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渊攥紧了拳头浑身发抖。
刘湛继续道:传闻燕军铁骑所向披靡,我并不是自大的认为组织一些人便能抗敌,我只是想在这片密林深处发展势力,若是危难来时还能有一个藏身之地。
宋宜均在一旁没有说话,刘湛从军这是性命攸关的事,他一外人不便多言,只是看向刘湛的眼里多了几分赞赏。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父子二人僵持不下,刘湛的态度十分坚决。
赵氏为父子二人点灯,昏黄的烛光影影错错。
刘学渊坐在书桌后看着已经比自己高一个头的长子心中五味夹杂,到嘴边的话翻滚了两遍才道。
湛儿,你确定从军?
刘湛敞亮道。是的,儿子意已决。
其实这些年刘湛在村里的事山上的事刘学渊都知道,他也知道自己儿子拳脚功夫了得,就连曹家那两小子也为他马首是瞻。
不管是打架还是打野猪,刘学渊知道儿子能应付得了,顶多受些小伤小痛,但是从军不一样!
如今北疆形势严峻,谁能保证刘湛会不会上战场。
刘学渊眼里有着深深的担忧。
爹,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刘湛坚定道。
当年爷爷官至三品大员,只差一步便位列九卿了,我们刘家要打要杀还不是任由皇帝拿捏,但是这样刚愎自负的皇帝却奈何不了颜氏,这是为何?
刘湛铿锵有力道:是因为兵权!
这些日子刘湛缠着宋凤林读地域志读史书并不是白学。
刘湛侃侃而谈,眼中熠熠生辉。
燕楚之争,陈留入蜀,是天下大乱的预兆,至周亡后,诸侯瓜分天下,虽有霸主先后入主中原执天下牛耳,但是从未有哪个朝代能传五代六代更别谈一统天下了。
且看历朝历代小国二代而亡,大国三代而亡比比皆是,群雄并起的时代,佣兵自重才是立世根本!如若没有兵权,我们刘氏何以安身立命?
这番言论让刘学渊震惊得无以复加,他想反驳却惊觉自己无力驳斥。
刘学渊第一次正视长子。
记忆中那柳条般瘦削的孩儿已经不见了,眼前的少年郎身姿挺拔如劲松,目光炯炯似骄阳,胸有乾坤气势朗朗,腾龙欲一飞冲天气势已现。
刘学渊久久沉默之后最终还是退让了,缓缓点头低叹。吾儿甚好。
见刘学渊终于点头刘湛心中大石终于落地,接着有条有理的说出他的计划。
我想跟沛县令买下通天关城防巡备一职,全权负责通天关上大小事宜,通天关所在的通天峰方圆数十里都是无人密林,正适合发展势力,项时我以城防巡备的名义征兵,只要有钱有粮,我可以养数百人。
有了人便好办事,刘家是军籍若有征兵令也是要出男丁当兵,可以说刘湛当兵只是时间的问题,户籍如此避无可避。
刘学渊双眼布满了红血丝,他知道儿子是对的,与其被动征兵,还不如主动买个不入流的小兵官趁着山上还太平先发展势力。
至于刘湛的身份不可能升迁,这个问题还早,以后的事情走一步算一步。
当天夜里刘学渊一宿没睡,次日一早他穿戴整齐,打开装着一百两银子的匣子,刘学渊又往里添了三十两。
通天关不过是一个小城关,周边村民都知道,只有一个总兵带着十来个人守在那,一年到头也见不着几个活人十分苦寒,这样的地方有人想买官想必沛县令不会拒绝。
其实刘学渊不添银子也能买下,他添上三十两一是不想被小瞧了去二是讨个好,若有人为难刘湛希望沛县令看在银子的份上能维护一二。
刘湛借来牛车,刘学渊抱着匣子坐上牛车带着刘湛下山。
武源县衙后院。
大人,云中书院刘院长求见。方师爷通传道。
凉亭里沛万善正抱着刚满月的嫡子逗玩,他年近四十才得这一个儿子视若珍宝,每日得空都要抱上许久。
听到通传沛万善将儿子交给乳母抱回去,他抬了抬手示意方师爷把人请过来。
见过沛大人。刘学渊不卑不亢的给沛万善见礼。
刘湛抱着匣子等在凉亭外。
沛万善掂着大肚子坐在石凳上做了个请的手势。刘院长不必多礼,快请坐。
刘学渊忙拱手道:戴罪之身怎能在大人面前落座。
刘院长不必如此,沛万善摆了摆手笑出一脸褶子却也没再劝。
刘学渊直言。实不相瞒,小民此番前来有求于大人。
刘学渊接过凉亭外刘湛捧着匣子,恭敬的将匣子呈到沛万善面前。
犬子顽劣,小民听闻村子附近的通天关有城防巡备一职空缺,此番特为犬子求一份差事。
沛万善哈哈一笑。不过是个芝麻绿豆大的职位,本官还以为是多大的事,竟要刘院长亲自来求。
刘学渊陪着笑。沛大人乃武源县的父母官,自然要请大人做主,再者我们刘氏承蒙大人关照,往年生活困苦,如今日子好转,也该向大人孝敬以表心意。
这话说到了沛万善的心坎里,胖脸上的笑容也真挚了两分。
刘学渊打开匣子道。此小小心意还望大人莫要嫌弃,若是他日刘学渊顿了顿。我们刘氏不会忘记沛大人的恩情,必会重谢。
沛万善坐直了腰,银子事小,刘氏欠他的恩情那才是重点,刘学渊的暗示很明白了,刘氏在朝还有人并非像宋氏那样一族覆灭。
沛万善合上了匣子,他看了眼方师爷,方师爷立即上来收下。
本官今年政绩考评得了中上的评语,这还要多谢刘院长,刘院长身在囫囵却心系教化百姓,本官身为武源县父母官也该感谢你。
沛万善站了起来。令子一事请放心,本官这就写下任职文书今日一并办了。
凉亭外的刘湛听罢忙抱拳行礼。谢谢沛大人。
沛万善哈哈大笑。令公子长得一表人才,本官的儿子还没满百日呢。
刘学渊又与沛万善聊了一些琐事,当天刘湛直接带了就职的文书离开县衙。
沛万善大手一挥,不仅任命刘湛为通天关城防巡备,还赏了他一个百户长的军职。
这可不得了。
虽然百户长只是军营里最小的军职,可看在村民眼里已经是正经的官老爷,消息传了出去轰动了整个村子。
刘湛穿上百户长的兵服,少年们又羡慕又崇拜围绕着刘湛那是赞不绝口,尤其是刘湛把营里配的长刀别在腰间的时候,简直威武霸气!
曹壮已是掏耳挠腮急得不行不住地央求。头儿,你带我们一块进营去吧,你这一走了我们可怎么办呀?
李小连也道。是啊,大哥,我也想进营我想跟着你!
曹鸣,张小满,闻青山,李小连,周子民,韦成贵等几个最早跟着刘湛的少年最是着急,个个七嘴八舌的说着好话。
刘湛抬了抬手示意大家安静。我这可是去当兵,将来是要上阵杀敌的,虽说武源县地处偏远,但是保不齐咱们会被派上战场,你们就不怕?
刘湛故意把事情往严重里说,他这么说不过是警告少年们进营不是儿戏,怎想少年们均异口同声的说不怕,且态度坚决不似起哄。
刘湛又问。你们父母都知道吗?
曹鸣最耿直大声说:我爹说了只有跟着头儿才能奔个好前程,若是头儿不要我们了,我们只能一辈子耕地。
是啊,我爹也是这样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