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前夜
你看。连乐观的陈三省也带着淡淡的忧郁对时学谦说道:我们被老天爷狠狠打了一巴掌。
但我们做的工作是实实在在的进步。时学谦这一次反倒表现得比以往都镇定,这是无法抹杀的,只需要再进一步。我们已经走了一百里路,本以为到头了,可是却发现前面又多出一百米,难道要因此而放弃吗?
行百里者半九十,恐怕就是这个道理吧。
那要前面不止一百米呢?你怎么知道还剩一百米?
那就再走一百里。
陈三省有点惊讶的瞧着时学谦,这个女人似乎已经被生活修炼的百毒不侵了。
他苦恼的敲敲脑袋,摸索着口袋,又忍不住想点烟了,想想还是算了,叹了口气,说道:好在这次没有人员伤亡,报警系统及时暂停了靶丸的引爆。
嗯。时学谦也庆幸的点点头,我不认为是推进舱内部出现了什么异常。
这么说是外部?陈三省问,从事后的分析来看,推进舱内部硬件的确一切正常,而这次预发射实验,也只是对核心发动机这块区域进行单独检测,没有和其他舱体组装起来。
可以想见,接下来整个基地又陷入了一次寂静的低谷,大家匆匆忙忙的继续着实验分析的工作,面色灰败。这群曾经都是享誉国际的天之骄子们,也被这七年严酷的研究经历给锤击的麻木不仁了。
失望和挫折已经受的够多了,谁也不在乎再多一次还是少一次,唯一能做的就是各安其位。
在这期间,日子虽然不能说过的飞快,至少也不至令人不堪忍受,连最困难的时期都熬过来了,还有什么熬不过去呢。
由人产生出来的问题,总能由人来解决的,如果此时不能解决,那么彼时总能解决的,抱定这种近乎执拗的信念,所有人沉浸在自己的工作中,不问春秋。
科学家们逐个修补解决着工程中的每一个细小问题:如何做到空间站日后简易太空填料,如何进行发动机养护,如何提高惯性约束聚变胶囊的热效应密密麻麻的问题被一个个掰开了揉碎了分析解决,不知厌烦。
人们将一切重新理顺,研讨会开了一波又一波,测试实验进行了一批又一批,发动机首次预发射失利的主要问题既然出在外因上,那就把与推进舱有关的所有外因都考虑一遍。
作为这个部件总设计师,时学谦具有比别人更灵敏的觉察力,在听取别人的报告建议的日子里,她想到了一个借助流体动力学的新方法来测定干扰发动机正常启动的外因。
她首先想象有一条河向下游流去,把手放进河里,则水流会发生变化,那么继续想下去,设想当一个刚性球微粒放进一种流体里,流体的流动状态会有怎样的变化,接着追问,如果不知一个刚性球,而是N个刚性球微粒在流体中会有什么结果。她认为会有两种情况,第一,流体的粘滞性会发生改变,第二,刚性球微粒会在流体的影响下有扩散展开的趋势。
这个实例看起来和项目毫无关系,但是联想一下,就可知道,如果把聚变反应堆看成那N个刚性球微粒,将光看作外扰的流体,那么情况是很类似的。
时学谦在理论物理部的综合分析中,把这种光的影响思路告诉给同事们。因为在预发射实验中总控制台要时刻观测到发动舱内部的情况,就架设了几台伽马光扫描仪,随时监测舱内情况,谁也没想到,也许正是这种光流的影响,导致反应堆无法按要求启动。
这是之前谁也没想到的方面。
于是这一提议被时学谦提出的时候,大家都不得不再次对这个年轻人刁钻的物理思维和丰富的联想能力感到惊奇。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在众多研究员中算是年龄偏小的那一个,但时学谦其实已不再年轻了,再过一年,她就三十六岁了。
有时候回想这几年与世隔绝的日子,她从来没觉得生命流逝的像这样快过。
研究员们按照她这个思路继续研究下去,不知不觉又是一个寒冬腊月,在正确思路的指导下,研究渐渐出现了几点眉目。
在这个问题的理论研究上,时学谦的思路与她想出分级推进系统新方案的思路同出一脉,都是抓住一个新颖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进一步扩展研究,最终得出正确的研究结果。
其实时学谦在考虑这个新难题的时候,不知不觉想到了自己十几年前最初从事科研工作时研究过的有关原子物理方面的学术问题,既然光粒子也具有黏流性来干扰到等离子体反应堆,那么光粒子和普通原子之间的性质是不是有什么相通的地方?
但是她很快抑制住了自己天马行空的联想,因为她知道有些东西虽然很有学术探讨价值,但却是和目前的项目工程无关的,想再多也是浪费时间。
很多次都是这样,每当她的脑海中升起想要朝其他方面更深入的思考的时候,她会适时地将自己拉回来,拉回到能够帮助解决工程问题的正道上来,她已经完全掌握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总工了。
没办法,作为一个在物理方面有着强烈好奇心和觉察力的人,对纯粹学术研究的渴望在时学谦的心中始终挥之不去,这一点她对谁也没有袒露过一分一毫,只作为一生中的小遗憾掩藏在心底。
等新问题解决的差不多了,时学谦打报告给钟鸣远,表示项目可以准备进行第二次预发射实验了,大家开始紧张有序的筹备忙活。
说来也可笑,在上一个冬天的时候,所有人都雀跃的心想着那会是他们在这个基地度过的最后一个冬季,而如今,这真正的最后一个冬季悄悄而至的时候,他们反倒觉得以后势必还有无数个漫长冬季来折磨他们呢。
谁知道第二次预启动会不会还冒出来什么奇葩的新问题?
而命运之神考验人的手段也终有个限度,面对这样一群锤不扁、击不倒的人,哪怕上天再想倍加虐待些什么,但久而久之也会厌倦的,而那意外的幸福偶尔也会降临到他们头上。
这一次,曙光是真的在地平线那一头出现了。
第二场预启动实验在一个月内就结束了,期间没有碰到任何问题,顺利的连钟鸣远都不敢相信。这个春天来的也未免太美好了吧?
推进舱的启动没有问题了,那是不是可以代表着,太空长城计划的成功也指日可待了呢。虽然事实摆在眼前,这一回钟鸣远也不敢再抱太大希望,几年的经验告诉他,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他立即让时学谦给他拟定一份详细的真正发射计划。
综合了塔克拉玛干的气候、地理环境以及其他部件组装进度等等因素,时学谦将发射时间段定在了同年的秋季九月到十月这个区间,具体的日期还要看当月的风向、降雨、大气能见度来决定。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