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头的那个人一进杂货铺就啧啧称奇,这个铺子太方便了,油盐酱醋和布还有针线这些咱们经常要用到的东西,这里都有,连粮食也有。
那可太好了,咱们基本上都不用下山了,可以说是一点风险都没有了。
可不是吗?我家正好没剩多少盐了,我去买一些来。
如今已经春日里了,得做春衣了,我去买几尺布过来。
领头那人指着那几袋盐道,这个盐怎么卖啊?
文彦拿起竹量斗道,四十文钱一量斗,看您要多少。
这个价格,是很便宜的价格,这些百姓心里也都知道,因为他们在外逃难的时候,盐经常卖到七八十文钱一量斗,还没这个铺子的量斗大。
就算是和平时期,盐也将近要四十文钱一量斗的。
他掏出了一点碎银递给了一位士兵,这位小伙子,这儿应该有一钱多银子,全部用来买盐了吧,你给看看能买多少。
士兵将银子递给文彦,文彦接过银子,放在戥(deng同等的音)子上称了称。
给他两杯半。文彦淡声道。
这个布匹是怎么卖的,来个人同我说一下。买布匹那边又有声音响起。
铺子里的人都忙开了,只两刻钟的时间,文彦就看向顾安然说道,盐差不多快要卖没了,还有存货吗?
有。顾安然应声后,亲自去后面的仓库又搬了两小袋盐出来。
许多百姓买到了自己需要的物品,并没有直接走,而是留在铺子这里看热闹。
他指着铺子右侧的那间屋子问,那里边还有其他的东西卖吗?
顾安然笑着解释道,那儿是收东西的,你们手上如果有皮子、粮食或者是其他的想出手的首饰,都可以去那儿去。
那人眼睛骨碌骨碌的转了几圈,小跑着往自己家的方向去了。
我手里还有一些皮子,我拿过来卖了。
唉!我陪嫁的银镯还剩下来了一个,我拿去换了买需要的东西吧。
等到铺子里稳定下来,殷旬和顾安然两人走到偏僻处。
主子,从这儿往东走,有一处溪谷处,发现有山匪驻扎。殷旬报告道。
往东?溪谷处?顾安然挑眉问。
殷旬面向溪谷的方向指了指,就是那儿。
顾安然确定,那就是逃荒的这些村民搬来之前,他们临时驻扎的地方。
那些山匪是迫不得已落草为寇,在山里讨生活,还是奸杀掳掠无恶不作?她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