前,钻到他怀里,手臂环住他的腰,村民们还未离开,见状都纷纷傻住。

姬昭却是半点不顾,将宗祯抱得更紧,陈克业鼓起掌,大喝一声:好!

程深立马也跟着鼓掌,尘星、殷鸣、保庆全都笑眯眯地鼓掌,村民们也跟着鼓掌、欢呼、起哄,宗祯面上浮出笑容,低头看怀中的姬昭。

姬昭没有抬头,只是闷闷道:哥哥,你是天底下最好的太子。

说完,他又说:你将来也会是最好的皇帝。

宗祯不觉深吸一口气,满腔忽然涌起的热气,不知如何排解,它们甚至涌进眼睛。他曾经是太子,也是皇帝,可他是不合格的太子,更是不合格的皇帝。相反,上辈子,姬昭做他的臣子,做出许多成就,后来姬昭当皇帝,兴许真比他合适。

这辈子,他有很多抱负,难免也会忐忑,万一他无法实现,他无法给这片江山一个交代?

姬昭的这席话却似一张网,拢住了他偶尔会飘散的想法与心思,将他们牢牢地稳固在那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