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邙朝重视人才为历史上各朝之最,历代皇帝励精图治,终于建立了完善的科举制度,从吃喝拉撒,到拜师学习,都安排的妥妥帖帖,这是身为大邙朝子民之福!”
没人说这些,这些普通民众是不懂的,这年头百姓不关心政治,他们的一辈子就两件事,一是吃喝拉撒,二是娶妻生子。
当的一声,宁弯弯再次敲锣,然后才继续。
“咱先说说吃喝拉撒,从秀才开始朝廷就减免赋税一百余亩,就算是让别人挂名种地,所得赋税也能保障一年温饱,这还不够,每年根据考核朝廷还会发一部分米粮,生怕你吃不饱耽误了学习,可除了那些大户人家的子弟,为什么我们还是管这些秀才相公叫穷秀才?除了那些大户人家的子弟,一个个的还是穷嗖嗖的,兜里没有两文钱,吃了上顿没下顿,一个读书人就要一个家庭所有的收入来供养?”
这些老百姓哪里想过这个问题,被宁弯弯一问一琢磨还真是那么回事。
身边所知所听的秀才除了个别在私塾坐堂的,基本都穷的叮当响。
就问:“那你说说为啥呀?”
“为啥?”宁弯弯呵呵一笑,指了指身后的书院。
“那就是因为这书院啊!”
议论声四起,都搞不明白宁弯弯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宁弯弯又敲了下锣示意大家安静,才接着道:“原本这书院也是朝廷为了读书人所建,一年两次听学,一次为期一月,请的都是当地之名大儒,免费吃住,这样的政策,是国家强盛的基石,是圣上爱惜人才的决心,可是现在呢?书院成了他们的聚财之地,在听学之外的时间收取高额的束脩,把书院变成了那些权贵子弟的贵族学校!”
第228章一人有罪世人皆有罪
“这也没有关系,反正你们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可到了听学之日那些所谓的穷秀才来了之后就备受欺凌,成了那些权贵子弟奚落嘲讽取笑的乐子,试问这样的环境之下这些书生们怎么能安心学习?在家子常年受钱财的浸淫,这些所谓的夫子唯利是图,对这些穷秀才的遭遇别说不闻不问了,还落井下石!”
“不止如此,为了对得起那高昂的吓人的束脩,听学时教书的质量更是还不如外面那些私塾,本该是大量汲取知识的时候学不到东西,这些秀才要么高价缴纳书院的束脩,要么去别的私塾读书,总之,原本可以免费的现在却要竭尽全家之力还未必能读得起,这已经不是师德的问题,是在挖朝廷的基石,是在祸国!”
秀才之所以穷的原因是有很多的。
一方面这年头纸张制作困难,书的印刷也困难,买书是奢侈性消费,可读书不买书读什么?
一方面束脩也确实贵,在听听大儒的课,买一些这个时代的学习资料,投入相当大。
这些人除了读书又什么也不会,什么也做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