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书后我嫁给了养猪大户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3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说起来,她确实有挺久没下厨了,这会儿在伙房里转了一圈,才发现能吃的也就只有自家院子里种的倭瓜,以及自家母鸡下的蛋。

江梨随便煮了个红薯面汤,然后一边切着倭瓜,一边琢磨着明天要找时间去趟城里,这马上就要开始抢收了,下力气的活她可能帮不上什么大忙,但至少不能在伙食上委屈了大家。

掰玉米要远比收麦子麻烦得多,玉米掰完要先运回家里,然后是剥玉米、辫玉米,还要等晒干了才能打玉米粒,而且玉米掰完了还不算完,还得花功夫去砍玉米杆子,麻烦着呢。

以前大家都是一个队的,要做什么,你还能统一安排一下,现在是各家干各家的了,地里的活计,全看老天爷,谁家也不想往后拖,毕竟早一天弄完就早一天安心。

可村里的拖拉机就那两辆,村里上上下下几十户呢,哪里用得过来?就算加上那几头大牲口也是不够用的。

可就算这样也阻挡不了庄稼人那颗热火朝天要抢收的心。

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贺严冬骑着自行车将江梨送到村外简易公路上的公车站点,并仔细嘱咐了几句注意安全之类的话后,就匆匆赶回去了,一路上倒是碰到不少拉着架子车以及推着手推车下地的乡亲们。

说起来他也得赶紧往地里去了,贺前程他们几个这会儿怕是已经开干了。

昨个儿他们一群人在队部都商量好了,现在虽然是各家各户单干了,但抢收是庄稼人的大事,一家一户干得好那不算好,整个村子都干得好,那才能叫好,所以队部还是决定各家各户都互相帮衬着点儿,早结束早安心,这采石场也能早点儿复工不是。

贺严冬他们几个这两天的任务就是帮着村里有大牲口的几家先掰,这样他们掰完了,那大牲口不就腾出来了,其它户也就可以轮着用了。

农忙时节,去往县城的公共汽车上只有寥寥几人,江梨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初升的朝阳,散发着明亮刺目的光,照在江梨的脸上刺得她微微眯着眼睛,待汽车缓缓开动,凉风拂面,就会发觉这阳光落在脸上不仅不晒,反觉温煦。

窗外是连绵的群山,是广阔的庄稼地,是象征着丰收的金色海洋,从江梨的角度看去,只能看到平静的海平面在晨风的吹拂下,微微泛起波澜,但与此同时,她也知道在那深不见底的海底,究竟涌动着怎样的暗流。

她看到了在贺严冬送她来的路上,那些庄稼人特意换上了平时不会穿的布满大大小小补丁的粗布短衫,头上包好毛巾,一头便扎入了海里。

一株玉米杆子上一般会结两穗以上的玉米棒子,只见他们戴着劳保手套的手十分熟练的,一只手扶着玉米杆子,另一只手几下就把上面的玉米棒子全掰下来了,然后抬脚照着根部一踩,玉米杆子就倒了下去。

他们一遍一遍的重复着这样的动作,一步一步的向前走去,待到中午江梨回来时,透过公共汽车的车窗,已经可以看到金色的海洋被分割,又被重组,但海底那疯狂涌动的暗流却再也遮挡不住那是庄稼人忙中带笑的身影。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