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27,也就是PFI计划发展出的另一个分支,由苏霍伊设计局负责设计,其气动外形与米格29颇有相识之处,但比米格29的设计更激进,该机采用了四余度模拟电传操控系统、放宽静稳定度设计,取消了机械备份,而且整机的承力结构大量采用了钛合金,以两台推力达到了12.6吨的AL-31F小涵道比大推力涡扇发动机为动力,由于机体宽大,最大内油载量达到了9.4吨之多,这就使得该机在典型“高-高-高”剖面空战挂载时的作战半径达到了惊人的1500公里!
这可是“飞豹”必须挂载两枚副油箱才能达到的数据!
而且这架战机的气动外形在全球的所有三代战机中可以说达到了“完美”的级别,优美的外形、翼身高度融合的“中央升力体”结构、大边条翼充分利用了涡流的效应,再结合4余度的电传操控和全权限电子控制发动机,使得这型战机能做出很多令人匪夷所思的机动动作,比如,在1989年6月的巴黎航展上,由苏俄功勋试飞员维克多尔·普加乔夫驾驶着苏27第一次在全世界面前表演的“眼镜蛇机动”,这个战机历史上最著名的机动动作也因此被命名为“普加乔夫眼镜蛇”。
巴黎航展是苏27这型战机的第一次公开亮相但却并不是其第一次出场,事实上,它的第一次出场才是真叫惊艳无比。
1987年9月13日,在波罗的海巴伦支海上空,挪威空军第333飞行中队的扬·塞尔维森机组驾驶的P-3B型反潜巡逻机正在苏俄沿岸执行侦察任务,10时39分,该机与一架过去从未见过的苏俄新式战机遭遇,P-3B被这架苏军战机2次驱逐,却依然固执地不肯离去后,终于惹恼了苏俄人。
10时56分,在距苏俄海岸线48海里处,这架苏军战机第3次逼近P-3B,并在稍加调整位置和方向后,猛然加力,从P-3B的右翼下方高速掠过,它的垂尾尖端撞上了P-3B右侧外侧引擎的螺旋桨叶片,损坏的桨叶中一条11厘米的碎片在强大的惯性下被甩出去击穿了P-3B机身,碎片像手术刀那样将P-3B右翼外侧的发动机割开一个大口子,导致P-3B机舱内失压,P-3B的飞行高度在一分钟内掉了3000多米,在坠海前的最后一刻才侥幸改平,勉强返航。
这就是冷战时期著名的“巴伦支海手术刀”事件,那架首次出现的神秘的苏俄战机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苏-27,而这次冲突也作为最著名的空中撞击战例之一被载入了史册。
毫无疑问,苏27是苏俄现役最优秀的战机,该型战机于1985年才刚刚进入苏俄空军正式服役,就连其本国的部队都还在陆续的改装进程中,而且该机的重要序列极高,是苏俄空军最先进、最具威胁的战力,也是其应对北约先进战机的终极法宝,因此不像米格29那样,一通过验收就开始了对华约国家的出口,迄今为止,还未曾有过一架外销记录!
那,能卖给华夏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