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成太后只想咸鱼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63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皇帝眯了眯眼:哦?是吗?

看来朕得好好问问三大辅臣啊,永耀王朝的国书迟到就算了,怎么连皇叔公上的折子都不呈给朕看。

众王哑然。

他们本意是想揣着明白装糊涂,一口咬定他们送过奏折的。

至于皇帝有没有看到就不关他们的事儿了。何况,奏折或许折损在运送途中呢?

柳芸大为惊叹,原来是准备用耍赖的方式将这事揭过啊!

想着皇帝碍于辈分和面子,必然不会追根究底吗?

确实,非要这么说的话,最多送奏折的人要承担责任,他们就逃过了大错。

夙王等人的辈分太高了,很有优势。

可众王没想到,皇帝竟然瞬间将锅扔给了三大辅臣。

三大辅臣若是当面对峙,必然不会承认,到时候肯定要跟他们对杠起来。

他们中,最晚离京的贤王也有四年多没回来了,其他人时间更长。

至少在做事之前,他们并不想这么快招惹上地头蛇一般的三大辅臣。

夙王不由得拍了拍椅子的手扶:皇上,半年前皇上已经亲政了,为何批阅奏折还得看三大辅臣呈不呈上来?

没办法,拐杖被当成武器拦在殿外了,他没有东西可增加威势,只能拍手扶。

夙王本意是指责皇帝不作为,让皇帝羞愧,自然就不好继续询问了。

何况,小小年纪最是好面子的时候,哪里经得住这等奚落,就算是事实,也会掩饰过去。

可惜,众王并不知道皇帝先后经历了绿帽事件,背叛事件,再有太后的言传身教,脸皮的境界早就已经练出来了。

皇帝几乎是条件反射的承认了:是啊,朕初亲政,对于批阅奏折不熟悉,也是最近才开始亲眼过目的。

难道还有人不知道他批阅的奏折都是恭请圣安这类废话折吗?

最近也是姜太师回家荣养后,到他手里的事儿奏折才算多起来。

所以,必须是三大辅臣的错,不然怎么找借口搞事儿?

夙王被这回答整得不会的,睁大了已经过度耷拉眼皮的眼睛,一时半会儿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一国之君,承认得这么快,脸呢?

少年意气呢?

不觉得被奚落了吗?

第279章 他们能装听不懂吗

御书房内突然安静。

众王都奇怪的看着皇帝。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