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嬷嬷听懂了荣记东家话里的意思,反问道,哦,那这次给贵妃的蜀锦,是从哪里来的?
荣记东家道,是一名叫顾安然的女子,她如今人在宣城,住在客栈内。
乔公子此刻心里对荣家的东家不满意,但是却不敢在面上表现出来。
宋嬷嬷见荣记东家把人供出来了,淡淡的朝他摆手道,行了,你可以走了。
荣记的东家片刻都不想留,朝宋嬷嬷拱手以后便出去了。
宋嬷嬷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乔公子道,你呢?那琉璃发钗是你们自己制的。
乔公子根本不敢撒谎,因为他们做不出第二个琉璃发钗。
他颇为惶恐的说道,回嬷嬷的话,那发钗是我偶尔得的。
宋嬷嬷眯了眯眼,哦,是从哪里得的,乔公子记不清楚吗?
她并不给乔公子多说话的机会,而是直白的威胁道,乔公子可一定要记起来,不然你们乔家上下那些人的小命,可就不一定能够保得住了。
乔公子是实在不想把顾安然给供出来,但是若要用乔家上下这么多条人命去换,他也做不到。
再三纠结思量以后,他也将实情告诉了宋嬷嬷。
嬷嬷,我献给贵妃的琉璃发钗,也是顾安然顾姑娘那儿收来的,只不过她只是路过宣城,如今人不一定还在这儿。
宋嬷嬷嗤笑了一声道,这不是你一个商贩应该管的事情。
好了,我要问的话也已经问完了,你也可以走了。
乔公子不敢多留,他要赶紧出去,去客栈一趟,让顾姑娘快些离开宣城,以免惹祸上身。
宋嬷嬷到了皇后的凤栖宫以后,发现仪妃也在皇后的宫内,正陪着皇后说话。
见宋嬷嬷回来,二人停止了闲聊。
皇后淡声问,事情问的怎么样了?他们呈给贵妃的东西,都是从哪里来的?
宋嬷嬷恭声道,回皇后娘娘的话,说来也巧了,荣记和乔家这两家的东西都是从一个叫顾安然的女子手上收到的。
皇后拧着眉心道,可是本宫记得,这宣城并没有姓顾的望族,或者是经商世家啊。
宋嬷嬷接着禀报道,说是偶尔路过宣城,并不是宣城本地人,如今住在一家客栈里。
皇后淡扫了仪妃一眼,而后道,嗯,本宫知道了。
紧接着皇后便没有了下一步的动作,只拿起桌上的茶盏喝了起来
仪妃跟在皇后身边多年,自然知道皇后的意思。
她笑着说,这么一点子小事,就不必麻烦皇后娘娘了,这事交给臣妾,定然将那叫顾安然的女子带进宫里来,给皇后娘娘制一套比贵妃那身行头更华丽的。
若是,她拿不出来,那离她人头落地就不远了。