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但为君故(GL)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但为君故(GL)——崔九堂前(95)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临时小学里都是只有一二年级的孩子,没有固定老师,教课由每年报名来这里支教的大学生担任,到了时间就离开,再来下一批。

等这些孩子长到三年级,他们的父母一般会把他们送到远方城里去接受剩下的九年义务教育,全年住宿,很少回来。

所以这片牧区的人口越来越少,而且由于沙化越来越严重,附近草场质量也越来越不好,很多敏锐的牧民不再想春夏季的时候迁过来,而是选择别的更丰富的水源去了。

驾驶员开车带他们在市场边兜风,老远就听见斧头砍肉的急促声响,一排排羊皮毛毯被挂起来整张贩卖,烟雾缭绕的馕坑里烤出新鲜出炉的芝麻馕。

看着来来往往充满烟火气和野性感的农贸市场,时学谦和陈三省的神经放松了下来,暂时脱离了基地那令人窒息的紧张氛围。

等车开到没什么人的郊外,便出现油画般美丽的大草地,时学谦降下车窗,闻着青草的香气,这两年沙化严重起来了,西北不是有专门的治沙工程么,怎么不来这治治,不然再过几年这里就没人啦。

陈三省瞧她一眼,没人了,岂不是更好了?

啊?时学谦没反应过来。

驾驶员打着方向盘说:我在这当兵时间长,老早就听说,北边有一处巴伊木扎草原这两年治理得非常好,水源也充足,这里的人都想着干脆搬去那边呢,至于为什么偏偏不治理这一片,我就不知道了唉陈研究员、时研究员,你们要不要在这转转?

出来就是为了放松一下的,时学谦不想再动脑筋想别的,停下车子,她只想下车走走,于是笑道:透透风也好。

两个人在草地上遛弯,聊些各自家乡的风土人情,驾驶员不紧不慢的跟在后面。

不一会儿走到了东边小学附近,小学修在草木最丰富的地方,否则在这种地方,刮起大风来,一节课过去就吹的半教室全是沙子。

隔着一小片白桦林,可以看见学校建筑一角,下课了,孩子们风一样的跑出来玩,散的满树林都是,见到生人也不怕,几个戴花帽的小巴郎甚至还大着胆子围过来问他们是不是过路的,是不是想买这里的生羊皮。

孩子们总是会给人带来欢笑的,但是时学谦一行不便与别人过多接触,就笑着走开了。

墙根旁,只有一个清秀的汉族小姑娘一个人在教室口台阶上坐着,没有跑到林子里玩。

他们都觉得这小女孩气质不同于别的孩子,她看向别处的时候,眼睛里仿佛含着一汪水,静静的,完全没有牧民小孩的野劲。

那是这里的老校长领养的小姑娘。也是可怜,从小只有妈妈带着,后来妈妈也去世了,就托给老校长管。老校长问小姑娘爸爸是谁,小姑娘自己不知道,她妈妈到临死了也不肯说哎驾驶员说着,几个人从林子里走出来。

这本是随便一说的话,但时学谦却觉得有些触动。

驾驶员还告诉他们:前几天我们小队出来接应物资,回去前想着拐过集市来转转,听摆摊的几个老乡说,不知道什么原因,从这一学年开始,将不再往这个小学派支教老师过来。老校长愁的没办法。

这规定好奇怪。时学谦默道:那小孩们都上不了学,这里的牧民不都更想赶快搬走吗?

是。驾驶员说:听说北边的巴伊木扎区里,刚刚落成了一座漂亮先进的小学校,鼓励这边的牧民都把小孩送去那里呢。

陈三省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时学谦好像也慢慢反应过来了。

两人又在林子里逛了一阵,聊来聊去,话题总是会回到现在的工作上。一堆事萦绕在心里,想完全放松也不能。

太阳隐在薄雾里,生鸡蛋黄似的,开始一点点往下掉。

回吧。陈三省提醒道。

还早呐,这儿天黑的晚。驾驶员跑回去挪车,说:两位研究员好不容易出来一下,我带你们再去别处转转吧。

车子从已经散集的市场飞驰而过,直开到西坡的小山上,驾驶员笑着说,这是这个地方看晚霞最美的地方。

三人前后爬上高坡,放眼望去,远处水边旁的小土屋升起袅袅炊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果然天地壮美。

山坡旁就是一座小破庙,两边檐脚上垂挂着落满灰尘的风铃,风略大一些,风铃就叮叮当当响成一片,衬得四周更寂静。

风铃不成规律的响着,单调且重复,但时学谦听来又觉得它是清纯好听的,像雨滴落在池塘里。

她不禁朝破庙走近几步,这是什么时候的庙,都快塌了。

驾驶员说:不知道,老早以前就在这了,我来服役前就这样,听说以前是住着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年轻和尚,师徒俩是行脚僧,从内地循着玄奘西行之路,一直到这里,留了下来,前不久老和尚圆寂了,就剩一个徒弟了。

这么破的庙竟然还住着人?陈三省不敢相信,怎么不搬走。

谁知道呢。驾驶员指了指东边,不过这和尚人不错,平常几乎不出庙门,但是听说东头小学没老师了,竟然破天荒的去那带起课来了。

出家人慈悲为怀吧。时学谦随口说了句,古拙沧桑的庙门总让她想起很多事情。

漫天的火烧云铺满了天空,映的金灿灿的沙漠都翻出了红色,他们终于回了基地,晚上,文震铎还要找他们开一场会。

会议自然还是围绕这两年中探测数据不足而产生的困难来进行,陈三省提出的赝势法是大多数科学家普遍认同的大方向,但是具体到参数细节,却出现了矛盾。

用相似的元素来推演氘氚元素的状态方程固然好,但它毕竟也只是一个近似理论,如何让这种近似性无限逼近真实,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陈三省照着自己早就写好的方案稿讲起来。

同时打开投影墙,给出具体的结构参数,显然,这样的会议,一定是需要高度保密的。

我建议把重点放在电子上面,众所周知,物质中存在大量的电子,它们的运动是互相关联的,每个电子的运动都要受到其他电子运动的牵连,单个原子的情况比较好建立,但是归结到我们的工程,反应堆熔融物是一个大剂量的物质团,因此我认为

他环顾四周,叹口气道:这种多电子系统的严格解是不可能得到的,我初步推算过,即使是精确到二阶,也不可能

文震铎的眉头慢慢皱了起来,眼睛红彤彤的,布满了血丝,可见这几天也一直在想这件事,他说:实在没有办法,就跳过去这一层面吧,只要不影响最后的当量推算,问题也不大,物理原理上的事可以放一放。

也好。陈三省翻动着放映画面,给出一张图像,这是我们计算模拟小组这几天商讨出来的结果,我们决定采用氕原子来类比氘氚原子,因为氕原子只有一个质子,没有中子,用它作为基础来推演别的原子,无疑最方便

有人随后提出异议,氕原子虽然没有中子,这是个优势,做什么计算都便捷很多。但同时也是个劣势,因为它所需要去模拟的氘氚原子都是有中子数的。

时学谦也这么想,而且氕原子这种物质及其难以分离和提纯,计算机算起来容易,可是真正实验的难度却不小。

按照文震铎的部署,这个模拟过程是需要配合实验来验证的,他把计算建模部分交给了擅长计算的陈三省去做,把补充实验部分交给了有过类反应堆试验经验的时学谦小组去做,所以时学谦不可能不考虑实验的可行性。

于是她看过了方案之后说道:有没有想过其他代替元素呢,比如氦原子。氦元素是稀有气体,性质稳定,制备也容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