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我们的网址“()”看更多热门完结小说!
当王清平踏入西京飞机制造厂大门,走进了会议室的时候,心中的感觉无比奇妙。
还真是世事无绝对啊!
熟悉的大门,熟悉的一草一木,熟悉的会议室,会议室里的几位也都是熟悉的面孔,刚才乐呵呵地和他打招呼的看门王大爷脸上的褶子也熟悉一如往昔。
就连即将要讨论的议题也都是他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项目——“飞豹”战机的生产问题。
有同学肯定要问了,王清平不是已经调任华夏商飞的总经理了吗?怎么“飞豹”战机的生产又要扯上他来了?
这啊,还得从谭振华身上找原因。
话说,二少爷接下了海军、空军还有3603所联合踢过来的皮球……眼珠一转,就想起来当初的一个茬——各位同学应该还记得吧?当年陈义坚向谭振华推销“飞豹”项目的时候,可说过“如果投资方需要,我们还可以在投资方境内帮助建立一条整机的生产线”这样的话,而双方在签署最终协议的时候,谭振华在当时虽然还没想好如何利用这一条款,但还是本着“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占便宜机会”的原则将这一条款加进了合同里。
而现在,就是兑现这一条款的时候了!
在掂量过自己手上所有的资源之后,谭二认为,要接下这个带刺的皮球,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在西京厂之外,再开一条“飞豹”战机的生产线。当然从费用投入上来说,这是有点不划算的,因为一条飞机的产线,其投资非常巨大,牵涉到大量先进设备的采购和安装、数千件专用工装夹具和专用模具的设计和生产,其投资,需要用亿元为单位计算。
不过谭振华认为这笔投资是值得的,在他的计划中,出口型“飞豹”战机的生产任务将全部转到“华夏商飞”进行生产,只要能继续现在这样的出口势头,这笔投资迟早能赚回来,而且还能解决目前“商飞”大量工人开工不足的状况,算是一举两得。这样安排的好处还在于能把西京厂的全部产能都给华夏军方,至于空军和海军的“产能争夺战”么,嗯,林首长、王首长,您二位神仙打架,咱身板小,先撤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