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之军工霸主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448章 新的计划(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熟悉华夏战机命名规则的同学看见刚才的名称可能都猜到了吧?“S”后缀在华夏的战机命名体系中,代表的是“双座型号”的意思——而需要在型号命名中特意标注出这个“S”必然也就意味着,这型战机,它还有一个单座版本!

这是按谭振华的强烈要求而特别研制的版本,在这个版本中,将试验更激进的改进方案,比如非常大胆地以“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加“机电式软触摸按键”的模式取代了传统的“阴极射线管”式显示器加“机电开关”。

这个“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是谭振华特意又跑了一趟倭国弄来的一项技术。

液晶显示器是一种借助于薄膜晶体管(TFT)驱动的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它主要是以电流刺激液晶分子产生点、线、面配合背部灯管构成画面,IPS、TFT、SLCD都属于LCD的子类,由不列颠人T﹒P﹒布罗迪于1973年首次制造出了第一块显示屏幕并很快就取代了发光二极管在电子计算器领域的应用。

倭国人从80年代开始在该领域大规模投资,并由夏普公司于1987年成功研制出92160像素的行业最高水准TFT液晶屏,并因此得名“液晶的夏普”。

相比传统CRT显示器,液晶显示器具有重量轻、耗电省、发热低、安全性及环境适应能力强、抗高能辐射和雷电性能好、制造和装配简单、易维护、有效显示面积更大等一系列有点而迅速得到了航空工业的青睐。在米国,1987年,由夏普制造的液晶显示屏就被柯林斯公司采用为数据传输显示器的组件并安装在了波音757、727以及A320等机型上,波音也同时在其1990年启动研制的777干线客机上大规模采用了这种显示器;洛克希德公司则在1987年试飞的YF-22验证机上也采用了这种显示器,YF-22,就是前文曾经提到过的所谓“先进战术战斗机ATF”计划,它发展到最后的成果就是大名鼎鼎的隐身战机F-22。

这么重要的技术当然也得到了华夏的重视,因此,在工信部牵头组织下,就在今年,华夏成立了“国家平板显示技术研究课题攻关小组”,以在该领域已经积累了十多年的“宁都电子器件研究所”为核心单位,组织华夏科学院常春固体物理研究所及国内多所顶级大学参与,力争取得技术方面的突破。

(以上两段内容均为史实事件,笔者注)。

在另一个时空,这个“国家平板显示技术研究课题攻关小组”因为基础薄弱、资金匮乏、专利壁垒、国外技术禁运等原因,未能取得什么实质性的科研成果,华夏突破液晶显示器这一关键领域需要一直等到2003年京东方收购濒临破产的南高丽现代TFT-LCD业务之后,不过在本时空么,谭二说什么也得在这方面下一把死力气。

这一方面自然是因为,液晶也是他所知的未来重要产业之一,另一方面则当然是因为,这个“国家平板显示技术研究课题攻关小组”的核心单位“宁都电子器件研究所”的代号就叫4055所,乃是他老妈徐芸的工作单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