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成太后只想咸鱼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374页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捋清楚其中的关键,永耀皇是一边肉痛,一边盼着云昭赶紧出更好的法子将土地恢复。

贫瘠的土地怎么可能满足永耀的需求。

永耀本身是耕地面积占比最小的王朝,平日里就算得上贫瘠了。

可占比小,跟趋近于没有是两回事儿。

土地出产不行,那更是灭顶之灾。

永耀皇也不想别的了,先抱紧云昭的大腿度过这次难关再说吧!

目前周围五国,也就云昭还会卖粮食给他,其他顾自己都不容易。

至于银子?得,虱子多了不痒。

从最初签单的痛心疾首,到后来的毫无波澜,永耀皇深觉自己成长了。

同时羡慕嫉妒云昭丰收的还有大临诸方势力。

去年大临忽视种植,尝到了后果,今年好好伺候庄稼了,跟云昭的产量还是差得远。

这还是没受虫灾的情况下,能不羡慕嫉妒吗?

剩下的,只有地归是正常秋收了,不算丰收,也没有特别减产。

这些消息让不少人注意到了云昭的高产农作物。

敢情不是吹的,真的产量很高啊!

那数字传出去大多不信,但这是第二年了,老百姓根据税率留下多少,也是有目共睹的。

云昭不可能为了伪造产量,抬高种子地位就留给老百姓那么多粮食,这都为了啥?

两年都是如此,众人不信也得信了。

而且,云昭老百姓去交税粮的盛况是看得见的,如果不是真正的高产,不可能交了那么多,还能留下惊人的数量。

于是乎,不少人对高产的农作物上心了。

特别是挨着天临关的玉王,已经送了好几次信,希望云昭能开通天临关的商路,让两国的商业重新来往。

柳芸表示,暂时还没空理会。

毕竟开通商路,以云昭的现状来说,对大临是好处多多,对云昭的作用微乎其微。

云昭内部还在发展,完全没有达到饱和,用不着那么急的另辟商路。

何况,玉王代表不了大临。

对此,永耀也想,柳芸依旧觉得不急。

而知道云昭有飞行兽的天庆和地归也有了同样的想法,开通商路明显不难嘛!

柳芸统一回了几个字,从长计议。

现在最重要的是洛安大军。

而自从小皇帝有了能听懂大人说话的意识,柳芸上朝谈事儿基本都会带上他。

两岁的孩子,小短腿倒腾起来可快了。

柳芸也不说破,还让小五配合,一般只听不说话,临近除夕,居然没有任何旁人发现小皇帝过于聪慧异常。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