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宋清欢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大宋清欢 第79节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害羞?曾纬越发觉得这理由有些牵强。姚欢又不是初尝春情的少女,她能与那青梅竹马的环庆路军士到了快要回乡完婚的地步,她害羞?她那日明明颇有主见地要自己控制事态节奏的模样。

但曾纬对沈馥之,当初就并非待以平辈,如今更添了一层尊她为姚欢娘家长辈的心思,故而仍谨慎地斟酌着自己说出口的语言。

“原本,避灾借住,是个任谁看都没什么异样的理由,欢儿又那般乖俏可人,还擅于厨事,若与我母亲相处一阵,在内宅一同烹馔弄茶,我母亲定会越发喜欢她,我届时也好求母亲去与父亲开口。姨母觉着,我的想法可对?”

“唔,对,对。”

沈馥之连声应着。

眼前的年轻贵公子,她虽还未一时三刻就全然用了丈母娘看女婿的眼光去看,但他对铺路一事,原来是上心的,分析起来丝丝入扣,做文章求前程亦不过如此了,沈馥之又怎会不高兴?

她讪讪一笑,向曾纬道:“四郎这般一说,我省得了,也放心了。”

曾纬扳回一城,气也稍稍顺了些,又开口道:“姨母问得直率,四郎我亦不想虚与委蛇。姨母方才说到欢儿做嫡室还是做侧室,我与姨母交待一句心里话——我自是不愿她在偏房。但曾府,毕竟不是我在做主。姨母可知,元祐年间,苏子容苏相公,还想引荐他族中的一位幼妹,做我父亲的侧室。”

“啊?”

沈馥之讷言片刻,道,“苏子容?是,苏颂苏公?”

“正是。当年父亲贬谪在外,母亲居于京中未一同随行。苏公当时正受高太皇太后的倚重,有心助我父亲回京却无果,想到父亲年过五旬远在南方,便有意让那位人品端淑、又年富力强的族妹,与我父亲结成连理、共度难关。父亲领了苏公的好意,但婉拒了。”

沈馥之多么玲珑剔透的老江湖,品咂曾纬的弦外之音,很明白,就是告诉自己,连宰相苏颂的族妹都可以做侧室,姚欢这样小户人家的女儿,若做不成他曾四房里的大娘子,实在,也算不上怎生委屈的际遇。

沈馥之默然。

她现在算是知道,为人父母,有多么劳心伤神了。多年前,她和蔡荧文从龃龉到争执再到一拍两散,都没夜里失眠过。然而这一阵,她可真的是辗转反侧。女子嫁人犹如再投胎,她沈二再怎样具备独自谋生的能力,也终究不可能完全超然于世地来看待儿女一辈的姻缘事。

凭良心讲,今日曾纬的每句话,都已答在了他曾府四公子的本分上。

“四郎,你待欢儿好,是顶要紧的。旁的,吾等便走一步看一步吧。”

沈馥之幽幽道。

第142章 李师师回来了(上)

熙河路路帅刘仲武的长子刘锡,刚在院中练完一套棍法,家仆便奏报,曾府四公子到。

“请曾公子去水榭那边叙话。”

刘锡淡淡道,收了棍子,先往庭院深处走去。

如今这天气,刘府花园里的池塘,离结冰也不过就差一口气。

亭子四面无遮,冷风大咧咧地灌进来。

曾纬原本在前厅喝着热茶,现下被这亭子里,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头很有些恼火。

这个刘锡,是边鄙之地待久了,所以喜欢挨冻?

“刘兄额上,汗岑岑如雨,这般迎着西北风……”

“无妨,生于行伍,皮糙肉厚,边关的日头也好,风雪也罢,都比京城不知酷烈几倍,我何曾怕过。这开封城,再是寒冬腊月,也如温柔乡一般。”

刘锡牯牛似的,裸露在外的健壮的臂膀冒着蒸蒸热气。

他金马大刀地往石墩子上一坐,笑眯眯指着池塘里的石山道:“四郎看,这假山飞瀑,气势如何?”

曾纬在驸马王诜的府上,就看过从南方运来的太湖石,知道此乃近年兴起的庭院造景风尚。京城王公贵胄、高官权臣府邸里,都爱搭太湖石。蹴鞠时听高俅那小子说,遂宁郡王赵佶常念叨,待出宫开府,定要在王府里好好地整一座,叫什么,艮山。

曾府无此景物,只是因为父亲素来厌恶奢靡。

却听刘锡又道:“不过,城中山水,又哪及得边关风光。隆冬的戈壁,瀚海阑干百丈冰,浩渺苍茫间,一轮红日腾跃而出,光耀大地,那才当得上气势二字。”

“刘兄所说的可是熙州城头所见?小弟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曾纬面上佯作憧憬,肚子里暗自冷笑,你口中那壮丽景象,莫说我这个假弟弟,便是你的那些亲弟弟们,也未曾见过吧?你阿爷如今领着熙河、泾原二路,官家还会轻易放你母亲、小娘、弟弟妹妹们出开封?

赏了这般华丽的大宅,不过是好比前汉时的“保宫”而已,用来安置将帅们出质的家眷。

刘锡屏退了周围的仆从,盯着曾纬道:“鸟鸣山更幽,水噪心愈静。四郎且说吧。”

曾纬直言问道:“刘兄,我父亲上回所托之事,进展如何?”

“家父已从泾原走马(北宋“走马”是朝廷派往边关的督察员)处得知,章惇,确实绕过曾相执掌的枢密院,以家信指挥边事。”

“家信?”

“对,泾原一路,文臣张询乃章惇的妹夫,他手下收的几员武将,又与环庆路帅、章惇之兄章捷交往甚密。只怕再这样下去,边关五路,名义上有两路是我父亲领着,实际上,都是他老章家开的字号。”

曾纬接道:“以家信指挥边事,呵呵,那我父亲所领的枢密院,岂不也成了章惇家开的?二府都姓了章,天下是不是也得跟着姓章?”

“嗳,四郎将话说得瘆人了,愚兄没听见,没听见。”

刘锡打着哈哈,瞥见曾纬眼里一晃而过的戾色,不由感叹,这曾四,乍一瞧,俊美风流,但斯文秀士外表下那不时冒出的几分狠辣劲儿,和他阿爷何其相似。

曾纬望着那飞珠溅玉似的小瀑布,沉吟一阵,又问刘锡:“我父亲还听说,有个叫童贯的内侍,在边军里也很有些名声?”

刘锡道:“名声谈不上,那张脸,在军中,算是有几个偏将给点面子。这童贯今年也四十了,此前是因为跟了他义父李宪,监军西北,众人看在李宪虽是个阉人、却颇懂兵法的份上,对童贯也指点指点。不过前几年李宪死了,童贯便没了依靠。”

“哦,”曾纬道,“怪不得,听闻他似投到了蔡京门下。”

刘锡摸了摸下巴,笑道:“那不就顺了?蔡京、蔡卞兄弟,和章惇一道,踢开枢密院,还有意笼络熟悉边务的内侍,偏偏扩大漕运、输运物资、以振边事之举,竟带来了汴河决堤。”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